新聞 > 國際新聞 > 正文

中國在東中國海開發油田引起日本抗議 雙方危機管理機制恐難實現

資料照:中國海洋石油公司在海南海域的981號海上鑽井平台。(2018年3月23日)

日本最近發現中國在東中國海開發天然氣油田的結構物冒出火焰,分析是在生產天然氣,因此向中國提出抗議。專家認為,中國想藉由開採油田掌握海域控制權,日中在東中國海的危機管理機制在美中對抗升溫的大環境下恐難實現。

中國欲掌握海域控制權

日本《共同社》10月4日報導,外務省指出,日本發現了5月被設置於東中國海日中中間線中國一側海域的構造物中,冒出疑似氣體燃燒的火焰。日本外務省亞洲大洋洲局長船越健裕向中國駐日本大使館次席公使楊宇抗議,對中國單方面開發油氣田表示遺憾,強烈要求中國儘速重啟有關簽署開發東中國海油氣田條約的協商。

日中雙方在2008年曾達成共識,在龍井油氣田(日方稱為翌檜)處劃設共同開發區域,但因中日關係惡化而在2010年中斷。日方指中國其後持續自行開發東中國海油氣田,在東中國海設置的18座結構物中,至今觀察到13座有曾生產天然氣的跡象。

台灣開南大學國家與區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陳文甲(照片提供:陳文甲)

台灣開南大學國家與區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陳文甲表示,日中雙方依然在劃分領海界線問題有嚴重的意見分歧,過去日本透過外交途徑對中國單方面的開發行為提出抗議時,中國卻表示開發地點是在非爭議性海域,不但要日本尊重中國在該海域的主權與管轄權,並將東中國海日中海域中線稱為日本的單方主張。他指出,日中一直沒能達成共識,使得東中國海的油氣田以及區域的合作與衝突問題,至今仍是日中關係發展的問題與阻礙。

陳文甲對美國之音說:「就中國建設油氣田背後的意義,一方面是就地緣經濟而言,東海(東中國海)油氣田蘊藏著豐富的石油、天然氣和可燃冰資源,據估計石油儲量可能高達千億桶,可媲美中東地區;另一方面就地緣戰略而言,一旦中國藉由片面開發東海油田,除得到巨大利益之外,並可掌握該海域的控制權,將對美日同盟的軍事戰略部署造成重大衝擊。所以在日方多年抗議無效後,當然會聯合美國透過高強度的外交與軍事力量來反制中國。」

台灣國際戰略學會執行長羅慶生在接受美國之音的採訪時表示,東中國海的範圍本來就不大,日中雙方在劃分經濟海域時必然重迭,但是中國開採油氣田的地點並未跨越日本所主張的界線,而是資源共享引起的爭議。

台灣國際戰略學會執行長羅慶生(照片提供:羅慶生)

他說:「日本的觀點是希望按照中間線(原則),可是在中國的觀點是希望用大陸棚延伸的觀念,所以是在琉球海溝(沖繩海槽),這中間有相當大的一段距離。可是中國在東海開發的油田其實是在中間線靠近中國的那一部分,換句話說,即便按照日本的說法,中國也是在自己的經濟海域裡面開發油田。那日本有什麼好抗議的呢?因為它(油氣田)實在太接近中間線了。而這個中間線下面,假設整個海底油田,它其實是一整塊大油田,你在中國那一邊開挖,你其實挖出來日本的油,所以日本當然就不太願意。」

羅慶生指出,唯一的解決之道是共同開發,需要雙方的合作意願,讓緊張關係下降以消除敵意,有更多的善意和信任才能進行。但是,如今美中關係緊張,夾在兩強之間的日本處境更加困難,共同開發恐怕不是選項。

資料照:中國海洋石油公司在渤海灣的海上鑽井平台。(2004年10月3日)

危機管理機制難實踐

日中為了避免在東中國海上發發生糾紛,雙方於2011年同意建立危機管理機制,但至今進展有限。

2010年9月一艘中國漁船在日中兩國有主權爭議的尖閣諸島(中國稱釣魚島)海域與日本巡邏船相撞,日中兩國相互提出抗議。

2011年11月時任日本首相野田佳彥訪問中國,他在與時任中共總理溫家寶會談時提出,希望儘早重啟東海油氣田共同開發條約的談判,而兩國同意建立副外長級的東中國海之海上危機管理機制。

日中防務部門之間2018年開始運用「海空聯絡機制」,但作為主體的熱線至今尚未開設。

日本海上保全廳第11管區2016年8月6日公開了當天上午拍攝到在尖閣諸島(釣魚島)附近海域航行的中國海警船照片。

台灣開南大學國家與區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陳文甲表示,日本的對中政策向來採取堅守美日同盟又不與中國交惡的「戰略模糊」路線,所以在利用「四邊安全對話」(QUAD)來包圍中國和共同應對中國霸權擴張的同時,也尋求改善日中關係,力求重啟日中高層會談,並一直未放棄建立日中海事通報機制與高層熱線等危機管理機制,以防止兩國機艦在東中國海發生擦槍走火的狀況。但是日中在尖閣諸島的主權問題依然未解,再加上美中衝突加劇,至今未能落實制定危機管理機制。

他說:「去年2月1日中國實施的海警法已嚴重危及東海、台海到南海的海上生命線,加上今年2月24日俄烏戰爭後中俄更為緊密的戰略協作關係,直面威脅到日本的北面、西面及南面的國土安全,加上8月初中國為反制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台,除在台灣周邊展開大規模軍演,並宣布在黃海、渤海、東海等海域進行新一輪演習。在當前日中缺乏互信的情況下,雙方要制定危機管理機制是不可能的任務。」

陳文甲認為,今年11月日中要展開新一輪的海洋事務高級別磋商,目標是爭取今年內開通兩國防務部門海空聯絡機制直通電話,不過達成的機率不大。

中國在2013年11月23日宣告設立東中國海防空識別區,涵蓋釣魚島海域,與日本的防空識別區有相當重迭。日本首相岸田文雄當時擔任外務大臣,就有關中國積極響應美國提議的建立日中的危機管理體制等問題,指出日本不接受以中國畫設東中國海防空識別區為前提的對話。

台灣國際戰略學會執行長羅慶生表示,美國也曾經鼓勵日中建立起危機管理機制,但在近年來美中競逐升溫局勢下恐難實現。

他說:「2015年,當時擔任美國副總統的拜登訪問日本,同時也訪問中國的時候,就在日本建議大家能儘快把這個機制建立起來。但是現在你看美國還有在談這個機制嗎?所以夾在兩強之間,日本有它的困難,而日本是比較親美的,所以中國在東海油田這個議題上當然也就比較會採取強硬的立場,當然也不會示弱,這個問題要解決,恐怕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

台海安全攸關東中國海局勢

美國太平洋陸軍司令佛林(Charles Flynn)9月8日表示,在美日聯合軍事演習結束後,在日本位於東中國海的基地(?)保留火箭發射器。由於美日之間今年預定還有2次聯合訓練軍演,代表這些裝備可以繼續留在位於東中國海的奄美大島幾個月,包括2具射程可以達到500公里的「高機動性多管火箭系統」(HIMARS,簡稱海馬士)。此舉令外界關注美國在東中國海安全方面是否有更多動作。

日本《共同社》10月4日報導,美國印太司令部司令阿基里諾計劃下周訪問日韓,再度確認美日、美韓之間的合作。

台灣國際戰略學會執行長羅慶生表示,美國雖然與日韓都簽有共同防禦條約,單僅屬於雙邊軍事合作。雖然美國希望美日韓能形成類似北約的集體安全組織,甚至是軍事聯盟,但是以日韓的立場未必希望如此,這可以由韓國不願意介入台海問題看出來。

他說:「南韓在這個問題上採取迴避,用一個藉口,例如北韓可能會打過來,所以它(南韓)不能同意南韓的駐韓美軍扯進去台海的軍事安全問題。南韓在顧慮什麼?駐韓美軍如果被中國軍隊攻擊了,請問南韓軍隊要如何處理?韓美軍事聯盟的指揮權在美軍手上,當駐韓美軍遭受攻擊時,要南韓軍隊袖手旁觀,恐怕是不現實的;但是南韓軍隊能夠因此而加入戰局,扯進台海的軍事危機裡面嗎?恐怕這也不是南韓所願意的。」

羅慶生認為,對韓國而言,所謂的「台灣有事」是台灣的事,與韓國無關,這和日本「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之立場顯然不同。因此,對於美國想在東中國海區域上形成美日韓軍事聯盟,他表示並不樂觀。

台灣開南大學國家與區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陳文甲認為,美國將更加強與日本在海上的演習,以維護東中國海與台海的安全。例如美國陸軍與日本陸上自衛隊從8月29日至9月9日在日本熊本縣聯合舉行的「東方之盾22」(Orient Shield22)軍演,多年來之目的就是在強化兩軍聯合訓練的協調性,以因應中國在東中國海與台海日益嚴峻的威脅。

他說:「今年的演習所處國際情勢相較往年更加複雜多變,一則烏克蘭戰事未歇,二則台海周邊戰雲密布,特別是在奄美大島軍演中,美軍『海馬斯多管火箭系統』及日本陸上自衛隊的『12式岸艦飛彈』,以及雙方電子戰部隊也將首次舉行聯合反艦作戰訓練和射擊多管火箭的聯合演訓,可以看得出今年的演習劍指中國敵情威脅,管控東海到台海的安全。」

陳文甲表示,台灣與日本同處第一島鏈核心位置,因此在戰略位置的考慮下台海安全直接影響到東中國海情勢。他指出,近年來台海緊張局勢上升連動到東中國海,因此美國持續加強對台軍售,提高台灣武器裝備現代化的程度,部分武器甚至具備攻擊到中國內陸的能力。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VO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1006/18125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