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對比 > 正文

熱帖:美國歷史性裁決,但亞裔真的贏了嗎?(圖)

美國社會再次因為最高法院的一次裁決而撕裂,起因是昨天美國最高法院駁回了北卡羅來納大學(UNC)和哈佛大學基於平權行動(Affirmative Action)的招生項目(在錄取過程中考慮族裔因素)

這次裁決被美國媒體稱為「歷史性裁決」,各路政治人物紛紛回應此事。

拜登隨即在白宮發表講話,公開指責最高法院「不是一個正常的法院」。

其它民主黨政客也在抨擊最高法院變得「流氓」。

川普發表聲明稱:這是美國偉大的一天,我們將回歸以成績為基礎的模式,事情本來就應當這樣!

民眾也分成兩派,有人在慶祝勝利,有人在怒火中燒。

歷史性的裁決是怎麼回事?

說來話長,美國最高法院這次受理的案子,具體有兩個。

一是「公平錄取學生」(Students for Fair Admissions)訴哈佛大學案。

一是「公平錄取學生」訴北卡大學案。

哈佛大學是私立學校,北卡大學則是公立學校,各具代表性。

哈佛一案的投票結果為6比2(大法官傑克遜由於是哈佛董事,必須迴避),北卡大學一案為6比3。

「公平錄取學生」組織全部獲勝。

在1978年,美國最高法院曾裁決支持在大學在錄取過程中可以有限地考慮族裔因素。

2003年,最高法院也曾裁決,族裔可以被視為招生過程中的一個重要因素,理由是保持校園多元化。

實際上是顛覆了美國大學以成績為最主要標準的錄取原則(高中最後兩年成績以及SAT或ACT成績),SAT或ACT相當於「高考成績」,但這與中國的高考不是一回事。

哈佛等高校以所謂「種族平權」為由,用主觀判斷取代了客觀分數,專門搞了一個「亞裔申請人個性評分」。

「個性分」,就是說一個學生(申請人)成績再好,但你的「個性」同樣重要,即學生的情商、勇氣、膽量、社交能力、人際關係、文藝才能、親和力等等。

「個性分」一般是由哈佛老校友或者老師來跟申請人對話,並讓他做一些事情,然後根據自己的喜好打分。

簡單說,我看他不順眼我就可以給他低分,反之給他高分。

20年下來,「個性分」最低的總是亞裔,最高的是非裔和混血,白人倒數第二。

為什麼要搞「個性分」?因為如果都按照成績錄取的話,那麼亞裔申請人將「占領」名校,而美國政府並不想看到這一點,想要人為地限制亞裔錄取比例。

亞裔家長非常不滿,他們希望能通過法律制止這一趨向。這次裁決對他們來說,總算是遇到了青天大老爺。

這起官司從2014年就開始打,最高法院是在2022年1月才受理此案,背後是非常複雜的政治博弈。

佩洛西們一直在阻撓最高法院受理,因為在地方法院和聯邦法院「公平錄取學生」的官司都輸了。

拜登上台後,由於最高法院沒有明確是否受理此案,2021年10月,拜登直接向最高法院遞交由總統簽署的意見書,稱針對哈佛大學招生程序的訴訟「將對美國高校招生方式造成破壞性影響」,暗示大法官拒絕受理。

共和黨堅決要求受理,在最高法院當中」保守派「大法官占有人數優勢,因此,最終還是決定受理此案(須四名大法官同意)。

2022年10月大法官聽取控辯雙方口頭辯論,進入審理階段。

拜登現在氣得公開指責最高法院,因為他認為宣布裁決結果的時間是衝著他的「校園多元化」政策來的。

在明天,也就是7月1日,哈佛大學將迎來新校長克勞丁?蓋伊(Claudine Gay),她是哈佛曆史上第一位黑人校長,也是第二位女校長。

蓋伊能在去年被確定為新校長,是因為她搭上了拜登「種族政策」順風車。雖然哈佛是私立學校,但它跟美國政界、司法界、立法界都有極深的關係。

說個題外話,在監牢裡「上吊自殺」的超級老鴇愛潑斯坦跟哈佛高層的關係也非常密切,他被在校內還有一間自己的辦公室。

哈佛作為美國高校「風向標」,它對亞裔的限制政策,也讓耶魯大學、布朗大學、哥倫比亞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芝加哥大學和達特茅斯大學等幾十所大學紛紛效仿。

2020年6月,哈佛以美國疫情爆發為由,乾脆宣布學生不用提交SAT或ACT成績就可以申請入學。非裔一片歡騰,而亞裔則目瞪口呆。

川普當時氣得說了實話:這種錄取程序是在歧視白人和亞裔申請人(司法部聲明)

非裔和混血為什麼成績上不去?跟刻苦讀書的亞裔相比,你發現在美國,沒日沒夜玩籃球的、在街頭跳街舞的、表演饒舌的青年人大多是非裔。既然你不花時間讀書,那你憑什麼要求進入名校?

可是,在一個為選舉而選舉的國家裡,非裔和拉丁裔的選票數量是何等可觀?而亞裔人口只占美國6%左右。

從政治角度看,討好非裔比公平對待亞裔重要得多。

拜登他們以推動「種族平等」、促進族裔多樣性、多元化為由不斷地將非裔塞入名校,不惜改變錄取規則,迫使或引導高校搞起「個性分」。

然而,這種招生政策不就是對亞裔美國公民的種族歧視嗎?

以「種族平等」實行「種族歧視」,然後,美國最高法院再以反「種族歧視」為由推翻「種族平等」,這不是「鬼打牆」是什麼?

美國最高法院這次裁決的結果是:

這違反了憲法第十四條修正案(Fourteenth Amendment to the United States Constitution)的平等原則。

首席大法官羅伯茨稱,這些大學「錯誤地認為,一個人最重要的不是成績、技能或經驗,而是膚色。我們的憲法不會容忍這種行為。」

都違憲了,哈佛還不改過來?

但是,拜登仍然要求司法部不要同意廢除這類入學政策。最高法院都知道這樣下去美國要完,政客們卻並不在乎。

民主黨政客埃麗卡.馬什昨天還說了個很搞笑的理由:「因為沒有一個黑人能夠在以擇優錄取為基礎的系統中取得成功,所以這正是需要平權行動的原因。今天的裁決是一個悲劇!!!」

她這是說黑人無法憑學習成績考上名校,她這種腦子才是悲劇。

其實,共和黨為此事和民主黨殺得天昏地暗,並不是在為亞裔而戰,而是認為白人受到了教育資源分配不公的威脅。

在訴訟案中將亞裔頂在最前面,可以令白人避開黑人的反擊火力,同時分化有色人種。

從不公平的嚴重程度來說,亞裔在錄取過程中遭受的不公平對待是最深的,這使得保守派法官在裁決投票時有了更有力的依據。

中國人或許覺得亞裔在這件事上值得同情和支持,但那是我們的邏輯。

那些被名校錄取的大多數亞裔學生對「校園多元化」是支持的。

去年11月,NBC曾對哈佛和北卡兩家面臨訴訟的學校亞裔學生進行採訪,北卡大學「教堂山」分校大二學生張某說「我們經歷過種族主義的孤立感,學校應當保持多元化和多樣性」。

張某還在校內建立了一個支持「平權運動」的組織,支持在招生過程中加入族裔因素。

NBC民調顯示,已經進入高校的亞裔有69%支持「平權行動」(Affirmative Action)的招生項目,其中華裔支持率為59%。

一名來自東南亞的學生FONG甚至說,沒有「平權行動」學校里將會失去有意義的文化和互動。

果然是三等公民,三等公民就該有三等公民的樣子。

「平權行動」的招生項目如果不被推翻,會有21%成績達標的亞裔學生將失去頂尖學府的錄取名額。

這些亞裔不就是想把其它還沒有入學的亞裔學生踩下去嗎?至少是在裝13,迎合自由派的「價值觀」。

白人只是想以亞裔為工具,通過最高法院的裁決(釋憲)奪回自己的優勢,以後名校錄取比例增加最多的也必定是白人。

而非裔和拉丁裔會認為是亞裔剝奪了他們的教育特權,想想這後果吧,亞裔絕不是贏家!

不過,從美國「政治正確」的大方向來看,這次裁決只是保守派的暫時勝利罷了,最後的勝利一定屬於非裔。

堅決支持美國的「校園平權行動」取得成功,將來名校校長都是黑人,校園裡也都是黑人,這將是令人激動的勝利!祝福美國!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後沙月光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0701/19215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