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鉤沉 > 正文

李銳六四日記嘆「何以謝天下」

作者:
「他們是在六樓,前面是一排車庫。那個槍的仰角,正好是可以打到七樓,比較起來還安全,所以他們是在陽台上看。我們家對門的孫冶方家,那個鋼窗上就被打了子彈。」日記披露,李銳家附近多名住客遇難,有保姆和幼童在內,包括時任中國最高檢副檢察長關山復的女婿在家中中彈身亡,另一名13歲的孩子中彈不准送醫院搶救最後死亡。

六四事件三十周年前夕,香港明報》發表剛剛去世的中共元老李銳日記中有關六四事件的文字。當時身為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的李銳,在日記中對中共軍隊6月4日凌晨在北京的血腥行為痛斥不已,並發出了「事已做絕,何以謝天下」的質問。

香港《明報》刊載了李銳日記中,從1989年6月4日到6月8日的部分內容。這位曾任毛澤東秘書的前中組部常務副部長,1989年時任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今年2月剛剛以101歲的高齡在北京去世。

1989年,家住臨近長安街木樨地部長樓的李銳,在6月4日的日記中記載當夜「槍聲漸近」的情景,並詳細描述軍人「衝鋒鎗端著時而斜射,時而掃地,時而朝天」射擊,以及他看到的及聽到的民眾傷亡情況。

李銳的女兒,現在旅居美國加州的李南央說,父親李銳的住所靠著長安街,同一棟樓的不少人家都被子彈所擊中,情形相當恐怖:

「他們是在六樓,前面是一排車庫。那個槍的仰角,正好是可以打到七樓,比較起來還安全,所以他們是在陽台上看。我們家對門的孫冶方家,那個鋼窗上就被打了子彈。」李銳日記目前由李南央按照李銳生前願望,捐給了美國史丹福大學胡佛研究所,預計明年向世人公開。香港《明報》所報導的,是六四事件前後幾天的日記內容。日記披露,李銳家附近多名住客遇難,有保姆和幼童在內,包括時任中國最高檢副檢察長關山復的女婿在家中中彈身亡,另一名13歲的孩子中彈不准送醫院搶救最後死亡。

除了1989年6月3日夜間和4日凌晨所見所聞,《明報》公開的李銳日記也詳細記錄了北京民眾的憤怒和黨內開明派高官的絕望。李銳本人整日不寧、流淚難止,解放軍上將蕭克斥責當局「千古罪人、遺臭萬年」,體改委副主任安志文嘆息「何以為黨」。

李南央表示,中共內部在位和退休高官,在六四問題上基本分成了兩派:

「129一代,和馬上打天下的王震鄧小平他們的心態是非常不同的。129一代應該說當時的心態是和人民是一致的,包括趙紫陽。那邊的就一直認為打江山坐江山,江山不是人民的,是他們共產黨的。」

所謂129派,是指1935年12月9日學生運動之後加入中共的知識分子。這些人大部分為文職官員,也有人曾在中共任高職官,比如趙紫陽,但他們始終未獲真正的權力。

六四之後,這批同情學生民主訴求的黨內高官,大部分被審查清理,之後失去了在黨內的影響力。李南央表示,他父親也差一點被中共宣布「雙開」:

「中顧問立了專案組,不停地追查,趙紫陽是怎麼回事?民盟的會是怎麼回事?中顧委三分之二的票決定把四個人開除出黨,就是不給黨員登記了,報到陳雲那裡,陳雲認為不合適,後來薄一波傳達說,這些事就『一風吹了』,才把他們放了。」

1989年六四事件已經過去了三十年,在大部分中國人的心中,這是一件已經褪去了血色的歷史往事。但李南央認為,六四是中國走向未來難以繞過的一道坎,沒有反省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未來,李銳日記中的相關內容,因此而有價值:

「這裡沒有水分沒有造謠。因為有人污名化民運人士和學生領袖,可能其中也有些誇大部分,所以有人懷疑可信度。但李銳不一樣,他從來沒有希望給別人看他的日記,就是把自己看到的情況記錄下來,是很真實的。」

李銳今年2月在北京去世,享年101歲。李南央雖然獲父親授權處理李銳日記,但李銳的第二任妻子卻在北京法院提起訴訟,主張自己才是李銳日記的繼承者。李南央認為,該案背後並不單純,是北京不希望李銳日記被公開的一種策略而已。這個案件目前仍在走法律程序。

責任編輯: 東方白  來源:自由亞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0605/19104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