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港台 > 正文

中港通關首日未見爆滿 陸客反應較冷淡 部分港人對中國疫情存疑而卻步

File d'attente au«checkpoint» de Lok Ma Chau, situé entre Chine continentale et Hong Kong, le8 janvier2023..在中國大陸與香港落馬洲過關通道排隊的遊客2023年1月8日 AFP- PETER PARKS

香港與中國內地昨(8日)起實施首階段通關,整日只迎來9.5萬人次出入境,只及通關人數上限的八成,而中國民眾更只占總人次的14%,有評論指,這是因為中國未恢復赴港簽注工作;而香港方面,未知是否與部分港人對內地疫情仍然心生疑慮有關。不過,特首李家超滿意首日通關情況,指運作順暢,期望可儘早撤銷限額;而新華社更報導,兩地將不遲於本月15日就首階段情況作分析,並研究下一階段通關安排。

而在今早的首個工作日,墮胎亦不多,前往最多配額口岸的落馬洲支線,火車在上班高峰時仍有不少座位,有傳媒以墮胎稀疏來形容。

根據香港入境處數字,昨日有不足11萬人次出入香港境,當中95421人次為中港旅客,即南下和北上均未有用盡每日各約6萬人的額度;當中,由香港出境往內地的人較多,有5.5萬人,占總出入境人次的五成八。若以旅客身份計算,「香港居民」有8.2萬人,占出入境總人次的絕大多數,而南下的「內地訪客」只有1.3萬人,占總人次的14%。由於額度有大量剩餘,有不知道要申請配額的深圳居民在關口被攔下後,即場掃碼成功預約過境。

而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則公布,截至昨日傍晚6時,有逾44萬人透過網上系統,預約由香港出境往內地。特首李家超表示,預約配額最受歡迎的日子是年廿九,其次是年廿八及年三十,但全未額滿,他估計,可能是港人未選到心儀的口岸。

但有港人表示,由於中國疫情資訊不透明,不知道疫情實況,雖然當局已澄清沒有新變種,還是決定「睇定啲」,遲些才回大陸。另有留港網民稱,對通關後上街亦采觀望態度,因為不知病毒來港機會會否隨更多中國人來港而增加,通關一星期後看看香港疫情有沒有蔓延才再作打算。不過,不少本地專家重申,通關不會令香港的疫情風險大增,本地醫療系統應可應付。

不同媒體在現場所見,回內地或來港的理由不外乎是急於與久未碰頭的家人會面丶工作丶務商丶旅遊等,安排雖見順暢,但卻並不一致,例如香港出境人士會被逐一檢查核酸檢測報告,未持收費檢測的有效紙本報告者須要折返,港府的免費核酸檢測手機短訊報告無效,但深圳福田口岸的邊檢人員只要求南下香港的內地旅客自行申報檢測結果,所謂檢查亦只是「望一望」;另有從內地回港人士稱,填寫健康和個人資料後才取得的二維碼,根本不用「嘟」都可以過關,不知當局為何要他們在關口取碼。

保全局發言人回應時說,兩地政府同意,各自採取有效方式,檢查出境旅客是否持有有效核酸陰性報告。立法會議員陳凱欣說,最理想是兩地皆檢查旅客的紙本核酸報告,並建議當局在相關的申報應用程式中,增設上載核酸報告的功能,以節省檢查時間。

中港通關亦帶來經濟利益,除檢測相關行業可從每人約150港元的檢酸檢測要求中獲得商機外,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昨在網誌表示,中港通關後,隨著便捷的兩地往還逐步回復,墮胎物流都會顯著改善,將對香港出口丶旅遊丶零售及餐飲業等帶來更大支持。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RFI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0109/18530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