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家德謨克里特說過:「大膽是行動的開始,但決定結果的則是命運。」
不管你是誰,都希望自己的命好的那個人,做什麼都成功,想發財就發財,要位置有位置。
為了逆天改命,很多人費盡周折,但是到了五六十歲,才發現自己無能為力,或者只是在瞎折騰而已。
有一個頗有哲理的詞語——爭其必然。也就是說,根據發展的趨勢去做,稍微一努力,就必然會成功。這就是「改命」的技巧。
俗話說:「天意就是人意。」
改變命運的機會,是老天給的,更是「人為」的。因而,我們要善用「人意」,相機而動。
01
與人共事,被時局推著走。
少年時的劉邦,在沛縣混了很久,結交了一些「狐朋狗友」。父親看在眼裡,急在心裡,罵他是「無賴」。
縣裡的衙役,幾乎都是他的朋友。蕭何、樊噲、夏侯嬰、周苛等等,長期在他身邊,前呼後擁。
秦朝末年,大澤鄉起義爆發了,天下處於混亂之中。劉邦的好友們,都摩拳擦掌,於是使勁慫恿劉邦,要拉起山頭來。
就這樣,劉邦搖身一變,就成了反秦的頭目,命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
都說,亂世出英雄。
可是有多少人,在亂世中,處於顛沛流離、戰戰兢兢、東躲西藏?有多少人,有成為英雄的機會,卻只是躲起來?
只有那些被大家公認為「頭目」的人,才更有機會站在風口浪尖。他本身有出頭的想法,加上身邊人的擁護和鼓勵,也就水到渠成了。
在人際交往中,我們常常會有「不好意思」的態度。如果大家都推舉你,你也不好意思拒絕,那就有好事發生了。
古人云:「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你是箭,周圍的人是弓和玄,順勢一推,你就有了力量,還有了責任。角色轉變,就是必須的事情了。
和平年代,其實也會有一些「亂世」。
比方說,單位運作困難的時候,你能夠積極地站出來,拉攏周圍的人,承擔起責任,那麼你很快就會成為單位的佼佼者。
敢於出頭,能夠出頭,弘揚正能量,這樣做,是逆行,也是走進人生的順境。
02
找人結婚,被生活逼著走。
呂雉,天生麗質,家境不錯,但卻被父親安排,嫁給了還是混混的劉邦。為此,母親發了很長一段時間牢騷。
俗話說:「嫁雞隨雞,嫁狗隨狗。」
既然已經出嫁了,那就努力幫助丈夫,成家立業。她帶著子女耕種,做針線活,孝順老人。
有一次,劉邦押解犯人,因為醉酒導致犯人逃走,自己也不得不流亡到沼澤地區。呂雉聞訊,長途跋涉,為劉邦送去衣服和食物。
再後來,劉邦翻身了,成為了漢朝的皇帝,呂雉也順理成章,變成了有記載的第一位皇后和皇太后。
現在,很多人把結婚當成改變命運的機會,但多半是想要「巴結富貴、找到潛力股」,並沒有想過,自己要如何去改變對方。
我們常常說「婚姻大事」,足以證明婚姻的重要性。
在結婚之後,不管生活多困難,都要默默地前行,體現「患難與共」的精神,好的運氣就會垂青於你。
「酸甜苦辣咸」的生活,不僅催人成熟,還逼著人去賺錢、買房、育兒、贍養父母等。若你承擔起責任和壓力,那麼你的人生就會大不一樣。
我的一個表弟,在結婚之後,父母斷了對他的供給。妻子抱著孩子,天天要生活費。
百般無奈之下,表弟去東莞打工。雖然收入不高,但是不敢輕易跳槽。堅持在廠里混了十年,被提拔為小組長,現在變成了車間主管。
看來,生活越糟糕,越能催人奮進啊。不輕易放棄婚姻,夫妻同心,黃土變金。
03
自己成才,被別人抬著走。
知乎上,有人問:「劉邦讀過書嗎?」
在很多人眼裡,劉邦就是混日子的人,怎麼會有書香氣呢?
《史記》中記載,「及高祖(劉邦)、盧綰壯,俱學書,又相愛也」。顯然,高祖、盧綰是同學,從小就有了讀書的經歷。
大將張良和劉邦談論《太公兵法》,劉邦聽得很認真,還表示讚許。張良感慨:「沛公殆天授。」
讀書人陸賈和劉邦談論古書。劉邦順口就要求太子:「洎踐祚以來,時方省書,乃使人知作者之意,追思昔所行多不是。吾未學書,今觀汝書,尚不如我。」
作家薩克雷在《書話》裡寫道:「讀書能夠開導靈魂,提高和強化人格,激發人們的美好志向;讀書能夠增長才智和陶冶心靈。」
一個崇尚智慧的人,久而久之,就會灼灼發光,和周圍的人不一樣,也被周圍人的青睞。
讀書,就是種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的過程。
當然,智慧不僅僅從書本中來,還可以從人生的閱歷、社會的亂象中去尋找。人總要栽幾個跟頭,才會悟出什麼來。
大家願意抬舉的人,是可以當大事的人。否則,高處的人,就是傀儡,一事無成。
04
記住,萬變不離其宗。
少年也好,中年也好,老人也好,都有改變命運的機會,前提是修煉自己,後天條件是「敢於承擔責任,為人為己」。
自己變得強大了,這是「定數」,外界紛紛擾擾,這是「變數」。若你足夠強大,那就是以不變應對萬變,出頭的可能性,就大幅增加了。
人走大運,必先吃苦,主動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