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民意 > 正文

韓青說書:年輕人上個香,到底招誰惹誰了?

作者:

真是搞不懂了,一些人但凡能敲兩行字,就想著給年輕人上課。

對於最近火熱的孔乙己文學和去寺廟上香現象,前有央視網叮囑,要脫下孔乙己的長衫,後有新京報教育,奮鬥才是人生的底色。

這真是站著說話不腰疼,不懂年輕人的焦慮,同時也是揣著糊塗當明白,不懂佛學的底蘊。

今年就業有多難,隨便看三個數字就知道。

應屆畢業生人數再次超過千萬,達到了1158萬人,廣州的美團騎手本科率達到了30%,河南財大校園招聘,記者工資不如保全。

同時在消費主義刺激下,年輕人花銷可不低,加上網絡貸款誘導,超前消費很普遍。

有調研顯示,說90後群體負債率高達1850%,負債是收入的18.5倍,只能以貸養貸。

這時候,不想著幫助年輕人解決實際的就業難題,儘快建立個人破產制度,反倒指責年輕人放不下架子,脫不下長衫。

那這些媒體有沒有想過,這件長衫,可能是很多年輕人唯一一件避寒遮羞的衣物?

這時候讓他們脫下,是想看年輕人集體裸奔的場面嗎?於心何忍啊!

再說上香。年輕人為什麼去寺廟上香啊?

除了好玩跟風之外,更重要的是,寺廟能淨化心靈,佛菩薩能賜予力量。

他們能在那裡得到尊重,得到傾聽,得到慰藉,得到包容,這是一種無條件的愛。

他們可以在安全的環境下,向佛菩薩訴說自己的心事,不用擔心佛去被評判,會被指責。

這就是慈悲。佛菩薩的有求必應,並不是滿足所有訴求,而是包容和回應所有訴求。

寺廟讓年輕人確信,自己,是永遠被愛的。

而這些,在社會上和生活中,是很難獲得的。

另外,佛家也講智慧,講放下,講布施,講精進,能讓人放下小我,看到更廣闊的世界。

去寺廟上香,不只是一場心靈按摩,更是一次智慧點撥,一次佛法加持。

不管對年輕人自身而言,還是對整個社會的安穩幸福而言,都是有利無弊的。

最後,選擇怎樣的心理排解方式,本就是年輕人的權利。一個外人,有何資格說三道四?

看不到這一點,上來就認定年輕人去寺廟上香只是迷信神佛力量,只能說明自己的淺薄。

不是年輕人走偏了,分不清虛幻和現實,而是評論作者近視了,看不透表象和本質。

很遺憾,一家曾經為民鼓與呼的新銳都市報,如今卻擺出了一張教育年輕人的臭臉。

央視網那樣發聲我不稀奇,但沒想到,新京報這個濃眉大眼的小伙,也墮落到這個地步。

不想著如何用新聞影響今天,只想著如何用言語討好新歡。拍馬屁,還拍到了馬蹄子上。

唉,真是可悲可嘆,可恥可憐。

反倒是北京日報評論:大可不必上綱上線,與其憂心年輕人上香,不如關注他們求什麼。

期待能有一份社會學調查,問問年輕人上香的背後,多少是想上班,多少是想上岸。

最後,那篇評論的標題送給新京報,奮鬥和上進,更應該是媒體的底色。阿彌陀佛~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韓青說書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0325/18815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