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萬花筒 > 正文

三個故事,讀懂人性

世上最難捉摸的東西,非人性莫屬。

當你相信人性本善的時候,總有一些出其不意的惡,讓你後悔自己過分善良;

當你相信人性本惡的時候,又總有一些突如其來的善意,讓你對人性重燃希望。

人性複雜無比,自私與無私,卑鄙與高尚,懦弱與堅強,可以同時存在於一個人的身上。

作家劉墉說:「我從來不相信世上有聖人,只知道無論賢人、偉人、好人、壞人、大人、小人,大家都是』人』。脫去外衣,每個人都是』雙肩承一喙』的生命。」

古往今來,所有可歌可泣、可愛可恨、可悲可恥的事,都脫不開人性。

對人性的理解越深,越會發現「萬變不離其宗」。時代在變,環境在變,但人性中的很多特質不會改變,你就越能用平常心去面對人間百態。

《你不可不知的人性》里,劉墉用「身邊的小故事」和古今實例,一層層剖析人性。

01

書中講到三個一起讀音樂專業的女孩,她們一起租公寓、簽約在同一家唱片公司。

其中一個女孩第一個發表了自己的唱片,被公司作為重點新人包裝,她搬出了公寓,有了新的朋友,剩下的二人也不再把她當朋友了。

人們常說:一個人發達了,眼睛就會長在頭頂,不認識老朋友。

其實這句話反過來說也是成立的,「一個人發達了,老朋友就不再認識他。」

就像小孩子留級了,他不想看見以前班上的同學,因為看到他們就會覺得自己很失敗;

一對夫妻離婚了,可能不再想跟以前一起玩的其他夫妻聚會,因為自己形單影隻,對方還在成雙入對……

一個人與舊朋友疏遠,也會不斷交到新的朋友。就像被兩個同學孤立的女孩,她搬進了新的公寓,會遇到新的鄰居。

無關人情冷暖,也不是刻意疏遠,只是我們的一生原本就是這樣新新舊舊、來來往往。

朋友之間,最難得的是一份理解和體諒。

老朋友成功了,很少見面,要想:「他忙」;

老朋友失敗了,避而不見,要想:「他難」。

朋友是必不可少的同路人和人生見證者。

一個失意的人,能在朋友中談笑風生、不見慚色,是真的有骨氣;一個得意的人,能在朋友間讓人想不到他的得意,才是待人真誠。

02

《辛德勒的名單》裡有個故事,集中營里蓋房子,德國軍官搭建的方法不對,一位被關押的猶太女工程師站出來,說這麼搭一定會垮,應該如何建造。

德國軍官聽完,一槍打死了那位猶太工程師,再告訴下面的人,照她說的方法去改。

劉墉說,每每看到這一幕,都感嘆納粹的暴戾,其實這樣的故事在生活中也很常見。

公司要做一個新項目,上司興致勃勃地動員大家為此而努力。有人一聽,就察覺到方案里存在的漏洞,直白地說:「這麼做一定會失敗,應該怎樣怎樣......」

上司當眾被反駁、被指點,心裡不舒服,但是會要求自己兼聽則明,要有容人的雅量,沒有立即對他做出制裁,但這並不代表他不會耿耿於懷。

《三國志》記載,袁紹要攻打曹操,手下的田豐勸誡說:「曹操用兵變化多端,不能小看,不如跟他打持久戰。」

袁紹不聽,田豐還是力諫。

袁紹火了,說他故意泄士兵的氣,於是把他關起來,帶兵出征。

果然,袁紹大敗,有人向田豐報喜:「一切如你所料,這下袁紹一定會重用你了。」

但是田豐聽了很沉痛地說:「要是打贏了,我還能活;現在戰敗,我非死不可。」

他了解人性,雖然說越是有能力的領導者,越心寬,越能容得下不同的意見,但是不可忽略的是,能做到像李世民那樣「以人為鏡」的人,是鳳毛麟角。

因為有不一般的雅量,才成就了不一般的功業。大多數人沒有那般心胸。

在一個團體裡,不是不能發表跟上司相反的意見,只是發表前要先想想,對方有沒有接受指摘的雅量和胸懷。

03

《你不可不知的人性》中講到國畫大師黃君璧的故事。

一次,一位貴婦拿了四幅從國外買的古畫請他鑑定。黃君璧還沒看,先問她這些畫已經買下了嗎?

貴婦得意地說:「真是花了不少錢才搶回這幾件國寶。」

打開第一幅畫,黃君璧看了搖搖頭:「假的。」

第二幅,黃君璧也嘆氣:「假的。」

第三幅,黃君璧看了半天,說:「這畫家的作品,我不內行,雖然說不準,但是看得出畫上的筆法相當老練。」

最後一幅才展開三分之二,黃君璧就叫好:「這幅好極了!」

貴婦雖然有些失望,但想想有兩幅八成是真跡,也算安慰,高高興興地走了。

貴婦走後,黃君璧嘆氣說:「冤枉啊,花了那麼多錢,四幅都是贗品。」

劉墉問他:「既然您知道是假的,為什麼不說呢?」

黃君璧說:「她對自己的眼光那麼自信、又已經花了那麼多錢,我能說全是假的嗎?錢對她來說是小事;傷了她的自尊,可就是大事了!

如果她還沒有買,還會告訴她「千萬別買」,可她已經買了,就不用再說了。

孔子說「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就是這個道理。

當你發現一件事已經無法挽回,說什麼都於事無補時,就不用再說了。

一個年過半百的人說:「這輩子真是一事無成。」

有人跟著附和:「是啊,你這輩子就這樣了。」

不管兩人之前的關係怎樣,之後怕是老死不相往來。

無論多麼平凡的人、多麼卑微的人、多麼年幼的孩子,都需要自尊。

傷了對方的利益可以彌補,但是傷了對方的自尊,換來的一定是惱羞成怒。

人性中有醜惡的一面,貪婪自私、急功近利、喜新厭舊、猜忌猶疑;

人性中也有美好的一面,感同身受、同情包容、惻隱之心、捨己為人……

劉墉說:了解人性,不是為了讓你變得冷漠無情、瞻前顧後,而是提醒你對人生要做正面的思考,擁有更大的面對人世的勇氣。

庸常的人,只看到人性的惡,把自己活成了一個受害者;

陽光的人,看到了人性的善,即使遍體鱗傷,也相信總會有不期而遇的善良;

而通透的人,看懂了人性的複雜,擁有「在複雜世界裡簡單做自己」的能力和底氣。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十點讀書人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0508/18990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