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波輻射,已經輻射到腦子了。
大家都知道了,日本不顧國內外的強烈反對,開始向太平洋排放核污染水。
而且,計劃排放30年。
國內不少人也很擔心,清華大學一個研究顯示,日本核污水排海後240天,可能就會到達中國。
所以,這兩天國內一些人開始瘋狂搶鹽。
因為擔心後面生產的鹽被污染。
我一個朋友今天就在忙一件事:到處調貨,因為他家開了個超市,來囤鹽的人實在太多!
鹽是「百味之首」,有人不喜歡吃糖,有人不喜歡吃醋,但是沒人能不吃鹽。
網絡流傳,有人下了十萬多元的買鹽大單
有些恐慌也是可以理解的。
但實際上,這些大家都不必擔心:
因為光是河南葉縣的岩鹽,就夠全國人民吃33000年!
葉縣的區位
葉縣,大部分人可能都是第一次聽說。
葉縣,屬於河南省平頂山市,整體上在河南省西南部。
和山西運城、山東濰坊、四川自貢等地鹽業的歷史長達千年不同,葉縣可以說是鹽界新秀。
1981年,河南省石油勘探局在葉縣仙台鎮賈劉村北鑽探時,第一次發現鹽礦資源。
而且,一發現規模就超級大:鹽田展布面積達400平方公里,儲量3300億噸,位居全國井礦鹽之首。
葉縣也被國家礦業聯合會命名為「中國岩鹽之都」。
這3300億噸,是個什麼概念呢?
按照《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成年人平均每天食鹽攝入量不超過5克,那麼,全國14億人年用鹽量也就差不多是300萬噸。
即便算上養豬餵牛這類養殖業和食品等添加劑,當然也需要食用鹽。
有數據就顯示,這些年,全國一年食用鹽需求量也不過1000萬噸左右。
簡單一除,也就是33000年!
正是有葉縣這樣的鹽界扛把子,才讓中國人壓根不用去搶鹽。
實際上,中國有17個省份都有鹽礦資源,總體上的分布是:東部海鹽、中部井礦鹽、西部湖鹽。
而且,中國人日常吃的鹽,海鹽、井礦鹽、湖鹽的比例是10%、87%、3%。
也就是,海鹽只占到我們食用鹽供應量的1/10。
可以說,退一萬步說,哪怕有什麼影響,只要內陸省份稍微加把力,完全能滿足14億中國人吃「安全鹽」的需要。
網上有個熱評,那些囤鹽的,去年囤的布洛芬吃完了沒有?
還有網友揶揄:第一波輻射,已經輻射到腦子了。
無論如何,其實就是一句話:搶鹽,壓根沒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