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1小時1萬美元!中國昔日高薪行業如今現狀太慘

中國監管部門最近突擊檢查了凱盛融英多個辦公室,包括在上海這座大廈里的辦公室,並在官方電視台上播出了搜查細節

據稱擁有中國最大「專家網絡」的諮詢公司凱盛融英成為了中國政府的反間諜調查目標,不僅僅是凱盛融英,海外投資者、中國銀行業和外國企業所依賴的整個信息供應鏈都面臨著威脅。

凱盛融英(Capvision)的創始人們將一種利潤豐厚的商業模式引入了中國:為投資者和其他客戶與內部信息提供者牽線搭橋,後者憑藉其行業情報可獲得最高達每小時10,000美元的報酬。

現在,這個據稱擁有中國最大「專家網絡」的諮詢公司成為中國政府的調查目標。不僅僅是凱盛融英,海外投資者、中國銀行業和外國企業所依賴的整個信息供應鏈都面臨著威脅。

本周早些時候中共官方電視台播出了一段15分鐘的調查報導,在攝影師跟蹤拍攝下,中國監管部門最近突擊檢查了凱盛融英多個辦公室,報導還播出了搜查的細節。該報導稱,一些為凱盛融英客戶提供信息並收取報酬的專家分享的信息涉及國家機密,這些專家中包括一名之前被判處六年監禁的國有企業前雇員,以及一名從事國防工作的專家。

中國罕見的公開這一調查,愈發凸顯了近幾個月中國政府日益釋放的一個信號:有關中國的信息是一種有價值的資源,關係到國家安全,而向外國人透露這些信息可能招致牢獄之災。

根據《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看到的凱盛融英執行長徐如傑微信帳號周一一篇帖子的截圖,他表示,作為行業領先者,公司有責任履行其義務。上述報導播出後不久,凱盛融英在中國發布了一份網上聲明,稱將堅決貫徹國家安全發展觀。

周三,凱盛融英在微信公眾號上發聲明稱,公司已新成立一個合規管理委員會,該委員會由包括徐如傑在內的三名高管組成。

記者通過電話聯繫到的一位凱盛融英香港辦事處人士不予進一步置評。記者打給該公司中國內地辦公室的電話無人接聽,尋求置評的電子郵件也未獲回復。

根據一份凱盛融英的股份出售文件草案以及對該行業現任和前任員工及客戶的採訪,凱盛融英的主要作用為客戶與提供信息的人牽線搭橋,這些信息提供者是在特定領域擁有專業知識的人士,或供職於客戶感興趣的行業或公司。然後,凱盛融英通常會主持一場電話會議,參會雙方都不知道對方的身份。

根據2021年的一份法庭文件,使用凱盛融英服務的公司包括上投摩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China International Fund Management)和工銀瑞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ICBC Credit Suisse Asset Management)這樣的投資者。前者是一家財富管理公司,當時由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和中國國有合作夥伴上海信託(Shanghai Trust)擁有;後者由中國和瑞士的銀行共同擁有。

在這段15分鐘的電視報導中看到的上海凱盛融英遭突擊檢查的一幕,視頻中文字幕稱該公司淪為「境外情報機構幫凶」。凱盛融英稱,將堅決貫徹國家安全發展觀。圖片來源:CCTV/ASSOCIATED PRESS

凱盛融英遭突擊搜查之前發生了多起類似事件,有關部門造訪了一些從事信息收集並為外企提供服務的諮詢公司。

有關部門於3月突擊搜查了Mintz Group北京辦事處,並拘留了其在中國大陸的所有五名工作人員(均為中國公民),Mintz Group的中國業務隨後關閉。同樣在3月,一名日本藥企高管因涉嫌從事間諜活動而被拘;4月,美國諮詢公司貝恩公司(Bain& Co.)稱,警方對其上海辦事處的工作人員進行了問話。

與此同時,中國有關部門已加大力度限制海外機構和人員獲取其長期以來倚重的一系列信息,包括企業註冊信息、專利、採購文件等。

上述舉措出現在中國反間諜法適用範圍擴大之後,讓外企高管愈發擔心,曾經被認為是正常的一些商業活動正日益成為禁區。

上海美國商會(American Chamber of Commerce in Shanghai)會長鄭藝(Eric Zheng)說,如果有關部門能更清楚地劃分出公司可以或不可以進行此種盡職調查的領域,那將會很有幫助。

根據凱盛融英的網站,該公司2006年在上海創立,聯合創始人是曾在中國供職於貝恩公司和投行摩根史坦利(Morgan Stanley, MS)的老將。當時,專家網絡業務最早是由GLG格理集團(Gerson Lehrman Group)等美國公司開創的,不過,在中國經濟的快速增長時期,投資者對中國信息的巨大需求使這些公司迅速擴大了中國業務的規模。

專家網絡業務是一項在法律上走鋼絲的業務。該行業的現任和前任顧問以及公司雇員說,提供專家的公司有嚴格的合規協議,以確保顧問不會泄露機密信息。

凱盛融英在中國各地開設了多家辦事處,包括北京的這家。圖片來源:GREG BAKER/AGENCE FRANCE-PRESSE/GETTY IMAGES

曾擔任凱盛融英駐上海合規主管的Robert Guterma表示,他制定該公司合規計劃時遵循了西方競爭對手設定的標準,並聘請了一家紐約頂級律師事務所來進行設計。但他稱,中國當地的企業文化可能不像西方競爭對手那樣重視合規。

Guterma說,合規作為一個正式的商業概念和公司內部的專門職能,在中國仍然相對較新穎。他稱,在把合規方面的政策、程序和個人裁量嵌入公司的文化和DNA之前,中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Guterma目前擔任總部位於紐約的新聞和信息供應商China Project的執行長。

凱盛融英沒有回應關於其合規文化的提問。

根據凱盛融英去年2月提交的IPO招股說明書草案,在巔峰時期,該公司建立了一項利潤豐厚的業務,號稱在該領域內全球收入排名第五、中國排名第一,截至2021年,該公司網絡中擁有近40萬來自公司、學術界和其他領域的專家。凱盛融英稱其2021年頭九個月收入接近1億美元。

凱盛融英的招股書顯示,該公司擁有超過1,400家客戶,其中一半以上是金融業客戶。其餘的客戶包括諮詢公司以及涵蓋技術、醫療和汽車等多個行業的公司。招股書文件披露,凱盛融英顧問拿到的時薪最高可達到每小時10,000美元,但大多數人的時薪低於人民幣1,500元(約合215美元)。

凱盛融英在中國各地開設了多家辦事處,其中包括北京、上海、蘇州和香港。儘管凱盛融英自稱是一家跨國公司,在紐約也設有總部,並在德國和其他國家設立了辦事處,但專家網絡諮詢行業的現任和前任高管都說,凱盛融英的業務重心和主要收入來源始終在中國。

凱盛融英的招股書對投資者作出有關風險的警告,隨後被證明是有先見之明:任何不遵守政府規則或義務的行為「都可能損害我們的聲譽,使新老客戶和專家不願使用我們的服務,或導致政府機構的罰款或其他處罰以及私人索賠或訴訟。」

責任編輯: 夏雨荷  來源:華爾街日報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0513/19011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