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遭刪文:中國地方財政局長天天被上門要錢

—經濟差難周轉 中國地方財政局長天天被上門要錢

中國經濟觀察報日前報導,在經濟衰退財政困難下,半年來中國不少地方財政局長一進辦公室,就被轄內各單位代表排隊上門要錢,各地基本支出面臨很大困難。但如今除了發債及向上級要錢,已無增收途徑。

一篇題為「財政局長這半年」的報導一度在中國網絡熱傳,但迅速被刪除。(截自經濟觀察報)

中國經濟觀察報日前報導,在經濟衰退財政困難下,半年來中國不少地方財政局長一進辦公室,就被轄內各單位代表排隊上門要錢,各地基本支出面臨很大困難。但如今除了發債及向上級要錢,已無增收途徑。

這篇題為「財政局長這半年」的報導11日發布後,一度在中國網絡熱傳,但迅速被刪除;同時,有人將這項報導整理濃縮成10個要點,並作出「節流很難開源更難,地方財政和國民經濟處於崩潰邊緣,隨時會爆雷」的結論,隨後也在中國網絡上熱傳。不少網友是先看到這10個要點後,再去尋找報導全文。

根據報導,中國華中某縣的財政局長陳康(化名),8月2日上午7時30分到辦公室上班,門外已排起了隊,都是縣府其他單位及轄下鄉鎮來要錢的代表。但這已是常態,有時候讓他一上午都出不了辦公室。

陳康說,來要錢的部門「都是有理由、有需求的,但是沒錢,只能多溝通多交流」。以前還可從基金預算(土地出讓收入)安排資金,「現在哪有資金去安排」?

報導指出,陳康的縣領導今年初還要求他撥款投資,但他以沒錢為由拒絕。現在這名領導已經不催投資,只剩一個要求:「保證三保(保運轉、保工資、保民生),保證工資」。

根據報導,「大發改小財政」是中國行政體系中的一句俗語,意指省級(含)以上,發改委在各單位中最具分量;但省級(不含)以下,財政局更關乎體系運作,財政局長成為關鍵角色。而今年上半年,各地財政局長受到了挑戰,首當其衝的挑戰是維持財政正常運作。

陳康說,財政收入不及預期,數據上看起來好像不是如此,但這是使用了「技術調整手段」,形同「左手倒(轉)右手」。而他面臨的挑戰,卻是財政供養人員保障壓力大,機關事業退休人員不斷增多,公共服務供給壓力大,落實上級「惠企紓困」、「穩成長」政策產生的支出增加,以及政府債券還本付息進入高峰期。

陳康表示,下半年的工作首先是要「應收盡收」,其次是「多跑上級部門」爭取資金支持;再次便是多儲備專項債項目;最後繼續「盤盤家底,看看還有什麼可以盤活(創造收入)的資產」。

根據報導,另一名華中地方財政局長則在「各種巡查和檢查中」渡過了上半年,「有3/4的精力都在應付檢查」,其中包括項目清理,以及本級政府和上級政府的巡查。

報導指出,華中一名開發區財政部門負責人李建(化名),上半年則忙著清理區內的空殼企業。因為,這些空殼企業只會「走帳交稅」,然後還享有退稅優惠。但如今財政壓力太大,可能沒錢退稅,因此需要清理;另一項重大任務則是將隱形債務清零,以獲得上級部門資金獎勵。

另一名層級較前幾名受訪者高的地級市財政部門負責人田然(化名)直指,今年是他從事財政工作20多年來最困難的一年。財政局長如今成了一個「令人嫌棄的職務」,工作不好做,「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田然說,他所在的地級市「三保」還沒有出問題,但據了解,同省不少地級市的「三保」已經出現了問題。而今年上半年財政狀況不太樂觀,主要是因為各種主體預期變差了,無論是百姓還是企業,都在存錢。對於下半年的預算,他心裡更沒底。

他指出,經過3年疫情後,很多縣級行政區的財政已經很脆弱,收支矛盾尖銳,面臨較大的收支平衡問題。現在要做的就是調整預判,確定明年的預算規模。因此,今年的一項主要工作是「爭取上級支持」,因為以前土地出讓收入比較多,對上級資金不夠重視。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中央社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0814/19407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