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布林肯訪華 揭示美中處理雙邊關係的根本差異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在剛剛過去的這個周末結束了對華訪問。雖然外界對這次訪問的成果普遍期待不高,但從媒體公布的布林肯與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等人的對話中,仍然可以看到美中之間在對待兩國關係上的深刻差異。

中共領導人習近平2023年6月19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美國國務卿布林肯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在剛剛過去的這個周末結束了對華訪問。雖然外界對這次訪問的成果普遍期待不高,但從媒體公布的布林肯與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等人的對話中,仍然可以看到美中之間在對待兩國關係上的深刻差異。

雖然此前各界對布林肯此行期待不高,但能成功訪問中國,與中共最高領導人習近平以及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王毅和外交部長秦剛等人對話等等,為兩國重建溝通的渠道,仍被看作是給急轉直下的美中關係注入了新的希望。

但與此同時,布林肯此次訪華的溝通記錄仍然顯示出美中對待兩國關係上的重大差別。據美國駐華大使館網站消息,實際上,布林肯周一在會見習近平後就對外界強調,美國對於管理美中關係的挑戰沒有任何幻想,「在許多問題上,我們深深地、甚至激烈地持不同意見。」

第一顆紐扣沒扣好

根據中共官方媒體報導,習近平在會見布林肯時提到,大國競爭不符合時代潮流,更解決不了美國自身的問題和世界面臨的挑戰。中共尊重美國的利益,不會去挑戰和取代美國。同樣,美國也要尊重中國,不要損害中國的正當權益。

「大國競爭不符合時代潮流」這句話,顯然與美方對外界發出的信息存在衝突。自拜登總統上任以來,美國政府在美中關係上一直在強調兩國是競爭關係,但中方似乎不願意承認這一點。

海外政論刊物《中國戰略分析》雜誌社社長李偉東認為,習近平在說這句話時重點是「競爭」二字,「在習看來,或者在中共官方看來,美國提的競爭就是對抗。所以他說競爭不符合潮流,實際上是在說對抗不符合潮流。中方認為你就是要圍堵我,要打壓我,打著競爭的旗號實際上是在跟我搞對抗。」

李偉東援引中共外交部長秦剛的一句表述說,在中方看來,美國在處理美中關係時,「第一顆紐扣就扣錯了」。

今年三月,秦剛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的記者會上說,「美國的對華認知和定位出現了嚴重偏差,把中國當作最主要的競爭對手和最嚴峻的地緣政治挑戰,這第一顆紐扣扣錯了,就導致美國的對華政策完全偏離了理性健康的正軌。」

李偉東認為,實際上中方對美方有誤判,「首先美國是不想阻礙中國的經濟發展,中國的經濟發展對美國也是有利的,這次布林肯也表達了。」但他強調,這種誤判很難扭轉,這也是美中之間的悲劇所在,「布林肯在回答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的提問時說得很清楚,限制高端晶片的原因就是你生產高超音速飛彈威脅到美國的國家安全,所以我就要限制你;而中共則說,我這個高超音速飛彈本來就不是針對你的,你不到我家門口來,這個高超音速飛彈就跟你沒關係。」

美國聖托馬斯大學國際研究與當代語言學系系主任葉耀元也認為,習近平的那句話重點在「競爭」二字,但他的理解不同,「他(習近平)可能認為競爭二字某種程度上對中共是不利的,因為就目前全球的經濟局勢來講,當很多國家慢慢把矛頭指向中共,對它的經濟發展或政權穩定其實都會有一定的負面影響。」

葉耀元注意到,習近平其實是想淡化競爭二字,「我們常常可以看到,習近平在談相關問題時,他都不太用『競爭』這兩個字,無論是中共外交部或是習近平的發言,很多時候他們都是在談大國之間的合作。」

中共顯然並不忌憚於與美國競爭。美國《華爾街日報》周二(6月20日)報導說,中共正在與古巴談判,以在當地建立一個新的聯合軍事訓練設施,美國已經對此引起了警覺;另外,中國以進入製造業強國為目標的2025計劃,以及中國近兩年持續在台海地區增加壓力,種種跡象都顯示出中共主動與美國競爭的態勢。

「所以,習近平通過講弱化『大國競爭』的講法並沒有減少美國的疑慮,也沒有真的讓兩國間的競爭轉化為合作,」葉耀元這樣評價說。

中共領導人習近平2023年6月19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美國國務卿布林肯

軍事溝通?No!

同樣值得關注的是,布林肯對外界表示,此次訪問他屢次提出要重建與中方的軍事溝通渠道,並強調這一溝通的關鍵重要性,但中方沒有同意。

自從去年八月初美國國會時任眾議長佩洛西突訪台灣後,中方就取消了美中之間的軍事交流機制。今年6月初,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Lloyd Austin)在訪問日本時也表示,中方拒絕了由美方提出在新加坡香格里拉安全對話會期間舉行兩國防長會談的建議,並強調這是「不幸的」。

對於中方拒絕恢復美中軍事交流,李偉東認為,這不是一個本質問題,「這其實很簡單,在香格里拉峰會上說了多少次了,中方就是要求解除對李尚福的制裁。中方沒有別的,也不是不想溝通,就是不想接受一個屈辱條件下的溝通,就是你在制裁我,還要跟我談,那我就不談。」

李尚福今年三月被任命為中共國防部部長。在2018年,美國依據《以制裁反擊美國對手法案》制裁了時任中共中央軍委裝備發展部部長的李尚福。美國國務院指出,這一制裁與中國在2017年購買十架蘇-35戰鬥機,以及在2018年購買S-400地對空飛彈系統相關設備有關。在今年五月底,美國國務院曾出面聲明,不會解除對李尚福的制裁。

葉耀元則認為,中共拒絕軍事交流的目的是為了給美國施壓,「所謂雙方軍事溝通就是要去減緩軍事衝突的可能性,但如果沒有建構這種溝通的橋樑,就等於是把這種潛在的風險或壓力讓美國去承擔,這在某種程度上也是中國對美國的一種威嚇行為。」

但據香港電台報導,中共外交部美大司司長楊濤在評價這次布林肯訪華時說,本次訪問標誌了一個新開始,但美方肯定清楚中美軍事交流出現困難的原因。他並沒有解釋,這裡說的原因到底是什麼。

責任編輯: 時方  來源:RF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0621/19172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