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言論 > 正文

袁斌:李克強的背影

作者:
在總理這個位置上,他本來可以有一番他想要的作為,結果卻窩窩囊囊的過了十年,只給世人留下了一個背影,一個令人唏噓的背景。 中共的體制就是毀人的體制。即使當上總理的李克強,最後也不得不淪為極權政治的犧牲品。

2023年3月5日,在北京的一條街道上,一個戶外屏幕顯示了中共總理李克強在北京大會堂舉行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NPC)開幕式上作工作報告的現場新聞報導。

北京時間5日上午,李克強在人民大會堂最後一次做總理報告,就此告別政壇。

中央社的報導評論說,「曾被寄予改革厚望的李克強裸退,一個時代黯然結束。」

眾所周知,李克強是文革後第一屆大學生,就讀的而且是北大法律系,在那個年代可以說是響噹噹的人之驕子。畢業後,官場上的他更是一路順風。

胡錦濤本來是想讓李克強接自己班的,但因為遭到江派的反對,最後不得不妥協,接受了雙方都能接受的習近平

雖然十八大後,李克強沒當上總書記,但畢竟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二把手,堂堂的一國總理。

在治國方略上,作為團派的李克強是主張改革開放的,屬於中共黨內務實、開明、較為多元的政治精英。曾幾何時,許多天真的國人都曾對習近平和李克強搭班子寄於厚望,以為他倆會聯起手來推行「習李新政」,把改革開放進一步向前推進。結果事實證明,這不過是一廂情願的臆想而已。習近平不但壓根不想跟李克強合作,推行什麼新政,而且根本容不下李克強,處處削弱他作為總理應有的權力,使李被嚴重的邊緣化,成了改革開放後最弱勢的總理。

習近平是怎麼削弱李克強權力的?最突出的莫過於兩點。一個是削弱李克強的經濟決策權。

作為總理,李克強本應主掌經濟。但在「習核心」的強權之下,他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說被架空了。習透過兩個小組──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與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深改委),把傳統上被認為是總理的經濟大權奪去,令國務院僅成了一個聽令辦事機構。

給人印象特別深刻的是,中美貿易戰爆發時,按說這麼重大的經濟事件、經濟決策,李克強作為總理應該是第一責任人,可他幾乎像消失了一樣,從頭到尾都是習近平的心腹、副總理劉鶴在出面擔當習的特使。可見李克強被架空到何等地步!

在經濟決策權被嚴重削弱的同時,李克強的新聞曝光度也被嚴重削弱。

我記的自由亞洲報導過,中宣部曾向人民日報傳達了內容為「報導李克強同志的新聞不能上頭條」的「王滬寧同志指示」。該指示還特別強調了即使是當天的人民日報沒有報導習近平的活動,李克強也不能上頭條。

一個特別典型的例子是,從2020年8月18日到20日,連續三天,習近平都在安徽勘查洪水災情,受到黨媒大篇幅報導……。20日這一天,習近平在安徽聽取軍方的防汛救災匯報;同一天,李克強前往洪水重災區重慶進行勘災,李克強穿著膠鞋走進災區,滿腳泥濘,與習近平的一身乾淨、背景乾淨的勘災場面,形成鮮明對比。

但是,李克強的行程,中共黨媒卻完全沒有報導。不論是新華社、人民日報、央視等主要黨媒,都只有習近平的身影,李克強仿佛人間蒸發一樣。只有在隸屬國務院的「中國政府網」里,才發布了這項消息。

有分析說,習近平和李克強的關係不是一號人物和二號人物的關係,而是主導者與附庸者的關係。此話不無道理。

二十大前,「習下李上」一度傳的沸沸揚揚,結果年僅67歲,按常規至少還可以再干一屆常委的李克強,最後不但未能在二十大上取代習近平,連中央委員都不是。

而最能夠反映習李之間真實關係的,莫過於二十大閉幕式上胡錦濤被習近平公開羞辱後李克強的反映——李不但沒有及時站出來為老領導主持公道,甚至當場連吱都沒吱一聲!

當然,李克強任職總理十年間,並非心甘情願做習近平的附庸,對習的做法他也不是沒有過反抗,他其實一直在反抗。給外界留下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就是李克強在習近平要完成脫貧攻堅前一年,在公開場合說出了「中國有6億中低收入及以下的人群」這句話,令習近平十分難堪。

據外媒報導,幾天前李克強去發改委、財政部視察和座談,曾8次提及改革開放。有人說,這是李克強最後的呼喚。即便是這最後的呼喚,黨媒也沒報導,只能在海外流傳。

現在,李克強已經正式卸任,退出了政治舞台。

在總理這個位置上,他本來可以有一番他想要的作為,結果卻窩窩囊囊的過了十年,只給世人留下了一個背影,一個令人唏噓的背景。

大陸時評家蔡慎坤先生說的好:「十年前媒體熱炒所謂習李新政,很快就發現是子虛烏有,這十年李可謂是忍辱負重在夾縫中求得生存,也是1949年以來最弱勢的總理,雖然接受過良好教育,雖然有過宏圖大志,面對嚴防死守的政治圍堵,他連身邊人都提不了也保不住,他的恩師胡不過看家守院,他還能幹什麼,能平安度過這十年已經非常不容易了。」

中共的體制就是毀人的體制。即使當上總理的李克強,最後也不得不淪為極權政治的犧牲品。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中文大紀元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0308/18748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