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大陸 > 正文

中國年輕記者不滿報導受限紛轉行 老記者懷念胡耀邦時期能講真話

作者:

圖為中國外長秦剛今年3月7日在全國人大會議期間召開記者會,記者提問都經事先安排,提什麼問題也需事先審核。

5月3日世界新聞自由日當天,上海一位前記者告訴本台,眾多和她同一年代新聞系畢業的同學,在最近十年內陸續轉行,原因是不滿新聞審查,另一位上個世紀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投身記者行業的老記者,受訪時感嘆新聞自由度在中國消失殆盡。

5月3日是「世界新聞自由日」。過去的幾年中,在少數新聞報導受到當局限制的國家,有眾多記者因報導內容不符合政府的要求而遭到綁架、囚禁,甚至殺害。本周二,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在視頻致辭中表示:「新聞自由是人權的命脈。但在世界的每個角落,新聞自由都在受到攻擊"。

眾多年輕記者轉行企業公關或直播帶貨

上海一位畢業於復旦大學新聞系的「八零後」學生張佳接受自由亞洲電台採訪時說,和她同期畢業的新聞系同學,在最近十年內陸續離開報社或電視台。她說:「現在就說我以前的那些新聞系的同學,還有我以前做記者時候所有的同事,全部都已經轉行了。留在媒體繼續工作的可能連1%都不到。」

張佳還說,這些年輕記者轉入其它的行業,除了與收入減少,另一個重要原因是記者不能自由報導:「一個是收入不行了,媒體已經沒落了;第二就是他們現在所有的新聞自由度已經失去。轉型後的記者一般去從事企業公關,或者企業市場部,或直播帶貨。」

法新社周二報導,古特雷斯當天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會議上,透過視頻發表致辭表示,「記者及媒體工作者從事他們重要工作時都直接成為攻擊目標。記者們每天都受到騷擾、恐嚇、逮捕和監禁」。而據無國界記者組織,指去年全球有55名記者和4名媒體合作者因公殉職。

民國和八十年代是中國新聞自由時期

貴州「老記者」趙先生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就投入新聞工作,對比當年,趙先生感慨現在中國的新聞自由度為零。他對本台說,中國新聞從業者最佳年代是民國時期和八十年代:「我是八十年代干新聞的,初登新聞舞台,我覺得自己還是個角色,還敢說幾句話。最好的是八十年代中期,也就是改革開放中期、耀邦帶頭說真話時期,1989年以後就不行了,麻繩見水節節緊。那時候人們還敢說幾句話,新聞記者好像是無冕之王,現在還是有冕好。」

趙先生曾是中國西部地區一家晚報的創辦人之一,他說,在八九年之前,中央一度醞釀草擬《新聞法》,但是八九學運被鎮壓以後,局勢大變:「那個時候政府反腐可以說沒有力度,但是新聞報導有力度。現在不行了,兩任總書記之後就沒了,還不如民國時期,當年魯迅每個月薪水400大洋,還敢罵國民黨。」

中國官媒周三對「世界新聞自由日」的話題諱莫如深。而武漢公民記者方斌因為公開武漢疫情被以尋釁滋事罪秘密判刑3年,本周日刑滿出獄後,卻找不到立身之地。另外公民記者張展在武漢報導疫情被以同樣的罪名判刑四年,目前仍然身陷囹圄。

責任編輯: 李冬琪  來源:RF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0503/18973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