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拘捕美國中情局間諜作為報復。粵語組製圖
美國上星期以涉嫌為中共竊取軍事機密,逮捕2名海軍士兵;中共宣布破獲美國中央情報局(CIA)吸收中國人當間諜案件。有學者認為是中共報復手段,並將目前中國政府諸多治理問題責任,推給美國間諜搞破壞。至於早前布林肯等官員訪中只是雙方「策略性的退卻」,美中角力架構沒有因間諜報復案或高層互訪而改變。
中共國家安全部周五(11日)公布,近期破獲一宗美國中央情報局間諜案,52歲的曾姓涉案人來自中國某個軍工集團,公派至義大利留學進修期間,被美國中央情報局人員吸納,回國後向美國提供大量核心情報。而在剛過去的星期,美國司法部以涉嫌為中國政府竊取敏感軍事訊息,逮捕2名海軍士兵,部分傳媒猜測中國以此作為報復。
台灣勵志協會執行長賴榮偉博士接受本台訪問分析指,北京領導人近年以大內宣方式,將民族主義推至高峰,要以此要得到中國人民認同。間諜案就是向人民宣傳,美國人派間諜來刺探,甚至現在中國政府裡面所有的政治、經濟和社會體制問題都是美國人搞鬼,將中國政府黨政官員的責任推給美國。
賴榮偉說:他會不會是一種報復,當然有可能,平常國與國在關係和諧之下都有可能,因為這是情報戰的問題。各國都有情報機構,各國情報編制裡面的工作人員,也都會去想辦法去吸收外國的間諜。另一方面,反間諜法擴大了,對中國來講處置間諜、定義間諜、抓間諜更擴大,已經到全民都可以舉報間諜。
中美關係近年跌至冰點,而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財長耶倫等官員近月先後到中國訪問,看似破冰的局面,會否又因互相的間諜案變得徒勞無功?賴榮偉認為,美國官員訪中改善關係的意義仍然存在,中共是要借拘捕間諜來增加與美國的談判籌碼,或要求美方在某些議題上讓步。
香港政治評論員劉銳紹認為,無論是美國官員訪中、中美官員接觸,甚至可能出現拜登、習近平在亞太經合會議見面,都不代表雙方關係向調和角度發展。
劉銳紹說:雙方是以一些策略性的退卻,而不是政策性的改變,大家看這些互訪其實是握手之中的角力,角力之中的握手。所以不存在布林肯或者耶倫,當時的訪問是不是前功盡廢,根本雙方的預期都不是這樣。大家可以看到,未來中美角力將會持續。
他指出,在這個大環境下,美國總統拜登簽署行政命令,限制對中國的部分高科技投資,也是中美角力的一部分。中國雖然能夠進行反擊,但顧忌頗多。
劉銳紹說:這類的反擊籌碼一定是傷人同時自傷的,譬如說中國當時限制稀土出口,跟著現在有金屬鍺等等。但是如果你要限制這些出口來講,即是整體中外關係愈來愈僵,和鄧小平當年所講的,要和外國搞好關係,爭取時間壯大自己兩條路線是很不同的。
劉銳紹表示,美國和西方對中國的封鎖,一定造成科技發展上的延遲和傷害,但從50到60年代外國同樣封鎖,中國都可以走出困境來看,西方的制裁尚未到達致命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