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政黨 > 正文

蘇曉康:重新詮釋「劣根性」

作者:

【按:前貼我提沈從文,僅為「九如巷四才女」,因為他是女婿之一,而不是為了引他否定民族劣根性的那句話,不料後者反而引來許多跟貼評議,可見「民族性」這個概念,是多麼深入人心,亦知五四激進思潮如魯迅者,至今駕馭著中國人。「劣根性」是一個太陳舊的概念,任何民族都有劣根性,那是文化、習俗的一部分,無人能免,晚清民初或五四時代,中國文人痛感西強中弱,而移情於文明落後、文化糟粕,卻迴避政治制度落後的要害,這個五四弊端,至今主宰中國,沈從文一語中的。今天我們需要對劣根性做新的描述,比如「巨嬰」就是一個不錯的新概念,我在《鬼推磨》中寫了『血肉』一章,便試圖從幾個不同角度,重新詮釋劣根性。】

2015年美國前國務卿喜萊莉,在哈佛大學的演講中,預測「20年後中國將成為全球最窮國家」;也有說此乃蘭德公司的一個報告,有七個依據:

1、中國人不懂對自己的國家和社會應承擔的責任和義務;

2、中國人是世界上少數沒有信仰的可怕國家之一;

3、中國人所說的政治就是欺騙和背叛;

4、大多數中國人從來就沒有學到過什麼是體面和尊敬的生活意義;

5、中國人的價值觀建立在私慾中,因為勞動力和商品都廉價,以及惡性競爭;

6、中國人還停留在動物本能上,追求食性兩端;

7、中國式教育是失敗的。

從西方價值觀剖析中國人的「民族性」,會跟魯迅、柏楊的「醜陋」說大相廷徑,顯然更準確,因為連魯迅都對「權利義務」那一套不甚了了,我還看到林語堂說了別有意味的另一套:

『中國歷史,每八百年必有王者興,其實不是因為王者,是因為新血之加入。世界沒有國家經過五百年以上而不變亂的;其變亂之源就是因為太平了四五百年,民族就腐化,戶口就稠密,經濟就窮窘,一窮就盜賊瘟疫相繼而至,非革命不可。所以每八百年的周期中,首四五百年是太平的,後二三百年就是內亂兵匪,由兵匪起而朝代滅亡,始而分裂,繼而遷都,南北分立,終而為外族所克服,克服之後,有了新血脈然後又統一,文化又昌盛起來。』

林語堂這個統計,其實要算太粗略的,四千年文明有幾個「八百年」,而所謂「太平」又何曾有五百年的?不過百年就會亂世,大約是一個常規,中國這個民族則熟視無睹,早已慣了,近代百年的外禍從甲午恥辱算起,大凡也是讀書人叫得凶點,尋常百姓還得討生活,繁衍後代,只求逃過亂世便罷,哪裡顧得許多,也只有硬起心腸而已,所以林語堂有個形容極深刻,他說中國就是一張不動聲色的「老婆婆臉」,不過在四九後的七十年裡,中國又出了一個新詞:「吃瓜大眾」。

那麼,三十年前有過一場大屠殺,然後中國迎來二十年經濟起飛,接下來就是貧富崩裂、階級對立和道德滑坡,晚近的中國人又如何應付的呢?有誰書寫過這三十年的狂瀾、污濁、驚悸、血淚?又有誰認真梳理過思潮風俗、世態百媚、幽史穢聞、精靈魍魎?

接下來,我分類農婦、螻蟻(民工)、文革群眾、巨嬰(人格)、山寨(網民)、異人(信仰)、文人、東亞病夫(健康)等幾大類,重新描述劣根性。

最後,對中華民族前途的描述,最徹底也最簡潔的,是人口角度:

2000年中國第五次人口普查顯示,中國總和生育率僅為1.22;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顯示,中國總和生育率下降至1.18。這是雙重的"超低生育率"和"少子化"危機。未來中國人口每過一代(約30年)減少百分之四十五,三代(約90年)減少百分之八十三,五代(約150年)減少百分之九十五,十代(約300年)減少百分之九十九點七五,也就是說,一兩百年內,中國新生兒數量退回到五千年的水平;三百年後中國剩下不到400萬人。中華民族衰退為一個又老又小的瀕危弱小民族。這是2013年出版的《大國危途》一書的結論,作者劉忠良,他對中國人口崩潰式萎縮發出警訊。

首先是中國勞動力從2013年開始加速萎縮,2028至2038年將減少1200多萬,再伴隨產能過剩危機,經濟將面臨長期的低迷,中國將未富先老;對絕大多數農民和占城市人口多數的中低居民來說,未來他們將又窮又老,缺少兒女,生活在一個又老又窮的可悲社會。

長期超低生育率、"只生一個孩子"所衍生的"四二一"家庭,即四個老人、一對夫妻、一個孩子的"倒金字塔"結構,將給未來中國帶來沉重的養老壓力,政府對醫療、養老等民生支出必定增長緩慢或下滑,讓老人生活更加淒涼。

據說,中國可能起碼有辦法養活自己到21世紀中葉,但是根據中國自己的數據顯示,即便加速轉向工業化以及大型水利工程建築,中國也只能很驚險地與災難擦身而過。這種極端的困境,使得中國格外脆弱。一場大洪水或大乾旱,或作物病蟲害,都可能讓中國的經濟體系崩潰,而中國的龐大人口,亦令國際社會或其他國家無力援救……。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作者臉書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1123/18332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