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言論 > 正文

程曉農:中國超大型氣球入侵美國的政治意涵

作者:
值得注意的是,這枚擊中氣球的飛彈戰鬥部似乎並沒爆炸,而只是擊穿了氣球;從電視實況轉播的畫面中可以看到,氣球破碎的一剎那間,空中沒有任何飛彈爆炸的火光和煙團。看來,這枚飛彈可能是空包彈,即特地未安裝內有炸藥的戰鬥部。很可能,這樣做可以避免飛彈的爆炸損毀吊籃里的間諜設備。

2023年2月4日,星期六下午,美國許多電視觀眾都在關注著電視台的一次現場報導。這場報導不是關於總統選舉,也不是國會討論,而是擊落中國的超大型氣球。從這一天中午開始,FOX News、CNN等多家電視台在美國東南部的南卡羅萊納州默特爾海灘市(Myrtle Beach)的海邊,架起攝影機、對準空中,等待著一個時刻的到來。這次現場報導延續了近三個小時,當中國的超大型氣球橫穿美洲大陸、從這裡飄往大西洋的時候,美國空軍的戰鬥機已升空等待,直到這個氣球飄到海上以後,將其擊落了。

從軍事上講,這個氣球並非進攻型武器,把它擊落,談不上是什麼勝利。但這個氣球的挑釁行動,意味著中美關係的負向轉變,因此,它是一個影響到今後美中關係的重要事件。若干年後,歷史學家們或許會稱這個事件為中美關係史上的「中國氣球(surveillance balloon)事件」。

一、中國的巨大氣球令美國民眾震驚

2月1日,一個龐大的氣球出現在美國西北部蒙大拿州的比林斯市上空,飛行高度大約是6萬英尺(約2萬米)。與通常民用的小型探空氣象觀測氣球完全不同,這個氣球是個在高空閃閃發亮的龐然大物。由於這個氣球下方懸掛著巨大的設備吊籃,所以氣球必須足夠大,才能保持其空中高度。很顯然,這個超大型氣球是特製的,其橫截面足有一個足球場那麼大,而下方的懸掛吊籃則相當於兩、三輛校車的體積(12-18英尺寬)。

這個氣球攜帶有太陽能光電板,並有螺旋槳推進裝置,說明它不是完全的被動空飄物,而是具有某種程度的空中方向調整能力,因此可以算是「機動型氣球」。其制動裝置的能源可能不僅來自懸掛吊籃里的電池,也依靠太陽能光電板不斷補充電力。這個氣球可以使用自身的制動裝置,適度調節自己的飛行方向和飛行軌道。

這個氣球在美國西北部被民眾發現後,美國官方認定,它是中國釋放的「間諜氣球(surveillance balloon)」。在這種情況下,中共外交部不得不承認,這是中國的一個「無人飛艇」;但同時強調,它只是用於氣象研究的民用裝置。然而,人們自然會想到,中國並不需要發布美國各州的氣象預報,那中國為什麼需要深入美國內地,代替美國的氣象部門做當地的所謂「氣象研究」?中共官方的解釋顯然十分牽強。

眾所周知,對外國的高空氣候測量向來有軍用目的,比如,為了掌握高空風速、風向,以便為遠程核飛彈的制導提供天候數據等等;當然,這個氣球的懸掛設備還可能實施地面觀察和偵照,並搜集美國的雷達和其他電子訊號。因此,這個顯然攜帶著非氣象觀測設備的巨大氣球,實際上就是一個間諜工具。這個氣球飛經的蒙大拿州有美國應對中國和俄國核攻擊的3個核飛彈發射井之一,而這次氣球的闖入,不排除刺探美國國防機密的意圖。

美國國防和軍事官員表示,這個氣球於1月28日進入阿留申群島以北的美國防空區,隨後進入美國阿拉斯加州的領空;1月30日它進一步進入加拿大西北地區的領空;2月1日這個氣球在美國西北的愛達荷州北部領空再度進入美國領空,由此一直向東南方向移動,最後從美國東南沿海離開北美大陸。

在美國歷史上,第一次有一個外國的大型「間諜氣球」如此入侵,而且橫穿美國,沿途可能獲得大量情報。這引起了美國民眾的震驚,上億人在社交媒體上討論了這件事。

二、擊落「間諜氣球」的決策

白宮獲悉這個「間諜氣球」正在美國上空活動時,一開始並沒打算擊落它,因為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已經宣布,即將訪問中國。白宮似乎不希望這個「間諜氣球」事件破壞了美中之間的外交氣氛。因此,布林肯2月3日與中共的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王毅通話,討論了這個「間諜氣球」問題,希望獲得一個合理的解釋。

然而,與王毅通話之後,布林肯宣布,鑑於「間諜氣球」事件,他決定推遲對中國的正式訪問。很顯然,王毅在通話中的態度和表達,並未讓布林肯感受到真正的誠意或歉意。就這樣,美中關係被這個「間諜氣球」事件破壞了,以致於雙方計劃中的官方訪問無法在正常的氣氛中進行,布林肯已經沒有必要去北京協商雙邊關係的維持或改善了。

隨即,白宮決定,擊落這個公然入侵美國領空的中國「間諜氣球」。國際航空法規定的各國領空不包括外太空,國際航空聯合會以100公里高度作為地球大氣層與外太空的分界,稱之為「卡門線」;也就是說,100公里高度之內的空間屬於各國領空的範疇。美國空軍和美國太空總署對於外太空的定義則是為海拔80公里(50英里)以外,按照這個標準來看,中國「間諜氣球」的飛行高度只有20公里,因此是在美國領空範圍內。

無論是按照美國或國際航空聯合會的外太空標準,中國的這個「間諜氣球」並非在外太空活動,因此不受國際航空法對外太空飛行物的保護。所以,美國有權對入侵領空的外國間諜飛行物加以處置;而中國政府對它的「間諜氣球」被擊落表達不滿,是毫無道理的。

至於美國究竟要在哪個位置擊落這個「間諜氣球」,要由軍方和美國的反間諜機構聯邦調查局來決定。美國官方對民間的解說是,如果這個「間諜氣球」下面的巨大吊籃墜毀地面,可能造成對人員和私人財產的損害。這當然是一種合理的考量,但還有一種情形也是可能考慮的。擊落這個「間諜氣球」,本身並不難,難的是取得儘可能多的間諜設備,掌握證據。若設備吊籃從2萬米高空墜落到硬土地面上,會摔得稀爛;而它如果落在淺水海域,這些設備就可能保持部分的完整性。對美國的反間諜機構來說,若在近海擊落這個「間諜氣球」,其情報價值就大為增加了。

2月5日美國的北美空防司令部(NORAD)司令和美軍北方司令部司令格倫·范赫克(Glen D. VanHerck)表示,在美國的領空和領海內將此「間諜氣球」擊落,既可保護民眾的安全,也讓美國有最大的能力找到氣球攜帶的裝置。

三、「間諜氣球」:北京的疏失還是故意?

中國政府當然懂得國際航空法的規定,也自始至終通過衛星通訊在接收這個「間諜氣球」發送的各種電子信號,它很清楚地知道,這個「間諜氣球」公然侵犯了美國的領空。而這種惡意的做法,毫無疑問將破壞中美關係。

中國政府唯一的辯解是,這個氣球沒有間諜功能,只是民用的。當然了,這個辯解是否有效,主動權在美國手裡;美國擊落這個「間諜氣球」後,可能拿到氣球吊籃里的設備,自然一切就都水落石出了。毫無疑問,中國政府應該估計到「間諜氣球」被擊落的可能性;換言之,這個氣球究竟真是民用的,還是軍用的,最後可能無法隱瞞。即便如此,中國政府仍然決定對美國放送這個「間諜氣球」。

從這個氣球的飛行軌跡和飛行時間來推斷,它從中國放飛後,自中國的東北地區進入俄國領空;再由西向東,穿越俄國的勘察加半島,進入亞洲大陸和北美大陸之間的白令海上空,1月27日至1月28日到達白令海南端的阿留申群島;此後,該氣球飛了兩天,於1月30日進入加拿大領空。

根據這段軌跡和距離來估計氣球的放飛時間,它應該是1月28日之前的十天內離開中國領空的;換言之,這個氣球大約是在1月18日左右飛入俄國領空的。這個時間點之所以重要,是因為由此可以判斷北京放飛這個氣球的動機。

1月17日,在中共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的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提問,據美國媒體報導,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將於2月5日來華,與中共外交部長秦剛會晤,發言人能否介紹有關情況?汪文斌表示,中方歡迎布林肯國務卿訪華,中美雙方正就有關具體安排保持溝通。

汪文斌的回答證實了兩點:其一,中國政府正在與美國政府安排布林肯的訪華計劃;其二,中共外交部似乎不知道,針對布林肯的這次訪華計劃,中國政府高層可能準備以兩手應對,一方面通過外交系統安排訪問,另一方面則設法破壞會談的氣氛,藉此對美國施壓。看來,這個氣球的飛行,就是中國政府的第二手做法;它入侵美國,顯然不是疏忽,而是有著明確的挑釁目的之故意行為。

四、擊落中國的「間諜氣球」

2月4日美國東部時間中午12點左右,從美國馬里蘭州蘭利空軍基地起飛的兩架F-22戰鬥機飛到了美國東南部南卡羅萊納州的默特爾海灘(Myrtle Beach)上空,在空中守候將從南卡州府夏洛特(charlotte)上空漂移過來的中國「間諜氣球」。這個氣球上午10點半經過夏洛特,兩個小時後即抵達默特爾海灘市的海岸上空。為了使戰鬥機能在空中滯留足夠長的時間,美國空軍還出動了空中加油機,隨時為戰鬥機補充燃料。

下午2點36分,當氣球到達默特爾海岸外6海里的位置時,美軍空軍的一架戰鬥機向這個巨大的氣球發射了1枚AIM-9X空對空飛彈。從實況報導的電視畫面上可以看到,這個氣球在空中突然破裂了,其吊籃迅速向海面墜落,而破碎的氣球本身則象一塊超大的塑料布,在空中翻滾著,緩慢地朝海面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這枚擊中氣球的飛彈戰鬥部似乎並沒爆炸,而只是擊穿了氣球;從電視實況轉播的畫面中可以看到,氣球破碎的一剎那間,空中沒有任何飛彈爆炸的火光和煙團。看來,這枚飛彈可能是空包彈,即特地未安裝內有炸藥的戰鬥部。很可能,這樣做可以避免飛彈的爆炸損毀吊籃里的間諜設備。

由於氣球的墜落位置在美國領海內,當地海域的水深是47英尺,美軍和聯邦調查局的反情報人員可以從容方便地打撈。美國海軍除了安排直升機在現場上空巡邏之外,還在打撈水域安排了1艘飛彈驅逐艦、1艘飛彈巡洋艦和1艘兩棲船塢登陸艦,以戒護現場;美軍海岸警衛隊的巡邏艦和其他船隻也在現場協助打撈。假如中國派遣潛艇到此處,美國的軍艦可以隨時發現並驅離。

據美國軍方透露,海軍打撈船到達現場後,會使用無人駕駛的船隻,下潛到海底,將所攜帶的設備抬到水面艦船上;同時,資深的海軍潛水員也在軍艦上待命。一旦中國的間諜設備被打撈上來,將把這些設備及其碎片送到維吉尼亞州匡提科(Quantico)的聯邦調查局實驗室,由相關專家加以分析。

五、《拜登的「斯普特尼克」時刻》

拜登的「斯普特尼克」時刻》是「中國間諜氣球事件」發生後美國的《國會山》網站2月4日刊登的一篇文章之標題。此文把這次「間諜氣球」事件和蘇聯首次發射人造衛星事件聯繫起來,認為美國需要進一步警惕中國的意圖,作者是美國智庫「安全政策中心」的中國政策主任布拉德利·塞耶(Bradley A. Thayer)。

「斯普特尼克」時刻這個詞,是美蘇冷戰史上用來描述非常嚴重局面的專用說法。單詞Sputnik是俄文Cпутник(衛星)一詞的英文拼寫。1957年蘇聯發射了人類歷史上的第一顆人造衛星Cпутник1號,這意味著它的洲際飛彈投射能力超過了美國,對美國的國防造成了極大的危險,幾乎讓美國決策圈「驚出了一身冷汗」。

隨後,時任美國總統艾森豪(Dwight Eisenhower)立即投入了大量資源,抓緊研發太空技術,數年後趕上並超過了蘇聯,重新形成了戰略威懾的新均衡狀態。此後,蘇聯再也沒能改變戰略威懾方面的落後態勢。美蘇冷戰後期,美國的反彈道飛彈防禦系統可以有效地攔截蘇聯對美國全境的遠程核攻擊;而蘇聯只能保證莫斯科地區免受核攻擊,但在全國其他地方則沒有攔截洲際飛彈的有效手段。

這次中國的「間諜氣球」從美國的西北到東南,堂而皇之地橫穿了美國國土。如果是從對地面偵照的角度看,中國的「間諜氣球」所獲得之情報,比其間諜衛星能夠得到的,並不會多很多。實際上,這樣的公然入侵行動,更大程度上是一個明顯的挑釁和威脅行動。

《拜登的「斯普特尼克」時刻》一文的作者認為:「這艘高空船隻……可能是一場政治戰爭的嘗試。首先,它提醒美國人,他們的祖國很容易受到攻擊。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本發射了數千個裝有燃燒炸藥的氣球,目的是殺死美國人並破壞美國的設施……記住這段歷史,我們可能會理解,中國的基本信息是,美國領空可以被滲透,我們很容易受到攻擊」。

他還提到:「當蘇聯的第一顆人造衛星Sputnik於1957年繞美國上空運行時,艾森豪政府因允許美國在技術發展方面落後於蘇聯而受到譴責。中國似乎已經為拜登政府提供了自己的『人造衛星時刻』……既然中國向美國發出了信息,就抓住機會讓美國人了解中國構成的威脅……這種偵察氣球有助於喚醒和動員美國人注意北京的威脅」。

「中國間諜氣球事件」對中美關係以及印太地區的和平穩定,很可能會構成重要衝擊。當拜登政府試圖與中共當局改善關係的時候,北京用放送超大型「間諜氣球」這樣的挑釁和威脅行動來回應,其中的含義意味深長。

責任編輯: 江一  來源:SBS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0210/18652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