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核處理水排海後,在中共官媒煽動下,恐慌蔓延,核輻射檢測儀蓋格計數器斷貨。豈料,有上海居民說,家裡輻射值是東京輻射數976倍。(網絡截圖)
自由亞洲:日本福島核處理水排入大海,中共官方通過輿論渲染日本核污染危害國民健康,再度觸發民間反日情緒,各地抵制日貨行動一發不可收拾。本周一,官方有限度的壓制反日言論。在微博,有關日本的議論一度「跌出」排名前50。本周一中午12點半左右,僅有三條與日本有關的信息。北京居民張先生對本台說,他看到政府在控制反日言論的流量:「現在好像在有意降低對日本的抗議聲音,明白人都看得出,繼續反日對中國政府和民間商人都沒好處。」日本靜岡大學教授楊海英對本台說,對中國政府而言,呼籲民眾反日永遠是一張政治牌:「他隨時可以打反日牌,隨時可以打把國族主義的槍口對向日本。因此,他明明知道核處理水對生活沒有任何影響,他也要把這張牌打到高度的政治角度上。」
【國內炒作日本核廢水,簡直每天一個大樂子】國內炒作日本核廢水,簡直每天一個大樂子。第一波你以為打擊的是日本漁業,實際上打擊的是中國漁業;第二波你以為刺激的是食鹽,實際上刺激的是蓋革計數器;第三波你以為影響是食品安全,實際上是建材安全。短短几天,全中國幾萬人買到蓋革計數器,到處測輻射值,發現自家建材輻射才是最大的——甚至很多人發現,自己家建材輻射值比車諾比高。
最近討論中國經濟形勢的中外專家和網友特別多,但大家都在迴避最關鍵的問題,糾纏於技術問題。最關鍵的到底是什麼?兩點,第一,經濟增長首先不是經濟問題。第二,首腦的重要性和影響力特別突出,這個事實本身是中國獨特的制度文化慣性。由此出發,當代中國經濟從指令型計劃經濟變成集權型市場經濟,但由於非限任問題,集權寬鬆市場經濟已經變成集權高壓市場經濟,當下的經濟困境都是新體制導致的問題。大家把重點放在財政貨幣、內需房地和分配政策上,但根本問題是對市場擴張和資本擴張的雙重打壓導致了制度信用和資本信心的雙重崩潰。此時討論技術問題毫無意義,因為要害是不可改變、我行我素和直奔南牆的崇禎情結。——方紹偉
歐盟發布了對香港最新的2022年年度報告,指出「香港的高度自治、民主原則和基本自由本應該至少在2047年之前得到保護,但這些都在持續惡化」。2022年是香港回歸中國25周年,也是香港國安法實施兩周年。然而,報告表示,中共當局的所作所為令外界更進一步懷疑中國對「一國兩制」的承諾。「一年來,執法機構繼續以國家安全為由實施逮捕。截至2022年12月31日,已有236人根據國家安全法和其它安全立法被捕,另有145名個人和5家公司受到指控,定罪率為100%」。
英國雜誌《經濟學人》最近發布的一篇文章引用了漢學家傑雷米·巴爾梅的一句話,「乏味的帝國」(empire of tedium)來形容現在的中國。在這個帝國中,原本應該朝氣蓬勃的年輕人群體卻瀰漫著一種「幻滅」的心態。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並不是因為中國的年輕人不努力、不上進。恰恰相反,「他們從小就面臨著巨大的壓力,被要求在學校取得好成績,並在中國眾所周知的高考中取得好成績」。然而,「年輕人越來越感到,無論他們多麼努力學習或工作,他們都不會得到更好的生活品質」。大量的中國年輕人接受了高等教育,可是卻不得不從事低技能的工作。另一方面,習近平上台後對中國社會文化的全面控制,也導致了社會氛圍的「保守化」,也令年輕人感受到了一種壓抑的氛圍。經濟學人將存在這種現狀的中國稱為一個「沒有動力的國家」,並總結道,「中共領導人面臨的危險與其說是社會爆發,不如說是社會侵蝕……「活力、耐力和希望」以一種不引人注目的方式持續不斷的喪失」。
8月27日,福建開海10天,沒人出去捕魚。不明真相的小粉紅:想想也是後怕,如果我們國家網絡不設牆,今天我們也會像歐美人民一樣相信核污水沒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