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中共軍隊所謂的「作風優良」,我想起兒時大院裡的兩個人。我父親從部隊轉業後回到故鄉,進入體制內,什麼單位呢?供銷社。這個單位大家應該不陌生,本來要消亡了,在習包手裡又活過來了。但在上個世紀計劃經濟年代,供銷社是個很吃香的部門,因為控制著城鄉的物資供應鏈,和什麼糧食局、輕工局之類的都是很熱門的單位。這個單位有很多像父親一樣的軍轉幹部,相當數量來自東北。
中共1949年建政後,把原國民政府的公務系統廢了,很多城市的政權接收,是東北幹部完成的。因為中共占領東北較早,從軍隊中選人,培養了一批地方行政幹部,用自己人當然才放心。貴州也是一樣。所以供銷社這個單位最初是由一群東北來的幹部建立的。這些人到80年代陸續退休,由於同住在一個大院,我從小和這些人打交道,其中有兩個老頭,他們的故事給我印象很深。
姓李的老頭,曾經是供銷社一把手。他來貴州的之前,已經在東北娶妻生子。來到貴州後,天高皇帝遠,他隱瞞婚史,又在本地娶妻生子!他在東北的老婆一直等他,一直未再嫁。但他從來不理。我親眼見過好幾次——他在東北的兒子每年都會來貴州看他,求他回東北去看老太太一眼,但是這老傢伙從來沒有答應過,我母親生前每次說起他家的事,都極為厭惡,對薄情寡義的李老頭痛罵。人人都知道李老頭重婚,但是他到死都是老幹部。
還有一個我很少見的老頭,大家都對其避之不及——因為傳說他殺妻。這傢伙年輕時朝鮮戰場立過功,後來轉業就到了貴州,來的時候帶著一個朝鮮姑娘。這個姑娘是他在朝鮮的時候騙回來的,一直跟著他到了貴州。但是到了貴州,這傢伙跟李老頭一樣,又動了換妻的心思,為了擺脫朝鮮妻子的羈絆,聽說他找了個藉口,將妻子溺亡於河中,造成意外死亡的假象。那個年代,一個萬里之外來的朝鮮姑娘,誰會幫她伸張正義?何況兇手是個幹部。但這事還是有人看出端倪,所以一直在流傳,以至於這傢伙在大院裡很不受待見。
這就是中共軍人不能侮辱的「作風優良」,感謝他們的G點,讓我重新想起了這兩個故事。
2013-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