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人物 > 正文

她13歲上北大,28歲嫁給53歲哈佛教授,如今…

初中課本中有一篇文章,叫做《十三歲的際遇》——作者田曉菲,裡面有這樣一段文字,至今給人印象深刻,拿出來分享給大家。

沒有什麼使我停留

——除了目的

縱然岸旁有玫瑰、有綠蔭、有寧靜的港灣

我是不系之舟

上世紀80年代左右,中國開始破格錄取一些天才兒童,提前進入大學深造,後來還引發了一股「神童熱」。

而其中,有一個叫做田曉菲的女孩,13歲便被北大錄取,幾年後又留美深造。

1

田曉菲1971年出生於一個書香門第,父親是大學教授,四歲時她跟著父母來到了天津生活。

因此,田曉菲小時候就受父母薰陶,從小對詩歌就特別的喜歡,四歲時就寫出了人生第一首詩,這之後她又發表五本詩集。

十三歲時,她獲得了詩詞創作大賽獎項,被北大西語系破格錄取。

在大學學習時,她還認識了詩人海子,海子對她很是肯定,並鼓勵她繼續在詩詞領域開拓,認為她會是傑出的詩人。

在這裡,她寫下了著名的文章《十三歲的際遇》,這個文章表達了對北大的渴望和期待,對北大生活的一種際遇,也寫出了對未來生活的希望,詮釋著青少年的創造力,其文章也被入選為初中課本。

畢業後繼續出國深造,20歲就去哈佛大學讀了博士。那時的她,已經是同齡人眼中「光」一般的存在了。

1998年,在田曉菲27歲時,她獲得了哈佛大學比較文學博士學位,成為哈佛大學歷史上最年輕的博士生。

2

就在人們以為田曉菲已經學有所成,理應回國效力,或是回母校任教,或是從事文學研究的時候。

28歲的田曉菲,這個特立獨行的女人嫁給了一個外國老頭——自己的博士生導師,已經53歲的史蒂芬·歐文(中文名宇文所安)。

這不僅是「師生戀」,更是跨越年齡的「禁忌之戀」,她的這一行為徹底點燃了人們的八卦之火。

當然也不乏對她的聲討,尤其是在她加入美國籍之後,聲討她的聲音就更多了。

她的老公是一個非常愛好中國文化的老頭,還給自己起了一個名字叫做宇文所安,而田曉菲嫁給老公之後就轉為美國國籍了,而且還換了一個和老公同姓的名字叫宇文秋水。

這個行為引來了很多人的憤怒和非議,甚至在網上對她進行人身攻擊。說她崇洋媚外,背叛精心培育她的祖國,嫁給年長許多的宇文所安就是為了美國綠卡和美國安逸的生活,他們肆意的用不入耳的文字指責這個正醉心於古文學的女孩。

但是對於眾人的非議,田曉菲並沒有太過在意。她有很多事情等著去做,一方面她要完成教書的工作,另一方面她對南朝宮廷文化產生了極大的興趣,想致力研究。

平時和自己的丈夫一起研究中國的古詩詞,還翻譯了不少中國的古詩詞。而在2018年唐獎漢學獎還落到了田曉菲的老公身上。

田曉菲在獲得哈佛大學博士學位後,開始了自己的教師生涯。

畢業之後直接被聘用為柯蓋德大學東亞系的客座助理教授,又於1999年任康奈爾大學的中國古典文學教授,下一年又擔任了哈佛大學的講師,一直到2008年正式成為哈佛大學教授,時年35歲。

從五歲出版第一本詩集,到現在數不勝數的作品,田曉菲用一個個實際行動證明了自己的文學天賦與成就。

至今她仍然受邀於各種講座與論壇,古詩詞也在她的研究下大放異彩。世界上有天賦的人很多,但真正把天賦發揮得淋漓盡致的田曉菲算得上鮮明。

或許在田曉菲看來,不論是年少時自我封閉,苦心孤詣地追求文學,還是青年時一意孤行的遠嫁北美,她一直都在遵循本心,也是真正完成了當年思考的自我價值。

也許對世上的每一個人來說,誰都很難有資格站在道德的制高點指點別人的生活。別人過得好與壞,於自己而言只有借鑑意義。沒有人能代替你過自己的生活。

責任編輯: 方尋  來源:語言學人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1021/18191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