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中共日子難過 地方財政局長天天被堵門要錢

中國經濟衰退,中共財政越來越困難。一家黨媒報導,不少地方財政局長的辦公室,天天有轄區內單位代表排隊上門要錢。報導很快被刪。

中國經濟不斷下滑。圖為2023年4月11日,人山人海的重慶徵才會。

中國經濟衰退,中共財政越來越困難。一家黨媒報導,不少地方財政局長的辦公室,天天有轄區內單位代表排隊上門要錢。報導很快被刪。

11日,《濟南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的《經濟觀察報》發表一篇報導,題為「財政局長這半年」。報導發表不久就在網絡熱傳。有人將報導內容整理濃縮成10個要點,並得出結論:「節流很難開源更難,地方財政和國民經濟處於崩潰邊緣,隨時會爆雷。」

該報導引發關注後,很快就被全網封殺。

根據報導,今年各地基本支出面臨很大困難,但很多地方除了發債及向上級要錢,已無其它增收途徑。

報導中提到,華中某縣的財政局長陳康(化名),8月2日上午7時30分到辦公室上班,門外已排起了隊,都是縣政府其它單位及轄下鄉鎮來要錢的代表。這已經是常態,有時候他一上午都出不了辦公室。

陳康說,來要錢的部門「都是有理由、有需求的」,但是他「沒錢,只能多溝通多交流」。以前可以從基金預算(賣地收入)安排資金,「現在哪有資金去安排」?

陳康的縣領導今年初還要求他撥款投資,但他只能回答沒錢。現在這名領導已經不再催投資,只剩一個要求:「保證三保(保運轉、保工資、保民生),保證工資」。

陳康透露,縣裡的財政數據看上去還挺好,實際上是使用了「技術調整手段」,形同「左手倒右手」。

如今他面臨重重困難,包括財政供養人員保障壓力大,機關事業退休人員不斷增多,公共服務供給壓力大,落實上級「惠企紓困」、「穩成長」政策產生的支出增加,以及政府債券還本付息進入高峰期等。

陳康表示,下半年爭取財政收入的手段,首先要「應收盡收」,其次是「多跑上級部門」爭取資金,再次便是多儲備專項債項目,最後繼續「盤盤家底,看看還有什麼可以盤活的資產」。

報導說,「大發改小財政」是中共財政體系中的一句俗語,意指省級(含)以上,發改委在各單位中分量最重;但省級(不含)以下,財政局更為關鍵。而今年上半年,各地財政局長日子都不好過,連維持財政正常運作都非常困難。

報導還提到,另一名華中地方財政局長在「各種巡查和檢查中」渡過了上半年,「有3/4的精力都在應付檢查」,其中包括項目清理、本級和上級的巡查等等。

華中一名開發區財政部門負責人李建(化名),上半年則忙著清理區內的空殼企業。這些空殼企業只會「走帳交稅」,然後享受退稅優惠。如今政府財政壓力太大,已經沒錢退稅,因此需要清理。

另一名層級較高的地級市財政部門負責人田然(化名)稱,今年是他從事財政工作二十多年來最困難的一年,財政局長如今成了一個「令人嫌棄的職務」,處境很困難,因為「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田然說,同省不少地級市的「三保」都已經出現了問題。今年上半年財政狀況不太樂觀,對於下半年的預算,他心裡更沒底。

他指出,經過三年「清零」後,很多縣級行政區的財政已經很脆弱,收支矛盾尖銳。以前賣地收入比較多,財政尚可支撐,而今年的獲取「收入」的一項主要工作是「爭取上級支持」。

今年以來,不少省級財政部門自曝困境,公開聲稱「已無償還債務的能力」,要「爭取中央支持」云云。外界分析,此舉如同「逼宮」北京當局:不救我,就死給你看。

金融時報》11日報導,中共地方政府債務估計高達人民幣94萬億元,國務院已派出工作組到超過10個財政最差的省份「查帳」,尋找削減債務的方法。報導指,北京正在採取多年來最大規模由上而下的方式來解決地方政府債務問題,這表明在中國經濟衰退之際,北京越來越擔心金融穩定性面臨的風險。

在經濟加速下滑之際,中共出台了31條政策向民企示好,旨在挽救危機。但一些專家在新唐人《精英論壇》節目中表示,現在出台什麼政策都晚了,中共已經無力回天。

責任編輯: 時方  來源:新唐人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0815/19410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