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鉤沉 > 正文

大躍進時期地方工業如何「躍進」?

作者:

現在我們一提起1958年開始的大躍進,想到最多的是人民公社、畝產萬斤衛星田、大煉鋼鐵運動,毫無疑問這三項內容是大躍進最為明顯的標誌,但在大躍進運動中還有一項內容是不容忽視的,就是在全面實現工業建設和農業產量大躍進的同時,也要實現農村地方工業建設的躍進。有關農村地方工業的躍進,目前很少有人提及,主要原因是地方工業躍進的政策制定於大躍進的早期,而隨著大躍進的進行,人們把所有的精力放在了更能體現躍進成果的高產田和大煉鋼鐵運動上了,地方工業的躍進也就被遺忘了。但就掌握的一些資料來看,從地方工業躍進政策的制定到實施過程,以及興辦地方工業所需資金的籌集,都能給我們顯示出當時的政府對待民眾財富的態度,同時也有助於了解大躍進發展的進程。

1958年4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發展地方工業問題的意見》,提出「發展中央工業和發展地方工業同時並舉的方針。由於地方工業同農業有更為直接、更為密切的聯繫,所以,實行這個方針,就可以更有成效地使發展工業和發展農業同時並舉和相互支援;就可以把地方辦工業的積極性、人民群眾辦工業的積極性更廣泛、更充分地調動起來;從而必然會加快我國工業化的速度和農業技術改造的速度。」

「地方工業的任務是:為農業服務(這是基本的);為國家大工業服務;為城鄉人民生活服務;為出口服務。實現這些任務的方法是:打破對於工業化的神秘觀點,全黨辦工業,各級辦工業,全面規劃,加強領導,走群眾路線。各省、自治區應該在大力實現農業躍進規劃的同時,爭取在五年或者七年的時間內,使地方工業的總產值趕上或者超過農業總產值」

中央的決議層層傳達,到四月中旬已經傳達到縣,為響應黨中央的號召,辦好地方工業,各地紛紛召開有關發展地方工業的會議,1958年4月14日到16日,中共贛南縣委也召開了發展地方工業的「全縣區、鄉工業書記會議」,會議的中心內容是「繼續貫徹全黨全民辦工業的問題和討論我縣發展地方工業的規劃以及籌集資金等問題」,在這個會議上,中共贛南縣委書記鍾倫信在4月16日會議的最後一天做了總結髮言,在這個發言中鍾倫信書記將中央文件演繹為地方版,為我們提供了一個研究大躍進時期地方工業如何發展的歷史資料。

【縣委書記鍾倫信同志在全縣區、鄉工業書記會議上總結報告(摘要):

一、會議的幾點主要收穫:……

二、發展地方工業的關鍵問題:

(1)克服右傾保守思想,抓住規劃,立即行動,說干就干,立竿見影,從討論中對地方工業的思想認識上也反映了一些右傾保守思想,表現如下:……

上述這些思想集中起來,都是右傾保守思想的具體反映。我們認為發展工業存在著技術問題,但主要的還是思想認識問題,只有解決了思想問題,才能更好的解決技術問題和其他問題。總之要把工業躍進推向高潮,必須加強黨的領導,防守發動群眾,充分發揮群資群力,依靠群眾就能夠解決發展地方工業中的一切問題。

(2)挖掘發展地方工業的潛力

1、全面發動群眾積極做好宣傳動員工作。……

2、籌集資金,要求全縣工業籌資保證一千萬,爭取突破一千二百萬元,在儲蓄原則上,要求「自覺自愿,盡力而為」,達到人人開戶,戶戶有長期、定期、活期存款的目的,為工業投資。在方法上首先應做好充分地發動群眾,做好思想工作,向群眾講清楚投資興辦工業的重大意義,消除群眾中一切思想顧慮,號召大家節約儲蓄,勤儉持家,苦戰一年,改變農村的落後面貌。同時要教育各級幹部以身作則,帶頭勤儉持家,儘量集資,對於那些存在著嚴重本位主義和保守思想,社會主義覺悟不高的人也應加以適當的教育和批評,典型的也可以通過大字報的形式或進行辯論,但也應防止硬性攤派,絕對平均和簡單粗暴的主觀主義的方法。對於儲蓄少的單位和個人可以組織幾次座談動員和鼓勵補報。認投資後要做出分月繳費計劃,繳費時間要求在12月15日前分期交清自己所認投資數額,但在儲蓄期間因為本人工作調動,特殊需要用款,經單位領導證明也可以轉移或提前取款,銀行在辦理這一工作中應儘量簡單手續,方便群眾。這一工作要求縣屬單位和區、鄉所有脫產幹部在本月20日前基本結束認投資額,各鎮手工業社、農業社沒有結束投資認額工作的,要求在25日以前全部結束,同時立即結束清倉,積壓物資工作,總之這一工作中當前都必須與大整大改全面躍進的內容密切結合起來。

另外籌集資金的來源:

(1)農業社員保證95%以上的戶每戶投資40元以上。

(2)農業社要現有公積金全部投入辦工業,再將今年增產部分的60-70%的公共積累中抽出60-70%投入工業資金。

(3)每個脫產幹部保證投資2個月以上的工資。

(4)工商戶每戶投資40-50元以上。

(5)工人每人投資1-15月的工資。

(6)手工業者每人投資兩個月工資。

(7)中學生每人投資100元,小學生每人投資5元(主要是指生產集資,縮減開支、×花、養魚、養豬等副業收入)。

(8)合作商店、手工業社公積金全部投入。

(9)清理倉庫積壓的多餘物資。

3、普遍摸好底,進行技術排隊,對農村中的技術人員、小學教師、轉業軍人都進行摸底和分類排隊,在有條件地也可組織技術研究小組,準備技術人員的訓練和加強幹部的培訓工作。

4、積極勘察資源,收集各方面的歷史資源的資料,大膽進行試驗研究,發動群眾報資源、報礦、報野生作物等等。

5、學習先進,推廣先進經驗,先進技術、先進方法,學習本地外地的先進經驗,組織參觀,互相觀摩等形式來交流經驗,共同提高。】

在這個發言中,鍾書記講了很多,但按照他的說法最主要點是「解決了地方工業能不能躍進?要不要躍進?及怎樣躍進等」三個問題,前兩個問題是態度和認識問題,在當時的歷史環境和中央文件的要求下,沒有人能夠提出反對意見的,態度和認識是高度的「統一」,而在「統一」了認識的情況下,把中央提出地方工業總產值爭取五年或七年超過農業總產值的高目標進一步提前:贛南縣提出了兩年就能完成這一大躍進式的目標。

主要的問題是集中在第三個「怎樣躍進」問題上。興辦工業是需要大量資金的投入,根據中央文件「地方工業的建設資金,除了少數較大的重要的建設項目,主要由中央投資以外,其他一般建設項目所需的資金,主要應該由地方自籌來解決。地方資金的來源,主要應該依靠地方財政籌集,地方工業企業的內部積累,手工業合作社和農業社的積累。」(《中共中央關於發展地方工業問題的意見》),也就是說對於贛南縣這樣一個山區縣,對工業的資金投入是沒有上級的撥款,而需要自己自籌解決。擺在贛南縣委書記鍾倫信面前的難題是:一方面要按照中央要求發展地方工業,一方面是發展地方工業的資金不足的問題。解決了這個問題也就是解決了「怎樣躍進」的問題。

按照縣委的規劃地方工業總產值要兩年超過農業總產值,就要對地方工業的投入一千萬元以上,一千萬元在當時對於任何一個縣市來說都是天文數字。筆者沒有能夠查到贛南縣1957年的全年財政收入是多少,但根據當時財政部長李先念在人大上公布的全國財政收入的307.2億元來計算,當時全國約有兩千多個行政縣,即使不算收入較高的大城市的財政收入,平均下來一個縣的收入為一千五百萬,對於贛南縣這樣一個山區縣來說,恐怕遠遠達不到這樣的水平,如果再把地方政府上繳中央財政的部分去掉,那麼贛南縣所可支配的財政收入估計就少的可憐了,根本無力投入如此多的資金。那麼在如此資金不足的情況下,父母官鍾倫信書記為什麼能夠信心滿滿地要實現這樣一個宏偉目標?根據他的講話,縣委所採取的辦法就是「取之於民」:

首先,號召民眾儲蓄。早在1952年國家就已經完成了對私有銀行的社會主義改造,所有的銀行已經成為國有,存入銀行的錢掌握在國家手中,銀行里的錢政府可以通過各種手段來利用。號召民眾儲蓄在當時實際上就是意味著向變相民眾集資。

其次,使用農業社、手工業社和聯合商店的公積金積累。在中國經濟體制下,這一部分的經濟實體在當時屬於集體所有制,而非全民或國家所有,通過一紙行政命令讓原本屬於個別集體所有的財富成為地方政府對地方工業的投入,在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是一種對個人財富的掠奪。

第三,公開向民眾強取,並且對每一類別的人要上繳的最少金額做出來規定。如果說提倡儲蓄還有銀行的利息做為回報算作是集資的話,那麼這種形式的籌款就是一種赤裸裸的強取豪奪了,是強令民眾捐款,為興辦地方工業買單。

贛南縣「全縣區、鄉工業書記會議」後,根據鍾書記所提到的指示,各區鄉也立即行動起來,制定了發展地方工業的籌集資金的分配表,手中有一份「贛縣大埠區1958年地方工業資金任務分配表」:

贛縣大埠區1958年地方工業資金籌劃任務分配表(58-4-22)

單位/戶數/平均/任務/社數/平均/任務/人數/平均/任務/合計

大埠鄉/896/40/35840/6/11000/66000/8/70/560/102400

長湖鄉/646/40/25840/5/10000/50000/7/70/490/76330

長汶鄉/763/40/30520/5/10000/50000/7/70/490/81010

長洛鄉/787/40/31480/7/10000/70000/9/70/630/102110

留田鄉/385/40/15400/4/10000/40000/6/70/420/55820

小坪鄉/365/40/14600/4/10000/40000/6/70/420/55020

區委會/8/80/640/640

供銷社/53/70/3710/3710

銀行/17/70/1190/1190

衛生所/5/70/350/350

糧油所/16/70/1120/1120

稅務所/2/70/140/140

郵電所/6/50/300/300

教/師/58/60/3480/3480

農機站/4/60/240/240

手工業/8/1500/12000/140/50/7000/19000

工商界/61/100/6100/6100

聯診所/9/50/450/450

獸醫站/8/50/400/400

農業社公共積累/31/1000/31000/31000

工商業公共積累/20000/20000

合計/3842/40/153680/39/379000/428/28030/560810

以大埠鄉為例,該鄉有農戶896戶,農業合作社社6個,鄉政府工作人員8人,按照任務表規定,每戶上繳40元,共35840元,農業社平均公積金積累11000元,上繳66000元,鄉政府工作人員每人上繳70元,共560元,全鄉共要上繳102400元。

根據有關數據統計,1956年全國平均國民所得約為150元(1958年第二期《財政研究》),農民平均收入為65.5元。(1957年第八期《財政》),按照這個比例來看,如果按照每戶人口為四至五人來計算,每戶的年收入約為262元至327元,那麼就意味著每戶僅僅為興辦地方工業就要上繳全年收入的15%至12%之間,當然收入應該還包含每個農民的口糧等一切以實物來計算的收入,每戶純現金的收入絕對沒有這麼多。

這個表格後面還附有一張「大埠供銷社黃婆地門市部職工儲蓄表」:

大埠供銷社黃婆地門市部職工儲蓄表

姓名/職別/儲存金額/交款期間/備註

呂金寶/主任/120元/7月份60元12月份60元

李祥瑞/主任/80元/11月份40元12月份40元

曾彩雲/業務員/100元/6月至9月每月25元

鄭寶臣/業務員/70元/5—11月份每月10元

李瑞×/業務員/100元/5—8月份每月25元

陳輝明/業務員/50元/5—12月份每月7元/家庭負擔較重

楊寶俊/工人/80元/5—12月份每月10元

鍾開鴻/臨時工人/50元/8—12月份每月10元

劉富林/臨時工人/30元/8—11月份每月6元

蔡聲葵/臨時工人/20元/9—12月份每月5元/因現負有債

蔡聲輝/臨時工人/20元/9—12月份每月5元/因現負有債

胡大榕/零工/40元/6—12月份每月6元

何盛道/零工/20元/11月份10元12月份10元

葉兆祥/零工/32元/5—12月份每月4元

賴孝培/零工/40元/5—12月份每月5元

周成芝/幹部/60元/6—11月份每月10元

合計/912元

這份表格說明對於儲蓄這一部分政府也做了硬性的規定,並不是完全採取自願的形式。也就說在農民和職工上繳了所規定的金額後,還要承擔儲蓄的任務。

相信在當時的特定歷史環境下,贛南縣籌集資金的做法應該是全國通用的做法,如果不這樣做無論如何完成不了中央和上級下達的實現地方工業大躍進的任務。在這樣一個籌集資金的辦法中,實際表明了政府對民眾的態度問題,無論是出自「取之於民,用之於民」的善意出發點,還是強取豪奪的惡意出發點,這樣的做法本身就是對民眾財產支配權的蔑視,就是對民眾利益的忽視。一個政權如果沒有在徵得民眾同意的情況下,靠行政的權利剝奪民眾的權利和財富,這個政府他不是民眾的政府,無論出於什麼原因。

轟轟烈烈的地方工業的興辦,隨著大躍進的急速進行,大部分應該都半途而廢,無聲無息,到1958年下半年,人民公社化運動、高產田和大煉鋼鐵運動成為了運動的焦點時,估計連當時制定這個政策的人們也忘記了還有這麼一場不切合實際又勞民傷財的大力發展農村地方工業的運動。

註:文中所引用的資料來源於筆者收藏的贛縣小坪鄉1958年4月編制的《關於農業方面的重要文件之三》,材料均為原始文件。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故紙中的故事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0603/19095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