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社會觀察 > 正文

記者手記:從錘殺案看壓力與轉變

上周三,一宗在布碌侖日落公園區發生的錘殺案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這場悲劇在一間分租房中發生,一名華男租客使用鐵錘攻擊了共享分租房的華女租客及她的兩個小孩,慘不忍睹的畫面震驚了華人社區。這不僅揭示了鄰里糾紛可能帶來的嚴重後果,還引發了對華人「戾氣」問題的關切。

紐約的許多新移民華人為了節省開支,選擇了分租房居住。然而,合租引發的摩擦加上新移民日常生活中的種種壓力,例如工作、語言不通、債務等,導致壓力不斷累積。在面對各種困難時,部分人可能因缺乏引導和交流而感到孤立無助,情緒無法獲得釋放。這些壓力累積下來,最終可能引發情緒爆發,甚至演變成悲劇。

尤其在這起錘殺案中,嫌疑人在任何系統中都沒有留下記錄,無論是心理就醫還是犯罪行為,都毫無預警。在這種情況下,社會應該如何提供協助和支持,以化解潛伏在他們心中的「未爆彈」,這是一個重要的課題。

筆者回想起六、七年前的一件事。那時,法輪功團體在華埠羅斯福公園舉辦了一場慶祝活動,吸引了一些福建人來觀看。筆者去採訪他們,結果他們反過來向筆者提問,其中一個人和筆者聊了很久,他問:法輪功的「真善忍」裡面的「忍」字怎麼解?

他談到了他對被朋友背叛的極度痛恨,這一經歷一直讓他耿耿於懷,無法釋懷。他曾在大陸服過兵役,使用過槍械,因此一直想要報仇,殺死對方。只是因為不忍心讓女兒難過,他還沒有採取行動,但殺人的念頭一直困擾著他。筆者告訴他,強為硬扛的「忍耐」維持不了太久,唯有提升認知,不再用舊有的觀念來思考,才可能做到心平氣和。

正好筆者寫過一條「青龍幫」成員王亞力斯通過改過自新來獲得減刑的新聞,就和他分享了這個案例,並跟他分析了其中的道理,講了很久。最終他說他完全明白了。

「青龍幫」在80年代曾很活躍,「天橋」中餐館命案因導致一位白人男性喪生而轟動一時。這起案件發生在1989年,當時16歲半的少年王亞力斯,因為槍殺一家中餐館老闆和一名顧客,而被判終生監禁。然而,在漫長的服刑的過程中,他逐漸改變,從一名冷血殺手轉變為懂得關心他人感受的人。

服刑頭10年,王在獄中仍然是肇事者,暴力成為他唯一的表達自我的方式。直到他父母相繼去世,緊接著911恐襲事件發生,他受到很大的衝擊,當他通過報紙電視看到無辜平民在911恐襲事件中所受到的痛苦,他才開始意識到自己的所作所為對他人、對家庭造成了多大的傷害和痛苦。他開始對自己感到羞恥和悔恨,並想要改過自新。

2001年9月14日,人們在紐約市聯合廣場公園哀悼世界貿易中心災難的遇難者。當年的9月11日,兩架被劫持的商業客機撞向世貿中心導致雙塔倒塌。

而家屬的反應也令他驚訝,他開始服刑時,與一些親屬逐漸斷聯,父母又去世,他以為會失去所有的親友,孤零零地老死在獄中。然而,讓他震驚的是,更多的親友與他建立起聯繫,叔叔和嬸嬸就像第二個父母,表兄弟就像親兄弟一般關懷他,他們展現的愛與善意感化了他,給了他重新做人的動力。

與此同時,監獄官和獄中的宗教教誨項目也給了他教育和指導,幫助他建立正向的價值觀和生活方式。他漸漸明白為何FBI要將他們「清理出街」,也明白要為自己的錯誤行為付出足夠的代價,並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在2016年,王亞力斯因為聯邦最高法院裁定對未成年罪犯判處終生監禁違憲而獲得重判機會。在法庭上,年已43歲的王已經微微有些駝背,他用了半小時真誠地向法官和受害者家屬表達了悔意和道歉,並講述了自己在獄中27年的反省和變化。

他哭著說:「我為自己的所作所為深感羞恥,作為一名華裔孩子,我也對社區帶來了恥辱,我不能原諒自己。但他們從未放棄對我的幫助。很久以前我開始轉變,真的明白了自己對他人、對家庭造成的傷痛,現在我變了,不再是以往那個魯莽、衝動、不成熟的我。」他懇請法官給他重新做人的機會。

負責王亞力斯的監獄官也寫信向法官證明:「王已經變成一個很不一樣的人,在監獄中他從肇事者轉變到爭端調解者。」最後,法官被他的陳述感動,將王的刑期減至35年,到2026年就可以出獄,預計還可以提前獲得假釋。王亞力斯感激地向法官承諾,不會再讓社會失望。

王的代表律師在庭後告訴筆者,這是一個有關「傷痛」和「希望」的案子,是一個浪子回頭、迷途知返的成功案例。「的確,有很多被釋放的囚犯會重新犯罪回到監獄,但王不同,他明白自己的過錯,他非常自律,懂得如何處理憤怒。最重要的是,他在監獄中學會了同情心,他16歲時的錯誤行為將會成為他一生的教訓。」他說在這個案例中,有兩個英雄,「一個是家庭,一個是監獄官的教育。」

筆者還記得6年前在法庭旁聽他的陳述時,被感動得眼淚鼻涕齊下,俗話說「浪子回頭金不換」,知道錯誤的人能夠迷途知返,善心回歸,這是千金也難買到的珍貴。

回想起來,王的轉變主要來自三股力量。911恐襲事件使他意識到暴力行為對他人造成的傷害;家人和親友的支持使他感受到愛和善意,這種連結推動他改變;監獄官的教育和宗教信仰;以及個人的反省,共同促成了他的轉變,也化解了他內心的「憤怒」。這樣的案例對那些關心社區救濟機制的人來說,或許能提供一些啟示。

責任編輯: 李華  來源:大紀元記者蔡溶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0829/19470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