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習近平普京兄弟情可能已到極限

學者:習近平普京兄弟情可能已到極限

前白宮國安會中國事務主任何瑞恩在紐時撰文表示,隨著華格納集團兵變威脅俄國總統普京的權力,加上爆發逾一年的俄烏戰爭影響中歐關係, 中共領導人習近平與普京的兄弟情「可能已經到頂」。

何瑞恩(Ryan Hass)是布魯金斯學會資深研究員,也曾是美國歐巴馬政府的國家安全委員會中國事務主任。

他7日在紐約時報撰文表示,習近平10年前成為 中共領導人後,將普京視為與自己一樣對西方主導的國際體系懷有敵意的強勢領導人,稱普京為「最好、最親密的朋友」。

不過,有跡象表明,習近平與普京的友好關係可能已經降溫,兩人的「兄弟情可能已經到頂了」。繼續大力支持普京對習近平已經無益處,普京的麻煩對中國的雄圖偉業也沒有幫助。

何瑞恩認為,出現這情況,是因為俄羅斯傭兵組織華格納集團6月底發生兵變,暴露了普京已無法保證能夠長期掌權。

中國一直尋求擴大在亞洲的影響力。俄烏戰爭初期,中國希望借戰爭將美國的注意力從亞洲帶走,但相反,戰爭開始以來美國及其亞洲盟友在中國周圍建立了更強大的軍事行動,最近在限制中國獲取關鍵技術方面更加團結。

習近平要堅決削弱美國遏制中國,也必須改善中歐關係,防止歐洲與美國聯合抗中。中國要實現這目標的最佳方法之一,就是在俄烏衝突中更明確的重新定位,扮演和平締造者的角色。

所以,習近平必須考慮到普京的脆弱,重新調整中國外交政策。

中國有理由利用自己對俄羅斯獨特的影響力,敦促停戰。此前中方對華格納兵變的回應也十分克制,只稱之為「內部事務」,因為現在開出一張力挺普京的空白支票對習近平沒有好處,可能會招致國內質疑習近平的外交政策判斷力,如果普京進一步受挫,質疑聲可能會加劇。

何瑞恩又表示,俄羅斯的問題也讓習近平在台灣議題的謀劃變得複雜。烏克蘭戰爭表明了只靠軍事力量不能保證打勝仗;而打不了勝仗就可能招致領導層權力受到挑戰。所以,引發台海戰爭對習近平來說可能是災難性。

學者:習近平普京兄弟情可能已到極限

2019年6月5日俄羅斯莫斯科, 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左)和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進入克里姆林宮的會談大廳 (美聯社)

台灣將於明年1月舉行總統大選,總統蔡英文與美國越走越近惹怒北京。中國據指曾動用一系列手段對台灣施加經濟壓力,或散播錯誤信息來支持優先考慮改善與北京關係的候選人。

何瑞恩表示,中方咄咄逼人的說辭和在台灣周邊進行軍事演習的威脅都可能適得其反,不但讓反對迎合中國的候選人聲勢更強,更會激起美國與國際社會對台灣更強烈且明確的支持。

對習近平來說,最佳平衡點就是在不引發局勢持續升級的同時,展示出強硬和堅定的立場。

中共領導人可能也意識到必須緩和中美緊張關係。 2月間諜氣球事件令中美關係緊張關係加劇,近來出現解凍跡象。上個月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訪問北京曾與習近平會晤,而上周美國財長耶倫也訪問中國。

不過,何瑞恩認為,習近平仍需要普京。要在國際體系中淡化人權及民主,俄羅斯仍是唯一一個有能力和動機與中國合作的國家。兩國穩定的關係也確保漫長邊界穩定,並讓中國以優惠價格獲取俄羅斯能源、進口食品和軍事裝備。

何瑞恩預計,兩國將會維持一切如常的表象。

責任編輯: zhongkang  來源:中央社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0710/19250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