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動態 > 正文

維舟:你在學校里究竟學到了什麼?

作者:

雖然年年都說,但今年可能真的是「史上最難畢業季」:多達1158萬應屆大學生湧入人才市場,企業招人卻比往年減少了,以至於今春一線招聘,「十個人搶一個崗位」的激烈競爭到處都是。

殘酷的現實是:大學文憑早已不能保證你能找到一份工作了(且不說是好工作),有時即便學歷過硬也一樣。

很多人直到就業季,才發現自己根本就沒學到什麼能在社會上立足的謀生技能。雖然現在很多人嘲諷大學成了「職業培訓學校」,但問題是連這一點其實也做不到,相反,國內的教育已經和實踐嚴重脫節,在大學裡看似學了一堆專業知識,在工作中能用上的卻很可能寥寥無幾。

問題來了:在這樣的形勢面前,「教育」和「學習」究竟意味著什麼?我們到底應該把孩子培養成什麼樣的人?吃了那麼多苦,在學校里又學到了什麼?

1.教育與社會的脫節

前一陣,網上有人提醒:「再過幾個月,上了三年網課的醫學生就要出來為你看病了。」被這一激,底下有留言說:「嚇哭了。」

這並不只是個梗,在國內,教育和社會實踐的脫節是一個公開的秘密。《中國新聞周刊》的一篇報導標題就點明了這一點:《醫學生培養了八年,為何還不會看病?》。本來,臨床醫學的關鍵在於臨床實踐,但現實中,醫學生在校期間都忙於寫論文,有幾個人能安心於臨床?就像上海一家三甲醫院的規培醫師說的,「現在很多規培醫生,都沒上過臨床,只會書本上的東西,可病人又不會按著書本生病。」

問題並不是學歷,學歷越高甚至越不靠譜,因為讀博就是做科研,跟臨床完全脫鉤,到醫院可以直接被聘為主治醫師,不用考試,雖然早早晉級,但沒多少臨床經驗,因而業內流傳這樣一種相當諷刺的說法:「看病不能找博士」。還有醫生說,特別害怕跟同科室的海歸博士一起值班,因為患者一旦有什麼情況,這些博士都不知道該怎麼辦。

當然,並不只有醫護才這樣,如今各個學科都有類似的現象:讀大學的目的不再是為了學到知識技能,而異化成只是拿個文憑、混個證書。這一點,不少在校學生也都心知肚明,有一位就曾向我直言:「我們現在學的這些書本知識,唯一的用處就是考試,離開考場就沒什麼用。」

實際上,很多學生都已經不指望能從課堂上真正學到什麼了。當下畢竟是網絡時代,獲取信息、知識的渠道多的是,網上TED之類的免費課程都看不完,老師在課堂上只能教你一點點知識,真想提升自己,還得靠自學探索,更何況,老師也還要忙自己的事呢。像美術這樣重視實踐的專業,學生就得自己再花錢去參加線下課程班學習,原本正式的課堂反倒只是應付了事。

其結果,現在「中國式上課」日益淪為形式:老師獨自在講台上自顧自地照本宣科,而太多學生雖然身體坐在那兒,心卻不知道在哪裡。

這種情況在二本院校更為嚴重,有學生告訴我,他身邊的大部分同學上課期間其實都在看手機、打遊戲、看小說、聽音樂,師生沒有互動交流,提問也只能是老師抽學生回答,沒有學生會主動提問,相當死寂可怕,「大家都是來湊數的嗎?不知道這樣上課有什麼意義?」

說起來,這背後都有苦衷:學校對教師的考核主要是學術,教課還在其次,何況上課時脫離了課本自由發揮,可未必安全;而對學生來說,與其聽你乏味地照念一遍,還不如自己看書,更何況很多教學內容(例如大學裡每周都進行的「青年大學習」),一望而知根本沒啥用。也別怪現在的學生,其實很多單位開會不也如此?領導在台上喋喋不休,底下一個個都快聽睡著了。

問題還不止是「態度」,而在於現在的高校教育嚴重滯後於時代需求,整個教學都和社會脫節了。

一位在大學計算機系任教的博導和我坦承,這些年前沿知識日新月異,但教材沒辦法實時調整,導致課堂上所講授的知識要滯後三年以上;像數字營銷這樣的新領域也差不多有2-3年的時差,以至於學的都是一些過時的知識。還有人吐槽說,有機化學有些教的甚至是落後於市場十幾年的知識。

像中文、歷史系這樣的院系也罷了,越是新領域或技能要求高的專業,高校越難配備齊全的專業老師,二本院校就更是了,一些老師既沒有實操的從業經驗,也跟不上當下市場的節奏。

長久以來,很多教師都呆在象牙塔里,校園的圍牆儼然是一個保護罩,在現實的海洋中隔絕出一個舒適區,就像是在一個與世隔絕的孤島上演化出了新物種,具有特殊的思維和行為方式。

學生的處境當然就更是如此了。即便沒有三年防疫,學校也沒多少與外界緊密聯繫的活動,很多學生也不願與外界接觸,一有時間就縮在教室、圖書館和寢室里,上課出勤率比往屆高了不少,但即便臨近畢業也很少人想去實習,倒是更願意考研。

一位頗有想法的大學生說:「大學像是一個把外部世界隔開的無菌艙,且不說醜惡事物,連社會現實在這裡都不能說,長久處於這樣與外部脫鉤的狀態之下,同學們的認知水平好像也極低。」

長期專注於一個狹小的領域,人會產生出一種類似工作狂或上癮機制的高度重複行為模式,久而久之,他們看似是在忙碌(讀書考研),其實在逃避(真正需要做的事),因為他們在苦讀時可以進入一種「懸置」狀態,沉浸在迷境裡,獲得內心的平靜,以此逃避外界的風暴。然而這樣「上癮」,又反過來阻礙了人們適應社會現實。

這是教育的異化:本來教育是為了自我成長,但現在卻仿佛成了目的本身。如果可以,許多學生真的寧願一直在學校里呆下去。部分也因此,現在高校學工系統里流傳一個神奇的敘事:現在很多大學畢業生不願意就業,是因為心理不成熟、社恐,害怕找工作。但問題真正的根源並不在學生身上。

2.「信號」還是能力?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令人尷尬的現狀?有人哀嘆「一代不如一代」,有人歸結為教育體制的問題,還有人認為這是大學擴招和市場競爭帶來的「內卷」所致。這些或許都有部分真相,但真正的關鍵或許在於:我們之前對「教育」和「學習」的理解已經跟不上這個時代。

網上流傳的一個段子直指當代教育的根本:「當今社會,電影是教育人的、電視劇是教育人的、明星偶像是教育人的,只有教育不是——教育是篩選人的。」這是個中國人才能深切體會的黑色幽默:娛樂節目承擔起了本不該承擔的教化之職,而學校反倒教不了你什麼,只是在篩選、分流人才。

各國的傳統教育所講授的大多都是一些「脫離實際」的知識,畢業於哪個院校,就像是拿到一個「品牌認證」,證明你通過了智力准入測試,獲得了精英資格。正因此,近代英國有一句名言:「雖然希臘文、拉丁文對管理印度殖民地毫無實際用處,但只有精通希臘文、拉丁文的人才能統治印度!」

也就是說,文憑其實是一種「市場信號」:你是否具有某種高品質,別人難以直接觀察到,但如果你碩士畢業,那就很便於用人單位把你挑出來,因為這至少證明此人有相應的知識水平、思考能力和問題處理能力。一家公司在招聘一個崗位時或許收到數十份簡歷,此時至少第一輪的篩選,就要憑藉這些「信號」。

有時,一些單位在招人時之所以極其注重文憑,倒還未必真相信「品牌」就代表「品質」,而是為了公平和免責。

三四十年前IBM全盛時設備昂貴且條件苛刻,但採購人員仍會買它,因為買其它品牌雖然能省錢,但一旦機器故障,別人都會說採購員不稱職買了不好的;但如果是IBM出問題,誰也不能怪罪採購員。招人時也同理,特別是一個競爭激烈的職位,只有卡死「硬指標」,才能讓人無話可說。

然而,企業畢竟是最務實的,尤其在當下急於提振業績之際,要的是能做事的,如果明知道學歷並不等於能力,那就算你僥倖過關,恐怕也呆不長。企業管理者和HR都知道,有些人看著名校畢業甚至海歸,結果入職了一看,什麼都不會,試用期都過不了。

我大學剛畢業一年,去一家外企面試,說自己拿到英語六級證書云云,結果被當場打斷,面試官說:「我不想知道你英語是四級還是六級,只要你會聽、會說、會寫,我見了太多人說英語六級,結果來了都不會說,這對我來說又有什麼用?」要見識真能力,也很簡單,當場講10分鐘英語試試?

顯然,如果面試官能準確把握你的能力,那文憑這個「信號」就不那麼重要了。尤其是,文憑原本是一個「品質保障」,但現在大學普及後,品質趨同,又或者需要更多更強的「信號」,那怎麼辦?

許多人的選擇是熬下去,本科出來找不到工作就去考研,很多人稀里糊塗就又多讀了幾年,只是為了拿一個新的文憑,甚至考哪個學校的研究生也不重要,找個簡單容易的就行了,但當足夠多人這麼做,內卷的結果就是大學「高中化」,而研究生學歷也跟著貶值。據說有的人甚至為了考上清華,復讀了14次,如此執著,當事人恐怕已經完全忘了自己是為什麼要上大學。

現在用人單位也精了。這幾年來盛行一種說法:判斷一個人的真才實學,關鍵不是看他碩博在哪所大學讀的,而是本科院校,因為太多人讀完二本又去考研了。有企業高管私下說,簡歷上標著學生會經歷的,在校招時反而是減分項——這些學生會幹部或許混得比社畜還老油條,招他們還不如社招。

像這樣的種種錯位,都明白可見一點:教育和職場這兩個巨系統之間缺乏銜接、對流,教育體制的封閉化倒是在加重了,導致按說是「好學生」的,並不能順理成章地變成「好員工」,甚至前一個系統適應得越好,越難適應後一個系統。毫無疑問,這需要制度性的變革,但這不可能一夜之間發生,作為個人又能怎麼做?

事到如今,從家長到學生都有必要想想清楚,除了一張文憑,將來還能靠什麼謀生?文憑正在迅速貶值,過分依賴它,以為有個研究生、海歸學歷就能當作好工作的敲門磚了,就得有個心理準備:萬一這學歷不管用,到時你怎麼辦?

這當然不是說不用讀大學了,只是說,我們需要重新認識什麼是「教育」——不要把學歷誤當作能力,而真正的能力勢必來自良好的實踐、對學習方法的領會和開闊的視野,在此基礎上形成的綜合能力,才是未來的人才應對衝擊、難以被替代的關鍵。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維舟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0506/18984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