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民意 > 正文

既做不到,也沒必要

作者:

目前放開放成這個局面,確實很糟糕,但這是之前一直提醒要注意預防的,希望提前準備,主動掉頭,就是為了防止出現目前這種毫無準備的放開的局面。

我們再繼續梳理一下大體的時間線和重要的節點。

上海上半年花了牛九二虎之力最終壓下去,證明了兩個事情,第一是強行壓下去成本很高,第二是物流不能斷。所以之後無論是六七月北京那一波,還是八九月成都那一波,雖然進行了區域封控,但並沒有完全靜默,保持物流暢通。

之後就是新疆、西藏和青海的長期封控,持續超過三個月仍然沒有完全壓下去。直到解封之前,烏魯木齊每天新增的感染人數仍然在四五百人。而在封控期間,雖然已經拉走了不少人,但仍然整棟整棟的感染和發燒,既沒有藥,也沒有基本的生活物資。

這意味著什麼呢?這說明長期封控也不可能完全壓下去了,做不到了。這就是馮子健在清華的講座中說的,‌‌「既做不到,也沒必要‌‌」的‌‌「做不到‌‌」的意思。

這也是為什麼之後石家莊、保定等地會出現那種局面的原因。從表面上看,似乎是二十條之後這些地方才躺平,但實際上在二十條之前,河北大量地方就都已經爆發,都採取了不同程度的風控措施,尤其是石家莊、保定、滄州、邢台等等。

這些地方的做法實際上和烏魯木齊在十月份之後的做法一致,既沒有繼續進行大規模核酸篩查,也沒有繼續強制把陽性和密接拉走,就這樣既不篩查,也不解封,坐等政策調整。原因也不難理解,第一是沒錢了,第二是沒有地方隔離了。

這就是說,做不到了,不僅是新疆、西藏、青海這些經濟欠發達的地方做不到,河北這種在全國處於中上游水平的地方也做不到了,都開始逐漸躺平,等著政策調整。所以二十條出台之後,石家莊公開躺平。這不是主動放棄,而是對既成事實的公開確認。

十月下旬之後,重慶和廣州爆發,發現的時候已經出現了聚集性的感染,而且很快就達到了日增四五千的水平。如果按照之前嚴格追蹤密接、次密接的做法,影響範圍會很大,但廣州和重慶都沒有馬上封城,而是努力精準防控,只進行區域性封控,而沒有全城靜默。

這就是說,在目前的情況下,之前行之有效的四早,尤其是早發現、早隔離,實際上在目前的手短之下也做不到了,一旦發現,就已經出現了大面積感染,如果還要強行壓下去,就只能馬上進行大面積全區域的封控,部分區域的封控也沒用了。

第三點,成都的啟示也很重要。成都在八九月份經歷了二十天的封控,才最終壓下去。但成果只保持了一個多月,到十一月份就又開始出現。一開始還是區域性封控,甚至郊區封控,主城區還在進行馬拉松比賽,但最終還是在十一月下旬不得不徹底封城。

成都的經驗說明什麼呢?出現一次可以馬上壓下去,但下一波隨時都會來,那麼就會逐漸變成封控的頻率越來越高,防控越來越難,最終會變成常態化的封控。

如果封控是短期的,收益是長期的,那麼大家都支持,但如果會頻繁的封控,每次的收益卻越來越小,自然會支持的人越來越少。這也就是馮子健說的,‌‌「既做不到,也沒必要‌‌」里的‌‌「沒必要‌‌」。

更關鍵的則是,長期的以常態化核酸封控為主要手段的防控,成本很高,每個地方的負擔能力完全不同。損失不僅是被封控的老百姓,地方各級財政稅收的損失也是實打實的,而這些防控的支出卻在不斷增加。

所以在七八月份我說過,這個方式是不可持續的,掉頭是必然要掉頭的,就看是在資源耗盡之前主動掉頭,還是資源耗盡之後被動掉頭。如果一旦出現被動掉頭的局面,結果會非常糟糕,因為到時候就沒有能力最大限度的保護脆弱群體了。

二十條出台之後,各地對政策的理解不同,採用的方式也不同,有疫情的地方開始防控,沒疫情的地方還在加碼。但到十一月底,仍然一度還出現了廣州、重慶、成都、武漢、鄭州西安、北京等全國主要大城市同時陷入靜態管理的局面,這自然是非常糟糕的情況,也不可能一直持續下去。

而從最後放開的方式來看,是以非常急迫的姿態放開的,而且是一放到底,沒有預留任何過渡階段,也沒有留任何準備時間,就直接放開了。這才導致了目前的這個混亂局面。

放開之後肯定是會出現一定程度的醫療擠兌,但放開也同樣需要有方案,有計劃,有步驟,不說完全做好準備,最起碼也要準備一些基本的藥品和物資,才能放開。

比如按照國外和港台地區的經驗,放開之後會大量用到抗原,那麼需要提前生產儲備。還有主要的退燒藥、感冒藥,必須要預留時間,並且通知各地擴產,增加儲備。

無視這些基本的事實和時間順序,就直接一股腦兒地把目前這種混亂的局面摁到所謂唐飛的頭上,不僅無助於解決目前的困難和問題,也是在繼續轉移矛盾,浪費時間。

因為除了北京、武漢、廣州等地之外,其它地方還沒有大規模爆發,還有時間做準備,現在更應該提醒這些地方儘可能的多做準備,最好能免費發放基本藥物,還有基本的應對指引手冊。這才是目前最應該做的事。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蕭武是軍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1218/18434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