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動態 > 正文

楊憲宏:美國將藉「台灣經驗」中小企業精神重返「製造業大國」

作者:
台積電在全球高科技供應鏈中確有「壓倒性的重要性」,已成為台灣重要的戰略資產。但是並無法形成安全保障(「矽盾」護國神山之說並不可信),這個安全保障仍有賴美日歐在軍事上的協同合作,因為,如果中國封鎖甚至入侵台灣,光是影響台積電的正常營運,就會震動國際經濟。因此將高科技供應鏈分散風險到美日歐是很科學客觀的出路,不但保台灣安全,也保全球穩定。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裴洛西及其他美國議員,批評了美國最新通過的「晶片法案」,美國未來如果成功重返「製造業大國」,走的路徑正是「台灣經驗」中小企業精神。他們從張忠謀的質疑聲中,滿載而歸。

美國前眾議院議長裴洛西去年訪台,與張忠謀、總統蔡英文等人共進午餐。圖/翻拍蔡英文粉專

美國在面對中國威脅的過程及台灣安全的問題,已經做出一些重大政策,極有決心要去完成看起來「不可能的任務」(mission impossible)。

根據美國政治網站Politico報導,前眾議院議長南希裴洛西在最近的專訪中,特別透露她與張忠謀在台灣總統府的午宴,這位91歲的台積電創辦人向裴洛西及其他美國議員,批評了美國最新通過的「晶片法案」。這個法案的目的在科技要害上,要阻擋中共靠偷搶拐騙來獲取「晶片技術」,並且利用這些技術發展軍武去威脅其他國家。但在達成這個目標的過程中,對包括台灣在內的高科技產業發出禁令,不准投資中國並偷渡技術給中共。這讓原本可以在中國得「豐厚利潤」(包括不法利得?)的企業有不小的損失。取而代之的是美國提供補貼,讓這些原本要去中國的高科技產業轉到美國設廠。這原本是美國站在保全世界不受中國威脅的立場,在晶片產業設下的一個「民主防線」。

根據裴洛西的說法,張忠謀提出一個問題:「晶片法案」究竟是代表美國支持先進產業的真正承諾,「還是美國企圖奪取半導體這個利潤豐厚市場的衝動?」

這個質疑,看來是只站在商業的角度思考這個具有全球戰略地位的議題。

張忠謀質疑,「美國真的認為可以給自己買下一個強大的晶片製造產業嗎?」這句話更是把美國決心保護晶片產業的苦心,想成是「商場拼購」了。

拜登總統最近告訴美國人民及國會,向晶片製造產業提供補貼將「確保美國的供應鏈始於美國」。美國在對抗中國威脅的戰略中,最重要的戰場是要阻擋充滿惡意的「2025中國製造」也就是說「全球供應鏈始於中國」,美國不能讓這種「宰制型經濟」持續惡化。將美國市場所需的供應鏈確保在美國,是正確的對治。

張忠謀顯然沒有看到這個戰略論點,他的理由仍然局限於「商業論述」,他認為,製造半導體晶片是難以複製的複雜,光是要獲得原物料就需要「大量的勞動力」。而且,製造工廠的建造以及晶片本身的組裝過程,也都需要「極度的精密技術」。

台積電在全球高科技供應鏈中確有「壓倒性的重要性」,已成為台灣重要的戰略資產。但是並無法形成安全保障。圖/民報資料照片。

張忠謀指出,半導體產業正以驚人的速度發展,即使美國成功地建造高品質的工廠,它也必須不斷加大投資,以確保這些設備的更新。否則,「美國人很快就會發現自己所擁有的,不過只是價值數百億美元的過時硬體。」許多台灣人看到這段述說,都不覺得這是「跨不過去的門檻」,或許像中國這樣的國家做不到,畢竟已經偷技術、搶人材這麼多年了,仍然落後,但是美國恐怕不一樣。

張忠謀倒是說了,一件切中要害的重點,「如果美國想要一個可以持續依賴的半導體產業,那麼,美國應該繼續投資台灣的安全」(If the United States wanted a semiconductor industry it could rely on, Chang said, then it should keep investing in the security of Taiwan.)。這是毫無疑問的,美國除了「台灣關係法」之外,再増加四個與台灣有關的安全保障法律,連「對台六大保證」都已經成了美國國內法。「繼續投資台灣的安全」是美國既定政策不會改變,事實上,「晶片法」的做法,是加強提供台灣安全的新出路,讓台灣高科技可以分散風險到美國本土。不過,張忠謀提出這項議論並不是基於這樣的宏觀考慮,而是「他的公司在台灣很久以前就完善了美國人現在試圖自己建造的設施」(his company had long ago perfected what Americans were now trying to devise on their own.),還是商業邏輯。

台積電在全球高科技供應鏈中確有「壓倒性的重要性」,已成為台灣重要的戰略資產。但是並無法形成安全保障(「矽盾」護國神山之說並不可信),這個安全保障仍有賴美日歐在軍事上的協同合作,因為,如果中國封鎖甚至入侵台灣,光是影響台積電的正常營運,就會震動國際經濟。因此將高科技供應鏈分散風險到美日歐是很科學客觀的出路,不但保台灣安全,也保全球穩定。

站在在不同思維方位上,張忠謀對美國發展半導體產業的懷疑,裴洛西並不以為然。

裴洛西並沒有因為張忠謀嚴厲的談話而退縮,她認為,「美國人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且決心要成功。而且已有一個好的開始」(That we knew what we were doing, that we were determined to succeed with it– that it was a good start.)

不過裴洛西也承認,在場有其他台灣高管也提出質疑,美國的勞動環境及勞動法規能否培育成熟的半導體產業。這是美國過去三十年在全球經濟上的錯誤政策所造成,全力培養中共成為「世界工廠」,製造業供應鏈全都布局在中國,導致美國勞動環境起了本質性的變化,自歐巴馬總統時代就發現這是弱化美國國力,因此力主「製造業復甦(manufacturing reviving)」,這個從根救起的中產階級革新任務,一直是美國共和民主兩黨共識。

張忠謀在其他場合也曾質疑美國是否適合半導體製造,因為美國市場的勞動力缺口,以及長期以來的商業文化缺陷。在去年由布魯金斯學會主持的會議上,張忠謀曾感嘆美國缺乏「製造業人才」,美國人才長年聚集在金融產業及新興網絡產業。不過,美國朝野兩黨老早就已經覺悟,不能讓美國持續弱化這個「中產階級」的製造業基礎。

針對張忠謀對當前美國勞動力的擔憂,幾位匿名拜登政府官員表示「敬請期待」(stay tuned)他們並未否認張忠謀的懷疑,不過「晶片法案」的實施細節,將「揭示白宮的具體法案規劃,解放私部門投資的激流,能夠使美國的半導體製造成為一個穩固的、長期的產業。美國官員並不否認張忠謀對美國勞動力的關切。但是美國過去在矽谷及北卡研究三角區的成就,足證美國做得到整合動態全方位人材的科技基地,以前成功過,現在要建立更多。」(The next stage of CHIPS implementation, they said, would reveal in more detail how the law would be used to unlock a torrent of private-sector investment and make American semiconductor fabrication a sturdy, long-range enterprise. They did not reject Chang’s concerns about the current U.S. workforce, but pointed to American tech hubs like Silicon Valley and North Carolina’s Research Triangle as evidence that we do know how to build dynamic, fully staffed tech hubs in this country. Now, they said, we need to build more of them.)這是美國「製造業復興」的重大抉擇。某種程度也是面對中共邪惡赤化全球製造業的有效反制。

張忠謀一向有話直說,在這次總統府宴會上,他暢所欲言,無形中他暴露了,他的知識見地仍然是局限在高科技的範圍,他關注的是市場利益,對於全球戰略議題,他並不熟悉。過去幾年的Covid-19病毒肆虐全球,造成的晶片、高科技產業的各種浮沈都不是過去的經濟條件所影響,正是「非經濟因素」撼動了全球經濟市場,而Covid-19的成因也不是單純的疾病醫療問題,而是涉及政治的重大爭議,美國國會還在溯源追責。這是一個比「半導體製造」更複雜的動態隨機問題。張忠謀一生都在高科技領域貢獻,他的腦子裡可能對這些「非經濟、非科技因素」沒有感受,而南希裴洛西與美國國會議員,剛剛好是這種「戰略大局觀」的高手。雖然對話不致於雞同鴉講,但是要找到交集還真不容易。

對美國來說,張忠謀所說的只是「戰術」問題,困難度存在但非不可克服,美國要大重置、大調整的是「戰略」問題,當然要有大決心。這就是為什麼美國政要不斷的要拜訪台灣溝通的主因。希望這回張忠謀搞清楚了。

台灣企業主普遍缺乏這樣的眼界,跟不上新世界秩序的腳步,甚至常常「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大發議論,自以為是。郭台銘當年說「民主不能當飯吃」到今天讓自己下不了台,現在又霸氣十足要國民黨迎他回去參選總統,也被罵聲不斷,都是警惕。

張忠謀當然深謀遠慮,老成持重。算是企業家中典範,可是仍然在「超越大瘟疫(beyond the pandemic)的時代,無法完全看清全景。特別在美國兩黨共同反思過去「錯誤的25年(1990-2015)」誤以為中國改善經濟後會帶來民主,進行全面「大重置」,走出一個「新反共時代」。美國必須有大改變,包括美國要「重返製造業大國」的決心,都是過去沒有的戰略深化。

張忠謀、裴洛西的精彩對話是一段非常值得紀錄的歷史時刻,無論未來誰對誰誰錯,都是引領這個世界走向未知的勇敢表達。圖/翻拍自蔡英文粉專

根據Politico報導,在總統府宴會上,「張忠謀的講話持續了很長時間,以至於他的妻子張淑芬在某個段落切入,簡潔插話說,她認為張忠謀說得太多了。總統蔡英文旁觀了整場交談,向裴洛西及其他美方賓客表示,張忠謀總是以說出自己的想法而聞名。」(Chang’s discourse ran on so long that his wife, Sophie, cut in at one point with a terse interjection; Chang told the group she thought he was talking too much. Tsai, observing the whole exchange, noted to Pelosi and the other Americans that Chang had a reputation for always speaking his mind.)。這是一段非常值得紀錄的歷史時刻,張忠謀、裴洛西的精彩對話,無論未來誰對誰誰錯,都是引領這個世界走向未知的勇敢表達。特別這樣的對話發生在台灣,也標誌著台灣已經是全球未來前景,不可或缺的一塊拼圖。有意思的是,美國未來如果成功重返「製造業大國」,走的路徑正是「台灣經驗」中小企業精神。他們從張忠謀的質疑聲中,滿載而歸。

責任編輯: 江一  來源:民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0221/18692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