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國際財經 > 正文

印度大力進軍東南亞 抗衡中共影響

資料照片:2009年11月11日,在中印邊界印度阿魯納恰爾邦一側樹立的「中印友誼」的牌子。(路透社照片)

台北—

中共國防部本周二(8月15日)表示,中共和印度的指揮官在中印第19輪軍長級會談上承諾「維護中印邊境和平安寧」,同意透過軍事和外交渠道保持溝通對話勢頭。

這是北京和新德里相隔4個月後再次就邊境問題舉行會談。2020年,兩國在有爭議的拉達克地區陷入對峙局面,關係轉趨緊張。

美聯社指出,儘管雙方同意加速解決剩餘問題、顯然也急切希望避免再次發生流血衝突,但是也沒有跡象表明任何一方願意作出讓步。

然而,印度和中共日益激烈的競爭關係,除了顯現在邊界衝突上,還在夾在兩國之間的東南亞發酵。美國商業媒體CNBC稍早引述美國智庫「蘭德公司」(Rand Corporation)高級防務分析師德里克·格羅斯曼(Derek Grossman)的話表示,印度「正在加強與東南亞的戰略關係,包含在外交、經濟和安全上,以幫助他們平衡、對沖或徹底對抗中共力量」。

中共軍事擴張逼迫東南亞與印度加強安全合作

格羅斯曼補充說,印度加強與東南亞的關係「對於南中共海等海洋領域尤其重要,那裡重疊的主權爭端威脅著地區的穩定和開放」。

中共依據其「九段線」主張,宣稱幾乎整個南中共海都為其領土,並在此片海域修建軍事設施,導致其與越南、菲律賓等東協國家爭端不斷。

為了協助東南亞國家在海洋主權爭端中應對中共擴張,印度6月底與菲律賓發布聲明,罕見地以未點名方式,要求中共遵守2016年就南中共海爭議的國際仲裁結果。此外,兩國已在今年2月時宣布,敲定布拉莫斯飛彈交易。

印度也在今年6月宣布,將向越南海軍贈送一艘印度國產的護衛艦,以協助其加強其海上防衛能力,且同樣將出售布拉莫斯飛彈給河內。

對此,印度退役海軍准將、非營利組織「印度海事基金會」(Indian Maritime Foundation)副總裁辛赫(Anil Jai Singh)稍早對美國之音表示,這凸顯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2014年上任後提出的「東進政策」(Act East Policy),也就是其著眼於規劃與亞太各國建立更緊密關係的進一步落實,也象徵新德里對於打造一個自由及開放的印太區域的承諾。

印度退役海軍准將、非營利政府組織「印度海事基金會」(Indian Maritime Foundation)副總裁辛赫(Anil Jai Singh)(照片提供:辛赫)

辛赫在近期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進一步說明,新德里近期與東南亞一系列加強安全交流的舉措,顯示雙方在某種程度上「關係不斷發展、深化,以及我們在海洋利益和安全議題上達成共識的象徵」,而雖然新德里最初目的僅是加強與東南亞的友好關係,但隨著北京屢次展現出不願遵守國際海洋秩序的立場,讓印度與許多東協國家被迫選擇將強化防衛合作視為第一要務,以小心翼翼應對中共的大舉擴張行徑。

辛赫告訴美國之音:「很多年前,印度與孟加拉發生了海事糾紛,該糾紛也被提交至國際仲裁法庭,他們做出了對孟加拉有利的裁決,印度就立即遵守了他們的決定。所以印度認為中共也應該作出類似決定,因為各國須遵守基於國際規則的秩序非常重要,否則公海上就會出現無政府狀態。中共本身是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也是《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簽署國,因此,中共應開始表現得像一個負起主要責任的國家,並確保致力維護全球安全,而不是僅以奪取領土、海洋空間等方式,實現自己的狹隘目標。」

印度海事與戰略研究學者普嘉·巴特(Pooja Bhatt)也說,印度與東南亞進行安全及軍事交流早已行之有年,但近年來在地緣政治格局丕變的情況下,雙方的關係也因此「被推上新台階」,在北京在南中共海的動作頻頻之際,新德里與東協的關係只會更為團結緊密。

印度海事與戰略研究學者普嘉·巴特(Pooja Bhatt)(照片提供:巴特)

巴特告訴美國之音:「受到烏克蘭戰爭影響,各國現在越來越擔心安全問題,他們正在努力加強自己的防衛能力,以避免未來發生任何災難。與此同時,我們也看到中共幾年來不斷增強海上侵略行為,我認為正是在這種背景下,我們需要看到這些合作持續進行。」

印度盼以公平、透明經濟倡議搶攻東協市場

雖然北京在海上咄咄逼人的行徑,進一步強化了印度跟東南亞的防衛合作,但是無庸置疑的是,中共仍是東協最重要的經濟合作國家,甚至在其於2013年推行「一帶一路」前,中共就已經是東南亞許多國家最大的貿易夥伴。

不過,CNBC引用新加坡智庫尤索夫伊薩東南亞研究院(ISEAS-Yusof Ishak Institute)的《東南亞態勢:2023》(The State of Southeast Asia2023)調查報告數據指出,雖然東南亞有59.9%的受訪者繼續將中共視為最具影響力的經濟大國,但隨著各國對北京越來越警惕,其影響力已比2022年的76.7%大幅下降許多。

「蘭德公司」的格羅斯曼對CNBC表示,對於東協「最不信任中共的幾個國家——即菲律賓、越南、印尼和新加坡」來說,印度是「幫助對抗北京的另一個夥伴」。

對此,印度海事與戰略研究學者巴特表示,印度早在1990年代推行「東望政策」(Look East Policy),也就是「東進政策」的前身時,就開始加強與東南亞國家的經貿往來,而在中共的「一帶一路」倡議被外界批評導致部分國家深陷財務泥沼之際,新德里正看到與東協合作的新契機,試圖主打公平及透明的經濟倡議,力拼在當地多項產業中占有一席之地。

巴特說:「印度一直在東南亞國家進行大量開發計劃,以與東南亞國家發展更多、更好的經濟聯繫,並建設更多基礎設施。當然,中共同時也大舉在東南亞和南亞國家推動'一帶一路'倡議。然而,在過去幾年中,我們看到許多南亞及東南亞國家的'一帶一路'倡議,出現不透明、工程品質及債務和重組問題。這讓'一帶一路'受到了某種阻力,這就是為什麼這些發展中共家和未開發國家正在尋求更加透明的投資和發展,及更加健全及品質更高的基礎設施項目,而印度正試圖以高質量、透明和公平協議的基礎上,與東南亞國家建立關係。」

印度尼赫魯大學(Jawaharlal Nehru University)東亞研究中心副教授拉維普拉薩德·納拉亞南(Raviprasad Narayanan)則說,穩坐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寶座的中共經濟總量達18萬億美元,相較之下,印度當前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則約達3.5萬億美元,兩者的經濟規模仍屬不同等級,與東協的貿易往來自然也難以相比擬;然而,印度與中共截然不同的是,前者是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國家,而在日益專斷強勢的北京正試圖加強其在東協的經濟甚至政治的影響力,但部分東南亞民眾對中共信任度驟降同時,印度目前有大好的機會,強化與東南亞的經貿往來。

北京會作出強烈反應嗎?

不過,ISEAS東協研究中心兼任項目主任林薇伶(Joanne Lin Weiling)對CNBC表示,「印度在東南亞日益增長的影響力、以及強化防務合作」等議題,「將引起北京的不安」。

「印度海事基金會」副總裁辛赫推測,北京雖不至於在印度與東南亞加強關係之際,立即透過外交政策的轉變反制新德里,但近期很可能透過官媒加強發表戰狼言論,對外宣稱印度「不理性」的「反華情緒」,同時選擇無視其不遵守國際秩序的擴張行為。

辛赫說:「顯然中共會對此感到擔憂並做出反應,因為它一向如此。它將利用大外宣機器,利用喉舌媒體《環球時報》(Global Times)來指控和提出各種(印度)反華的言論等等。事實上,中共應該審視自己的行為,它對菲律賓馬德雷山號( Sierra Madre)所做出的行為是灰色地帶策略,這些事件引起了人們的關注,並且完全違反了任何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因此中共必須向內檢討,而不是向所有人抱怨。」

然而,印度海事與戰略研究學者巴特認為,在俄烏衝突懸而未決、地緣政治緊張局勢上升之際,許多國家正在致力實現「去俄化」及「去中化」的國防及貿易多元布局,雖然此現象並非北京所樂見,但中共不太可能就此過度反應,避免引起更劇烈的國際衝突。

巴特說:「我認為中共並不將(印度與東南亞的)這些軍售,視為對其自身安全的直接威脅,這就是為什麼它目前沒有發表任何聲明、或作出過度反應。」

新德里觀察家研究基金會(ORF)的潘特(Pant)則對CNBC表示,有鑑於東南亞是「印度印太戰略的中心支柱」,即便中共將密切關注印度和東協的發展,也無法阻止新德里,「印度進軍該區域的動能只會持續增強」。

 

責任編輯: 方尋  來源:美國之音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0818/19424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