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習一語敲響警鐘!核心幕僚十年…

—分析:習再提「G2」構想 仍未獲美方回應

2023年6月19日,在北京一家購物中心外的巨大屏幕上,中共中央電視台(CCTV)《新聞聯播》節目在播放美國國務卿安東尼‧布林肯(左)與中共領導人習近平會面的畫面。

《日經亞洲》前中國分社社長中澤克二(Katsuji Nakazawa)就美中關係撰文說,習近平身邊核心幕僚十年沒變,他的「兩國集團」(G2)世界觀也十年沒變。

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周一(6月19日)在人民大會堂會見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舉行了大約35分鐘的會談。習近平老調重彈,說:「地球足夠大,足以容納中美各自發展和共同繁榮。」

中澤說,對於長期觀察中美關係的人來說,習近平的話敲響了一計警鐘,因為十年前,習近平作為中共最高領導人首次訪美時也曾發表過類似言論。這些看法在過去十年裡沒有發生重大變化。習近平重提2013年提出的提議。

從公開資料看,習的這個說法仍未獲得美國回應。

分析:從太平洋到地球習再對美方提「G2」概念

2013年6月,習近平訪美,與美國總統歐巴馬在加州提出了兩國之間「新型大國關係」的建議。在解釋這一概念時,習近平告訴歐巴馬:「廣闊的太平洋有足夠的空間容納兩個大國。」

中澤表示,習近平當時的理想是要美國接受中國不斷增長的經濟和軍事實力,與中國合作解決全球問題。

這相當於習近平贊同「兩國集團」或「G2」的概念。兩國集團的概念最早是經濟學家弗雷德‧伯格斯滕(Fred Bergsten)於2005年首次提出的。

歐巴馬政府對習近平的提議說不。因為美方認為,瓜分海洋就等於改變現狀,等於試圖挑戰美國。當時,中共已經在南海、東海大肆擴張,並做出了史無前例的咄咄逼人舉動。美國無法接受這種新常態。

拜登作為當時的副總統,對事態發展有親身體驗。

十年後,習近平對布林肯的最新講話是在重述這一過去使用的評論。這次,「浩瀚的太平洋」被「地球」取代。

「不管好壞,習近平的基本思維方式沒有改變。考慮到他的外交和安全顧問核心陣容是由同一幫人組成,這並不奇怪。」中澤寫道。

中澤表示,跟十年前的提議不同的是,這次習近平指出中美可以發展並實現「共同繁榮」。

「這聽起來像是習近平對(中美)脫鉤的回答。他把世界看成是一個中美可以劃分各自利益並共存的地方。」中澤解讀說。

習近平告訴布林肯,中方尊重美國的利益,「不尋求挑戰或取代」美國,同樣,「美國需要尊重中國,不能損害中國的合法權益」。

中澤表示,「如果大國唯一關心的是不侵犯彼此的利益,那就相當於瓜分世界——這正是歐巴馬所拒絕的概念。」

他認為,雖然降低中美對抗的溫度對於避免意外衝突很重要,但如果習近平的最終目標是兩國集團(G2),那麼美中關係從根本上將很難改善。

2023年6月19日,美國國務卿安東尼‧布林肯(左起第四位)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與中共領導人習近平(右)進行會談。

責任編輯: 方尋  來源:大紀元記者林燕編譯報導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0623/19179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