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萬花筒 > 正文

如果感到迷茫,不妨讀讀歐·亨利的《最後一片葉子》

如果感到迷茫,不妨讀讀歐·亨利的《最後一片葉子》

「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

困厄造就天才,這一定律不僅適用於中國文人,外國卓有成就的文學家也多半有著坎坷不平的人生經歷。

享有「短篇小說巨匠」美譽的美國作家歐·亨利就是這樣:

他出身貧寒,幼年喪母,中年喪妻,在一家銀行做出納時,又因為銀行短缺了一筆資金,他蒙受不白之冤,遭受5年牢獄之災。

在監獄中他開始創作短篇小說,是寫作讓他重燃了對生活的信心,也讓他明白了:

哪怕被命運摁進爛泥,也能盛開出希望之花。

他把這種感悟融注筆端,使得他的故事總能讓人在辛酸中感受到力量,呈現出「淚中帶笑」的藝術風格。

其中經典短篇小說《最後一片葉子》就鮮明地體現了這種風格。

小說記述了一個叫瓊西的年輕女孩不幸感染了肺炎,貧病交加的她喪失了求生的意志,在室友蘇和鄰居貝爾曼的幫助下,她重拾信念,勇敢戰勝了病魔。

在泥沙俱下的生活中,如果你也感到絕望迷茫,不妨讀讀歐.亨利的這部小說,你就會明白:

只要心中有信念,人間有真情,我們終將趟過風雨泥濘,迎來柳暗花明。

小說一開篇極盡筆墨描繪了美國華盛頓廣場西面一條破敗不堪的街道,有一次一位藝術家發現了這條街的價值,緊接著一大批藝術家蜂擁而來。

他們四處尋找朝北的窗戶,荷蘭的閣樓,但不要真以為是這條街的藝術價值吸引了他們,真正吸引他們的其實是這裡低廉的房租。

其中瓊西和蘇就租住在這裡,她們一個來自於緬因州,一個來自於加利福尼亞,對藝術的共同愛好令她們一見如故,於是合租了一幢三層磚房的頂樓建了她們的畫室。

兩個年輕女孩雖然經濟困窘,但對生活充滿熱望,蘇給雜誌的短篇小說,鋼筆畫插圖,以此鋪平通向藝術的道路;瓊西則是夢想著有一天能去畫那不勒斯海灣。

不料夢想剛剛起步,肺炎就開始在這一帶肆虐,體弱的瓊西不幸染上了肺炎。

也許是醫生嚴肅的表情讓她猜到了自己病情的兇險,也許是她意識到自己口袋裡的那點錢根本無力和病魔抗爭,總之她放棄了求生的意志,只悲觀地想,窗外那棵長春藤上最後一片葉子凋零之時,亦是自己生命終結之日。

其實沒有人生來脆弱,多半都是被生活的窘境澆滅了心裡的光,現實中有太多人都像瓊西一樣,有過崩潰的一瞬。

在網上看過一則消息:

一個中年男子因突發疾病請假就醫,等到病癒返回公司上班時,公司已人去樓空,這個身高有1米8的漢子立即就蹲倒在地崩潰大哭。

我們能想像他此刻內心的絕望,生活中最難的就是中年群體,睜眼是房貸,閉眼是車貸,還有一家老小的吃喝拉撒,全部的壓力都壓在他們身上。

有人說:年輕人最怕的是失戀;中年人最怕的是失業。

對於中年人來說,錢是燙平人生一切褶皺的熨斗,多少風花雪月,都抵不上幾兩碎銀,沒有了經濟來源才是人間至痛。

可縱然如此,生活還是要繼續。

不管你昨夜經歷了怎樣的兵荒馬亂,醒來後的城市依然車水馬龍。

所以當你扛不住的時候可以選擇哭泣,只是哭過之後記得繼續趕路。

水到絕境成飛瀑,人到絕處是重生。

要相信,能幫助我們走出絕境的,惟有自己的心境。

當蘇從醫生口中得知,室友生還的概率只有十分之一,她躲到畫室里偷偷哭泣,直把一條餐巾哭成了一團紙漿,然後又像一個沒事人一樣,吹著爵士樂的口哨,走進瓊西的房間,告訴她醫生說她恢復的機會是十比一。

可是這拙劣的謊言騙不了瓊西,她依然呆望著窗外,數著已為數不多的葉子。

蘇為此憂心不已,她加快了畫畫的速度,只為趕緊賺點錢給瓊西治病。

同樣擔心瓊西安危的還有貝爾曼,一個住在她們下面的已經60開外的老畫家。

當他得知瓊西把生的希望寄託一棵藤上的葉子時,也很擔憂,要知道那時已是11月份,一場風雨就能打落全部葉子。

於是在一個風雨之夜,他不畏寒冷,爬上牆頭在牆上畫了一片栩栩如生的葉子。

詩人歌德曾說:「無論你出身高貴或低賤,都無關宏旨,做人之道才是必須。」

高貴與出身無關,有時候,越是普通的人越是能迸發出光彩。

無論是蘇還是貝爾曼,都是掙扎在社會底層的普通人:

蘇雖然躊躇滿志,但離夢想還很遙遠;貝爾曼雖然信誓旦旦要創作一幅傑作,但事實是,他潦倒半生,揮舞畫筆40年,連藝術女神的裙邊都沒碰到。

但就是這兩個小人物,在關鍵時刻,都向瓊西施以援手。

現實生活中也是這樣,帶給我們感動的,從來不是從天而降的英雄,而是從塵世角落裡挺身而出的凡人。

作家劉小念分享過這樣一個故事:

一對小夫妻拿出全部積蓄,盤下一間30平方米的店面開了一家理髮店。

苦熬了一年多才開始盈利,堅持三年才終於迎來顧客盈門的局面。

不料,他們那個地段街道整治,道路被堵,原以為咬咬牙就能挺過去,但每月5000的房租很快讓他們堅持不下去了,他們決定關門歇業。

於是給168個辦了卡的會員打電話,要給他們退費,沒想到這些顧客,有的直接拒絕退費,說等他們再開業時還要來理髮;

有的接受退費後,又發來一個鼓勵紅包;還有的留下他們的電話,說有需要請他們上門服務。

房東阿姨來收房時,看到收拾得一塵不染的房子,突然動了惻隱之心,把鑰匙又遞還給他們,說願意把房子借給他們住,反正現在也租不出去,自己的兒子也遭到公司裁員,大家都不容易......

現實中這樣的溫情故事還有很多很多,是它們讓我們相信了:

儘管這世界真的光怪陸離,但總有人選擇真誠,有人堅持善良,有人明明自己過得很苦,還不忘給別人塞上一顆糖。

第二天瓊西醒來就讓蘇拉開窗簾,窗簾拉開的一剎那,兩個姑娘都驚呆了。

原以為一夜狂風驟雨,藤上的葉子都會掉光,不想磚牆上還殘留著最後一片葉子。

瓊西以為這片葉子不過是僥倖躲過一劫,結果又是一夜風雨,第二天天亮,那片葉子依然固執地傲立藤上。

正是這最後一片葉子,像一支強心劑,喚醒了瓊西的求生意志。

瓊西很快痊癒了;貝爾曼卻因為那夜冒雨爬上牆頭畫樹葉,受了風寒,感染肺炎,不幸去世。

貝爾曼犧牲了自己的生命,給瓊西帶來生的希望,有人質疑這樣的以命換命究竟值不值得,這就像在質疑古往今來所有的流血犧牲到底有沒有意義。

美國的威廉.詹姆斯說過:「生命的最大用處是將它用於比生命更長久的事物上。」

所以,生命的價值不是看它的長度,很多時候,有形的生命雖然消逝了,但無形的精神力量會永存於世,萬古流芳。

就像貝爾曼,在拯救了瓊西生命的同時,也完成了他一生最偉大的傑作,那片葉子上分明閃爍著人性的光輝。

從這個意義上來看,貝爾曼和瓊西實際上是完成了相互救贖。

生命,原就是一場不拋棄不放棄的旅程。

每一朵花,只能盛開一次;每一個人,只能存活一世。

生命正是因其短暫而顯得彌足珍貴。

所以,我們要珍惜自己的生命,善待他人的生命,一路相扶相攜,從容走完人生這趟旅程。

一片葉子,拯救了一個生命。

這聽起來像一個神話,但實際上,這不是一片普通的葉子,它上面鐫刻著愛與信念。

創造奇蹟的,正是那來自於周遭的愛和心中恆久的信念。

風無定,人無常。

我們每個人都需要歐·亨利筆下那片常青的葉子,來抵禦生命中的雨雪風霜。

古人有詩云:造物無言卻有情,每於寒盡覺春生。

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

只要我們懷揣一片永不凋零的葉子,定能守得冬雪悄悄融化,等到春雷滾滾而來。

責任編輯: 趙麗  來源:十點讀書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0527/19069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