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大陸 > 正文

二十大之際 大陸社媒流傳紀念趙紫陽舊文

二十大召開前夕,有不少紀念中共前領導人趙紫陽的舊文或影片在微信流傳。圖為2005年1月18日一個專門紀念趙紫陽的網站。(Goh Chai Hin/AFP)

中共二十大日前已召開,在開幕之前幾天至今,中國社交媒體中有不少紀念中共前領導人趙紫陽的舊文或影片流傳。分析人士認為,這是中國社會對中共當局不滿的表現。

10月12日傳出的一個影片是中共前總理趙紫陽答記者問的一段歷史影片。該影片於1984年4月27日拍攝於中國北京的大會堂。當時美國總統里根到北京訪問,趙紫陽和他會談之前有幾分鐘的空閒時間,允許記者現場提問。

提問的全部是美國媒體記者,而且提出的問題較為尖銳。如「里根總統是一個激烈的反對共產主義的人,他經常用激烈的言辭譴責中國,你對於他到這裡來是如何感覺?」「美國現在繼續會對台灣出售武器,你認為這個障礙有多麼嚴重?」「這次里根總統訪問,將會給蘇聯帶來什麼樣的信息?」等等。

趙紫陽手上沒有任何稿件,回答問題時基本沒有停頓。中間有一個問題,趙紫陽聽錯了,所答非所問。身後的官員告訴他之後,趙紫陽馬上重新回答。影片較為完整地記錄了當時的情景。

里根訪華之後,中美關係獲得相對穩定的發展,雙方度過了一段短暫的友好期。

影片後面還有一篇紀念趙紫陽的8,000多字長文《紫陽印象》,作者為中國經濟學家、趙紫陽高級智囊周其仁。文章原發表於2006年,即趙紫陽去世一周年之際。

周其仁大學畢業後分配到中國社會科學院工作,幫助當政者制定農村政策。當時中共正處於所謂的「改革開放」時期,需改變原有的計劃經濟模式。作者以多次與趙紫陽共同出行的經歷,講述了趙紫陽給他的印象。

還有一篇中共前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田紀雲撰寫的文章也在微信流傳。該文章發表於2008年,為紀念中共所謂的「改革開放」30周年。

文化大革命之後,中共出於為自己續命,被迫進行「改革」。文章回顧了當時的一些歷史情況。作者認為,趙紫陽及中共前總書記胡耀邦對中共所謂的「改革開放」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該文章當年刊登在雜誌《炎黃春秋》上,不過這一雜誌也在中共內部整肅中於2016年停刊,包括官方網站上的歷史備案也全部遭到刪除。

1986年,中國科技大學曾發生學生運動,中共元老將責任歸咎於胡耀邦對知識分子的「縱容」。1987年1月,胡耀邦在中共元老的連續批判之下被迫辭去中共總書記的職務。1989年4月,胡耀邦病逝。

接替中共總書記的趙紫陽,在1989年遭遇更大範圍的學生運動。趙紫陽由於不同意鄧小平對學生鎮壓,被指「分裂黨」。在「天安門大屠殺」發生後,趙紫陽被罷免黨內一切職務。此後的他在被軟禁中度過生命中最後的16年。

趙紫陽於2005年1月17日病逝,他的骨灰沒有埋在中共高官埋葬地的八寶山墓地。直至2019年,趙紫陽的骨灰才得以安葬在北京近郊的民間公墓。

旅居紐西蘭的中國民主運動月刊《北京之春》主編陳維健大紀元表示,中共黨內不時地也會出現一些開明的領導者,但是中共黨內還有一個規律:「凡是開明的,真有改革思想的,遲早要被打下去,最後一定是強硬派占上風。」

陳維健認為,在中共二十大之前中國的社交媒體上出現這些文章或影片,正是中國社會或者中共黨內對當局不滿的一種表現。

責任編輯: 方尋  來源:大紀元專題部記者易凡採訪報導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1018/18175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