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中共翩翩外交美男子?驚爆雙面人細節

—戰狼還是外交美男子?台媒講述王毅的幾件事

隨著秦剛的下台和王毅的「回鍋」,外界也關注中國的外交政策會不會產生重大的變化。但施威全認為,王毅無論是在2013年習近平上台前及上台後,或是在擔任不同的職務時,立場並沒有太大的改變。至於王毅到底「戰狼」與否,他認為,這只是以不同的形式去表達中共政府的訴求,而非立場上的改變。

資深外交官王毅重新回任中國外長,DW訪問多位曾與他交手過的記者和一位陸委會官員,帶來他們的看法,圖為王毅2月18日在前一次外長任期中,出席德國莫尼黑安全會議(資料照)

中共官方在周二(7月25日)重新任命王毅回任外長,外界關注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是否有特別考量。而曾任中共國台辦主任的王毅,對許多台灣媒體人和官員來說相當熟稔。有人認為他是難得一見,風度翩翩的「外交美男子」,也有人認為他早在很久之前,就顯露出其「戰狼」外交的傾向。

中共外交部網站周五(28日)正式完成更新,重新在外交部長的欄位,放上了王毅的照片、王毅的外交部長祝詞,並開始刊載王毅以外交部長身份參加的活動。值得一提的是,今年6月25日秦剛「消失」以前的外長活動,也被保留下來。

曾在2009年至2012年,擔任台灣陸委會前主委賴幸媛辦公室主任的施威全向DW表示,國台辦時期的王毅,比起過去的台辦系統官員,無論在風格、能力、還是眼光上,都顯示出與其他的中共官員截然不同,「他反應很快,很敢扛責任」,而且重點是「他扛得起責任」。

當時中國各省市積極到台灣進行各種招商和宣傳活動。施威全認為,當時簽署了一些「不切實際」的「交流合作意向書」(MOU),加上部分中共地方官員的言行不佳,讓台灣不少人對於這種「招商活動」反感。

施威全回憶,他曾代表賴幸媛和王毅溝通此事,事前並無告訴對方要談這項問題,因此王毅完全是臨場反應。但王毅當下就能理解陸委會的意思,讓施威全感到非常意外:「他對台灣社會的理解,超出我的意料之外。」

施威全說,在中國整個官僚系統都很形式主義的時候,要推動兩岸交流非常困難,但王毅的政治實力讓他能協調官僚系統。此外,他似乎也有在觀察台方的不同意見,包含民進黨或泛綠陣營的反對意見,「王毅說,他每天都在看(親綠的)《自由時報》」。

今年3月21日,當時還是中國外長的秦剛與時任中共中央外事辦主任的王毅訪問俄羅斯(資料照)

台媒記者:王毅相當親和

一位資深台灣男性記者告訴DW,「王毅絕對不是戰狼」,並形容王毅與已故的中國前駐法大使吳建民,是他遇過最有文化素養的中國外交官員。有的台媒記者也關注王毅的儀態樣貌,認為他「儀表堂堂」,相貌超越其他許多的中共高層官員。

多位台灣的兩岸組記者回憶,王毅在國台辦主任任內,每次大型活動採訪完,都會跟台灣媒體話家常,與許多中共官員給人的死板,冷酷,客套完全不同。一位台媒前兩岸組女性記者告訴DW,她甚至會用「可愛」來形容王毅。

「王毅是我見過最細心,且很會做好表情管理的大陸官員,只要現場有比他大的官,就會像秘書一樣專心聽講,寫筆記,且點頭如搗蒜」,但「如果他是主人,就會有主人的威儀和細緻的安排」,這位女記者說。

女記者回憶,2013年王毅在國台辦工作的最後一天,特意宴請了台灣記者團。當天的活動,王毅雖然遲到,但上台點名了很多台灣記者跟他曾約好要喝茶聊天的故事,還說很可惜沒有機會完成這些邀約。後來活動結束,台灣媒體說要與王毅合照,秘書一直催促時間不夠,但王毅留下來與台灣媒體一個一個拍照,直到全部拍完才離開。

這位女記者也說,「我也不覺得他是戰狼,(王毅)只是很認真扮演自己的角色」。

王毅的「戰狼」傾向

不過,也有台灣媒體人認為,2016年台灣政黨輪替,還有美國前總統川普時期的中美貿易戰,並不是王毅態度不同的分水嶺。早在馬英九擔任台灣總統,歐巴馬擔任美國總統時,王毅就已經有「戰狼外交」的傾向。

另一位台媒前兩岸組女記者向DW表示,即便在兩岸關係很好的時候,王毅在國台辦時期就很「戰狼」,「我認為戰狼不是這幾年才出來的名詞」。

而有關王毅是否是進行「戰狼外交」,有2件事情在台媒記者眼中印象很深刻,首先是2016年6月王毅以中國外長身份訪問加拿大時,在當地舉行的記者會上「怒斥」提問中國人權問題的加拿大記者,被認為是他「失態」的開始。

王毅當時伸手指著該名記者,批評她的提問充滿了對中國的偏見和傲慢,「我是完全不能接受的」,王毅隨後反問該名記者:「你去過中國嗎?」

此外,在王毅擔任中共駐日大使時,台灣陳水扁政府時期的駐日代表許世楷有許多與他交手的經驗。許世楷曾在2008年7月透露,台灣2005年爭取到日本永久免簽證,但過程並非平順,因為「中共扯後腿」,還有親中共的日本議員在委員會「阻擋案子」。

台灣《自由時報》曾在2008年7月20日報導,許世楷說王毅在擔任中共駐日大使期間極力杯葛台日關係,包括阻撓日本對台灣實施免簽證,但由於台日關係非常好,「王毅拿台灣沒有辦法」,最後「使出扯台灣後腿的戰術向日方耍賴」,「只要台灣有什麼,中國也要有什麼」,但「詭計都被一一破解」,最後王毅就被調回中國。

今年6月19日王毅以中共中央外事辦主任的身份,會見訪華的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資料照)

中共外交會怎麼走?

隨著秦剛的下台和王毅的「回鍋」,外界也關注中國的外交政策會不會產生重大的變化。但施威全認為,王毅無論是在2013年習近平上台前及上台後,或是在擔任不同的職務時,立場並沒有太大的改變。至於王毅到底「戰狼」與否,他認為,這只是以不同的形式去表達中共政府的訴求,而非立場上的改變。

施威全說,習近平重視的是「底線思維」,也就是說在底線之上,很多事情可以採取彈性空間,態度也儘量務實。但底線是不能讓步的。他舉例,馬英九政府時期,一些台灣外交官員發現,2013年王毅首次出任中共外交部部長後,對於海外僑社的態度更為緊縮。即便是僑社自辦的小型活動,中共駐外官員也絕不跟台灣官員同台。

一位資深台灣男性記者則認為,若是將秦剛跟王毅相較,秦剛對外可能更為溫和一些。至於王毅為何會回鍋,台灣媒體人多半認為,很可能只是因為習近平還沒有想好合適的接任人選,「我覺得他(王毅)很快就會下台」,男記者說。

而且,習近平可能對現有的幾個副部長級的人選,例如現任的中共外交部副部長馬朝旭等人都不滿意。資深男記者認為,未來的外交走向不會有太大變化,「重要的是外長能否徹底執行他(習近平)的意志」。

資深男記者也指出,中共外長代表中共的門面,所以長相和態度是否溫文儒雅,其實還是相當重要。若按此標準,王毅跟秦剛都是長相俊秀的外交官員,所以未來新的中共外長人選,應該也會考慮此一重要因素。

責任編輯: zhongkang  來源:德國之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0729/19335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