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日本藍皮書稱中共「最大戰略挑戰」 分析:東京臨「歷史的轉捩點」

日本外務省周二(11日)發表今年度的「外交藍皮書」,把2022年定位為「歷史轉捩點」,並採取強硬措辭,直指中共的對外態度和軍事動向是「史上最大的戰略挑戰」。粵語組製圖

日本外務省周二(11日)發表今年度的「外交藍皮書」,把2022年定位為「歷史轉捩點」,並採取強硬措辭,直指中國的對外態度和軍事動向是「史上最大的戰略挑戰」。 中共外交部對此堅決反對,批評日本是渲染所謂的「中國威脅」。分析認為,中日關係短期內難以修補,而兩岸問題是兩國的最大挑戰。

日本外相林芳正周二在內閣會議公布2023年版「外交藍皮書」。外交藍皮書多處提到中國,對於北京不排除對台動武的對外態度,以及加強海上發展的軍事動向,藍皮書稱是「歷來最大的戰略挑戰」,又指中國在東海和南海持續嘗試以武力改變現狀。

據日本放送協會(NHK)報導,新版的外交藍皮書提到,中俄持續在日本附近進行聯合軍事活動,頻率高於以往;對此日本將密切關注中俄軍事合作的相關動態,以維護國家安全。

外界關注,新版藍皮書對中國的表述方式,較去年的版本更強烈。藍皮書指出,國際社會正處於「歷史轉捩點」,未來可能面臨緊張與對立程度持續升高的情況。去年,藍皮書把中共稱為「安全保障上的強烈憂慮」。

分析:中日關係短期難修補

東京大學法學博士、中日問題專家林泉忠周二(11日)對本台指,在中美對立的新冷戰下,美國及其盟友陣營,以及中國與俄羅斯等非民主國家之間的對立及矛盾愈演激烈,因此日本形容現時面臨的是「歷史的轉捩點」。

林泉忠指,在短期內,中美關係不見「軟著陸」,美國總統拜登政府主張以聯盟來對付中共;而北京就以分斷美、日同盟關係的策略來應對,因此過往中日之間的關係未有完全破裂,而中國對日本採用「邊打邊拉」的方式,以防日本全面倒向美國,目前值得關注的是,中日關係是否已到達一個「臨界點」。

林泉忠說:中日關係過去50年,時好時壞,不好之後會變好,好完又不好,不斷重複,現時中日關係是否像以前一樣循環的一個重複?我自己看來似乎不是這樣,意味可預見中日關係未來幾年難以再變好,包括中日之間的矛盾,難以互相得到理解,或達到一個共識,日本的說法「台灣有事,等於日本有事」,這個說法對北京來說毫無討價還價的餘地。

分析:兩岸問題成中日關係最大挑戰

台灣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名譽教授丁樹范同日對本台指,中日關係在歷史上涉及很多恩怨,而日本對中國的警戒心愈來愈高,當中最大憂慮是兩岸問題。

丁樹范說:最大的問題還是兩岸,日本相信,中國如果武力打台灣的話,中國可能也會同時也攻打釣魚台,因為日本很擔心,一方面是釣魚台問題,一方面是台灣問題。因為(前日本首相)安倍首相曾經公開講過「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日本在「西南諸島」做了很大的部署跟調整,也就是為什麼日本設中國為最大挑戰。

中共外交部:日本抹黑指責中國渲染中國威脅

對此, 中共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周二在記者會上作出回應,批評日本「沿襲抹黑指責中國的陳詞爛調,渲染所謂的中國威脅」。汪文斌指日本無理干涉中國內政,敦促日方糾正錯誤做法,停止挑動和製造陣營對抗,切實遵守戰後國際秩序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履行國際法義務,真正把構建建設性、穩定的對華關係表態落實到實際行動上。

針對日本關切中俄軍事合作,汪文斌稱相關合作「完全符合國際法和國際實踐,不對任何國家構成威脅,也輪不到其他人說三道四」。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RF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0411/18882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