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人物 > 正文

他是民國第一完人 把江山和美人拱手讓給蔣介石

蔣介石,是中國近代史上最著名的人物之一。

他出身並非顯赫,父親去世的早,由母親王采玉撫養成人。他能從普通的同盟革命者,一躍成為國民革命軍總司令、國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院長、中華民國總統等,皆因兩個至關重要的身份。

一個是黃埔軍校校長;另一個是宋家的女婿。

民國時期,宋家作為顯赫的四大家族之一,不僅控制著諸多金融財團,在國際上也擁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能與宋家聯姻,可謂是一步登天。

但要知道的是,蔣介石所能擁有的這最為重要的兩重身份,原本並不屬於他。而是一個人的推辭,最終才成就了他。

這個人,就是被譽為「民國第一完人」的譚延闓。

與狀元擦肩而過

譚延闓,1880年出生於浙江杭州,他的父親譚鍾麟是清朝咸豐年間的進士,曾官至兩廣總督。譚延闓是名副其實的官二代。

小時候,譚鍾麟對譚延闓要求極高。譚延闓5歲入私塾,在完成正常學業的情況下,還要3天寫一篇文章,5天寫一首詩,每天都要練習小楷書法。

譚延闓從不言苦,在譚家子弟里學習最為用功。11歲時,被當朝光緒帝的老師翁同龢稱讚為「奇才」。

1893年,譚延闓到長沙參加童子試,考中秀才;1902年中舉人,1904年參加了清末最後一次科舉試,中會試第一名貢士,即會元。

同年4月參加殿試,列為二等第三十五名,賜進士出身,入翰林,旋授編修,返湖南辦學。

據說,譚延闓在殿試時極有可能被欽點為狀元。他不僅文章寫的好,書法亦是精絕,當時慈禧非常喜歡,原本要下筆將其名字圈為狀元時。

她猛然發現,譚延闓的姓氏「譚」與當時她最痛恨的「亂臣賊子」譚嗣同同姓同籍,於是就欽點了劉春霖為狀元。當時天下大旱,春霖春雨淋淋,有吉祥之意。

此後,譚延闓在翰林工作了一段時間,後返回湖南辦學。在當時,他在書法界和文學界極負盛名,後在軍政界也擁有一定的名望。

拒娶宋美齡

民國時期,軍閥林立政權混亂。

學富五車的譚延闓並沒有拘泥於文人的酸腐,他可以說是融貫中西的一位大學者。除了書法和文學之外,他還自幼習武,舞槍弄棒,練就了一身好槍法。

據傳,他在出任湖南都督的時候,曾與軍官們比試過武藝。他上馬連跑50圈完勝眾軍士,下馬手持雙槍,雙雙正中靶心。文武雙全,民國奇才。

1911年武昌起義後,北洋政府正式任命譚延闓為湖南都督。但那時譚延闓已經看清了舊軍閥腐朽的本質,而是選擇加入了孫中山領導的國民黨。

譚延闓在任湖南總督之際,利用職位之便,期間對孫中山有過很多幫助,兩人因此結下了很深的友誼。

1920年,譚延闓被部下趙恆惕彈劾趕出湖南,譚延闓正式投靠孫中山。與孫中山相處日久,他對孫中山愈加敬佩,甚至不惜變賣家財支持孫中山革命。

孫中山對譚延闓的才華和學識非常讚賞,不久譚延闓也成了孫中山身邊最重要的臂膀。在同盟會內,譚延闓先後擔任過全湘討賊軍總司令、廣州陸海軍大元帥府大本營內政部長、湖南省省長兼湘軍總司令、民革命軍第二軍軍長等職務。

當時,孫中山先生已迎娶了宋氏姐妹的宋慶齡

宋氏姐妹可以說是民國時期女子中最閃亮的存在,她們不僅家境優越,父親宋嘉樹更是政壇上響噹噹的人物。她們一出生,就自帶光環。

那時大姐宋靄齡嫁給了門當戶對家世顯赫的孔祥熙,宋慶齡嫁給了中山先生,三妹宋美齡剛從美國留學回來,正值婚配年華。

孫中山對宋美齡的婚姻十分重視,他環顧四周的青年才俊,覺得譚延闓非常合適。

於是他有意撮合譚延闓和宋美齡的婚姻。誰知譚延闓聞之,一口就回絕了。他不是看不上宋美齡,只是因為譚延闓曾答應過亡故的髮妻,終生不娶,照顧好一子三女。

譚延闓向來堅持「一夫一妻」的信念,尤其是他母親低賤的出身,在家族中遭受的諸多歧視,讓他非常痛恨古代的「妻妾制度」。他曾當著母親,立下過「絕不納妾」的誓言。

後來,譚延闓更是為了斷絕孫中山撮合的念頭,認了宋美齡的母親為乾媽,這樣以來,宋美齡也就成了他的乾妹妹。

後來,譚延闓在同盟會內與蔣介石的關係交好,譚延闓以大哥的身份,撮合了蔣介石和宋美齡的婚事。蔣宋二人最終結為夫婦,蔣介石也開啟了人生的高光時刻。

推掉黃埔軍校校長

1924年1月,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廣州召開,大會通過了要建立一所陸軍軍官學校用以訓練革命軍隊的提議。

學校最終落址廣州郊外的黃埔,於是稱之為「黃埔軍校」。

學校建成後,孫中山兼任學校總理,廖仲愷擔任軍校黨代表。當時軍校校長的人選,孫中山一下子就想到了譚延闓,蔣介石只是備選人物。

孫中山找到譚延闓,因譚延闓曾在湖南辦過學,對學校的管理有一定的經驗,孫中山也是看重其這一點。

但誰知這一常人夢寐以求的職位任命,在譚延闓看來卻微不足道,他先是以年事已高推脫了孫中山的任命,後又以恐難勝任、怕完不成孫中山的重託為由婉拒了。

譚延闓拒絕後,孫中山只好任命蔣介石為軍校校長。

黃埔軍校校長,對蔣介石來說是至關重要的一步。他正是通過校長一職,選拔和籠絡了軍校優秀的學子為己所用,成為後來革命軍和其政權擁護者的重要力量。

由此,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譚延闓的兩次拒絕,反向成就了蔣介石,他也成為蔣介石崛起路上最大的功臣。

1930年9月21日,譚延闓在南京參加軍事檢閱時,突發腦溢血。蔣介石、宋美齡聽聞後趕緊趕到醫院看望譚延闓。

臨終之前,譚延闓拜託了蔣介石兩件事:一是為小女兒譚祥在青年軍官中找一位良婿;二是善待他一直以來領導的,感情最為真摯的第二軍。

蔣介石含淚答應了。

9月22日譚延闓去世,國民政府為其舉行了國葬,遺體就葬在孫中山陵墓之旁。

墓葬坐落在靈谷寺東北,占地300畝,草坪兩側對稱布置的漢白玉華表、石獅、花盆等,都是圓明園的遺物。可見蔣介石對其非分敬重。

譚延闓的小女兒譚祥,也在兩年後嫁給了蔣介石最信任的大將軍陳誠,這也是對譚延闓最崇高的告慰。

責任編輯: 李冬琪  來源:文史道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0828/19464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