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存照 > 正文

阿里巴巴「大震盪」,馬雲到底預判了什麼?

當大環境發生了變化。馬雲判斷,當前國內經濟下行、消費信心不足的情況可能會持續,因此接下來是淘寶而不是天貓的機會,阿里電商應該"回歸淘寶」。但知易行難。現在各家電商開始發力下沉市場。大到社交拼團的產品模式,百億補貼這樣的市場策略,小到「多多果園」「領現金、砍價」等玩法,拼多多的諸多新玩法都成為各家電商不斷琢磨模仿的目標。

不久前,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召集淘天集團各業務負責人,開了一場小範圍內的溝通會。淘天集團CEO,CFO、菜鳥集團CEO、行業發展部,淘寶直播負責人等均有出席。很快,阿里巴巴就發生巨變,蔡崇信取代張勇,出任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主席。

據說,在這次略顯神秘的會議中,馬雲表示,阿里過去那些賴以成功的方法論可能都不適用了,應該迅速改掉。馬雲認為,淘天集團當前面臨的競爭局勢十分嚴峻,他以諾基亞和柯達舉例,認為一個企業從行業標杆到死亡,半年到一年就足夠了,在網際網路行業這個速度可能會更快。他為淘天集團指出了三個方向:回歸淘寶、回歸用戶、回歸網際網路。此外,馬雲認為淘天在組織上應該進一步扁平化。這意味著,淘天集團未來會用更大的力度扶持中小商家,流量從原本向天貓傾斜轉回至向淘寶傾斜。

根據內部人士的消息,淘寶已明確指出,今年相比GMV增長,更重要的指標是DAU增長。GMV(Gross Merchandise Volume),一般指商品交易總額;DAU(Daily Active User),則指日活躍用戶數量。DAU通常能體現一個平台真實用戶的總規模,這曾是電商平台最看重的指標之一,被用來衡量一家網際網路企業的前景。

比如一家企業日活(DAU)1億,收入不多,甚至還在虧損,但是,用戶可以慢慢變現,所以,可能會被市場高估值;另外一家企業營收、利潤都很好,但日活幾乎沒有增長,而且,用戶付費率和ARPU值(每個用戶單位時間收入貢獻)都高於行業均值,會被認為用戶的潛力都挖光了,未來沒有增長空間了,估值可能就不高。

對於阿里這樣的成熟電商平台來說,把日活放在比交易總額更重要的位置,意味著要找到更多用戶。

高收入用戶是少數,要增加日活就要重視人數更多的市場;另一方面,當日活增速大於交易總額的時候,意味著用戶的平均交易額會下降。這都意味著阿里要回過頭來,重新重視下沉市場。

阿里的管理層們,近期確定了淘寶2023年直播、私域、內容化、本地零售和價格力五大戰略,其中價格力就是重回下沉市場的信號。

這麼做的不只是淘寶,京東也有同樣的問題,正在採取同樣的策略。

2022年前三個季度,京東年度活躍用戶增速明顯放緩,22Q1的同比增速為16.2%、22Q2為9.2%、22Q3為6.5%,增速下滑非常快。在去年雙十一之後,劉強東曾直言,京東已經讓一些消費者有了越來越貴的印象,京東應服務多層次的消費者,既要考慮有錢人,也要考慮普通人。低價是我們過去成功最重要的武器,以後也是唯一基礎性武器。

今年3月3日,京東也推出了「百億補貼」活動。6月18日,在京東成立20周年慶祝活動上,京東集團新任CEO許冉表示,京東集團將貫徹三大發展戰略:下沉市場、技術服務與國際業務。未來爭取服務全國10億用戶,發力「極致低價」和「豐富供給側」。

電商平台的這種趨勢,有戰術性、技術性的原因。

商場如戰場。存量時代的戰鬥更加激烈。抖音、微信先後傳出下場做外賣,微信公號對標小紅書。在海外,阿里速賣通、拼多多、temu等為代表的中國電商「出海四小龍」「攻城略地」。電商進入存量市場的混戰時代。

根據相關數據,拼多多與抖音電商2022年的訂單GMV(銷售總額)合計已超過阿里國內電商業務的50%。在收入側,2023年前三個月,拼多多的收入已達到阿里國內電商業務收入的62%。

最好的防守就是進攻。當年騰訊一直維持著拍拍網,淘寶就沒有辦法賺錢,騰訊花點小錢,就拖住競爭對手的盈利,競爭對手被拖住了,自然會施展不開手腳。阿里、京東努力拓展下沉市場,自然會影響到拼多多,而如今拼多多正在開拓高端市場,這一塊正是天貓、京東領域。

所以這種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錯綜複雜的競爭局面,本身就是一個商場競爭的策略。反過來說,如果不是拼多多在高端市場發力效果不錯,阿里、京東也未必會反過來開拓下沉市場。

更重要的是,時代背景在發生深刻的變化。

2015年,張勇出任阿里巴巴CEO,中國正處於消費升級的熱潮之中,阿里向天貓傾斜,扶持品牌商家崛起,阿里也獲得了更多的收入。2022年,淘寶天貓有七成收入來自品牌商家。

一般來說,一個公司都是先跑通一個業務,這個業務成了以後,做產品線延伸,再做產品線擴展,畫第二曲線。

商業決策雖然是理性的,但決策群體卻在社會氛圍、輿論氛圍之中,網際網路、社會經濟飛速發展,做決策的群體會處於一種樂觀主義之中,就會偏向消費升級,而忽略一個更龐大真實的中國。

電商普遍從低價策略進入的要做自己的第二增長曲線,自然會向高價領域滲透。

但這種樂觀,某種程度上是虛幻的。近日,浙江大學資深教授李實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根據我們的測量,2022年我們中等收入群體的規模大概達到了4.6億人左右。平均到一個人身上,每個月3000元左右的收入,基本上就可以達到中等收入群體的標準。

《中華人民共和國202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21年,按全國居民五等份收入分組,低收入組人均可支配收入8333元,中間偏下收入組人均可支配收入18445元,中間收入組人均可支配收入29053元,中間偏上收入組人均可支配收入44949元,高收入組人均可支配收入85836元。注意,這個數字的單位不是月,而是年。

與此同時,拼多多從下沉市場崛起,憑藉百億補貼打開其在一二線城市的影響力。根據QuestMobile的數據,截至今年1月的一年時間,拼多多App的月均日活躍用戶數已經穩定超過了手淘App,躍居第一。

當大環境發生了變化。馬雲判斷,當前國內經濟下行、消費信心不足的情況可能會持續,因此接下來是淘寶而不是天貓的機會,阿里電商應該"回歸淘寶」。

但知易行難。現在各家電商開始發力下沉市場。大到社交拼團的產品模式,百億補貼這樣的市場策略,小到「多多果園」「領現金、砍價」等玩法,拼多多的諸多新玩法都成為各家電商不斷琢磨模仿的目標。

然而低價不是補貼出來的,也不是所謂簡單的玩法,而是背後從選品、供應鏈等一系列複雜的構建。

比如,低價零售的商業模式,不管是開市客還是拼多多,都有一個同樣的特徵:單品少,而「萬能的淘寶」則意味著單品眾多。那麼,淘寶要做下沉市場,曾經放棄的消費者心智,還拿得回來嗎?

讓市場拭目以待吧。

責任編輯: 李安達  來源:風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0626/19192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