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巡視組都還沒走,中石油成了獨立王國?

6月7日,一段街拍視頻引爆網絡,甚至蓋過了高考的熱度。

不料,視頻上傳網絡之後,爆出一個大瓜。

男主角叫胡繼勇,54歲,是中石油旗下寰球工程項目管理公司的一把手,是一位名副其實的央企高管。

女子叫董思槿,27歲,並非胡繼勇的妻子,而是他的下屬。

視頻曝光後,多名網友向中央第十巡視組舉報。

巡視組值班人員稱,已經登記相關情況,將督促查實。

原來,第十巡視組正在中石油巡視,大概十天半月後就可以圓滿收官,打道回府。

誰料,胡繼勇竟然如此急不可耐,如此勇不可擋,如此高調張揚,如此頂風而上!

這打了誰的臉?

說什麼八部巡按!怕什麼尚方寶劍!

你巡你的,我玩我的。

不必躲躲閃閃,不必遮遮掩掩。

有網友留言:中石油簡直成了「國中之國」,把中央巡視組當成了空氣。

為什麼說它是「國中之國」呢?

確實,在許多地方,中石油顯得與眾不同。

2007年的11月5日,中石油登陸A股,當天最高價達48.62元,市值8.25萬億元,成為全球第一大市值公司。

從此,中石油冠上了「共和國長子」的稱號。

「長子」,意味著話語權的上升,也意味著掌控能力的延伸與擴張。

不料,因為發行價過高,「利多」透支過多,此後中石油股價一瀉千里,至今市值蒸發了83%,也就是說,6.82萬億灰飛煙滅,成為許多股民心中永遠的痛。

但中石油通過那次A股融資,實打實拿到了668億元的真金白銀,哪管你股民流淚吃麵。

這等大手筆,無人能敵。

中石油還顛覆了經濟學理論:雖然國內汽油價格居高不下,它卻屢次創下虧損記錄。

原油暴漲也虧,原油暴跌還虧,虧損成了常態。

作為壟斷央企,如此業績表現確實顛覆三觀。

難怪有網友說,牽手門之後,終於知道中石油為何總是虧損了,因為錢都從下面流走了……

還有人表示,難怪國內油價總是這麼貴,原來到處都是填不滿的「黑洞」……

不過,雖然屢屢虧損,卻一點也不影響中石油員工的優厚福利和待遇,公款旅遊、違規發放津補貼等頂風違紀現象屢見不鮮,小金庫屢禁不止。

截至2022年底,中石油的員工總數達到46.07萬人,人均薪酬為34萬元。

乖乖,人均月薪近3萬,還不包括內部小金庫的收入,確實讓人羨慕。

另外,中石油「近親繁殖」現象十分突出,違規招錄、提拔子女親屬的情況屢禁不止。

網傳,董思槿就是一位油二代。

最為人「羨慕」的,是面對監管,中石油如同生活在另一個王國。

就拿胡繼勇所在的寰球工程項目管理公司為例。

據華夏時報披露,從2005年起,中石油大舉「走出去」,收購了龐大的海外資產。

但是,由於內部偏袒護短,甚至放任縱容,加上監管鞭長莫及,使海外業務滋生了不少問題。

中石油管道公司的員工杜鵬說,如果想去工資高、待遇好的海外項目,就要找關係送禮,但花了錢,最後沒去成的大有人在。

如果能在海外項目中管點事,更是可以大撈一筆。

「那些管採購和招標的負責人,不少人賺得很厲害,但這還是小頭。很多海外項目有小金庫,就是一些投資或者盈利不入帳,最後都流到個人腰包了,這個數目非常龐大。」杜鵬說。

請注意,採購和招標,正是寰球工程項目管理公司的業務範圍之一。

時間長了,甚至整個項目的投資都流入個人的腰包。

有的海外項目,挖了幾口井,一滴油沒出,就丟在那兒,但是投入的資金卻不知去向。

國資委人士接受華夏時報採訪時介紹,海外項目國資流失最嚴重的,主要是兩個方面:一是掛靠在私人名下的海外資產,二是海外項目中的帳外資產。

「因為中字頭企業財大氣粗,動輒大手筆收購,國外對此很排斥,針對性抬高了門檻,設置了障礙。所以,很多海外項目不是以央企的名義,而是以私人名義運作的,但投入的資金是央企出的,央企會和個人簽訂一份代持協議,有的甚至沒簽。幾年一過,不少項目就真成了私人的,這種現象比較普遍。」

而帳外資產,則是「小金庫」的滋生地。

很多海外項目存在帳外資產,這種做法,名義上是為了避稅,規避所在國的一些稅負,卻留下很大隱患,滋生了很多問題。

有些帳外資產轉幾圈,就不再是國資,變成私人財富,干別的去了。

「中石油海外資產的攤子越大,問題也越大,如果不改善公司治理結構,單純依靠國資委監管,實在太難了。」

由此可見,胡繼勇這些人為所欲為,長期不把監督與制約放在眼裡。這一次,和女下屬牽手逛街,並非偶然,更不是大意了,而是放肆慣了。

中石油反腐,任重道遠。

責任編輯: 方尋  來源:歷史逆時針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0610/1912432.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