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教育育兒 > 正文

為什麼家長勸誡,孩子不願意聽,如何把話說到孩子心裡去?

經常聽到一些家長抱怨,自己跟孩子講了那麼多話,可以說是掏心掏肺、苦口婆心,但孩子總是將勸誡當作耳旁風,仍我行我素。孩子為什麼不聽家長的話,作為家長該如何讓孩子聽進忠告呢?這需要我們深入思考。

很多育兒專家都曾提醒我們,教育孩子要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來教育,因為不同年齡段的孩子,他的理解能力和執行能力都會有很大的差別。

比如,一個2歲的孩子在沙堆里玩沙子,玩到高興的時候,他總是忍不住把沙子揚起來。我們都知道孩子玩沙子的時候,是萬萬不可以這樣做的,因為沙子一旦弄到自己或者別的孩子的眼睛裡時,後果都是很嚴重的。

所以,家長看到肯定會上前去阻止孩子,告訴他不要這樣做。可是你會發現,過一會,他還是會這樣做。如此反覆,如果你只是說,效果可能不那麼明顯。

而如果你變換一種方式跟他說,效果可能會很明顯。

你先提醒他,如果他能聽進去,可以接著表揚一下他。如果孩子做不到,第二次提醒的時候要帶點小懲罰,比如罰他坐在那邊看別人玩5分鐘,5分鐘後,在他玩之前再跟他說一遍要求,明確告訴他玩的時候,不能把沙子揚起來。如果孩子這次做的很好,我們接著別忘記表揚一下他。

知錯能改的孩子依然是好孩子,我們的表揚會給孩子帶來很大的自信心。

所以,想把話說到孩子的心裡去,讓他能聽進你的建議,我們最好這樣做;

1、家長要針對不同年齡段制定不同的要求,循序漸進

對年幼孩子,要多重複、溫和地勸導,給予表揚以增強習慣。對年長一些的孩子,可以適當給予懲罰來強化規範。

2、學會與孩子雙向交流

很多孩子都有自己的想法,有什麼建議想跟孩子說,可以通過討論的方式進行,不要簡單的發號施令。這樣孩子才會更容易接受家長的建議。

3、家長自己必須以身作則

當家長的行為與勸誡相悖時,孩子很難認同並聽從。家長要做好表率,言傳身教,與孩子建立密切情感,孩子自然更傾聽家長的話。

這讓我想起一個朋友,他自己有空就刷手機,然後他一看到孩子玩手機就冒火,在家裡肯定沒少教育那孩子,光我們聚餐的時候,就看到他批評孩子多少次。

那孩子一開始還聽他的,可能被教育過了,出門在外要聽父母的話。可是隨著時間流逝,他看自己的父母都在玩手機,就不服氣了,氣哄哄的沒忍住朝他們吼:你不讓我玩手機,你們自己為什麼一直在玩?

這一句絕對是真心話,也是很多孩子的心聲啊!

是的,長時間玩手機浪費時間、引起視覺疲勞,問題不少,對大人小孩來說,影響都是存在的。為什麼大人不自律,反而來要求孩子自律呢?這樣做孩子自然是不服氣的,哪怕你出發點再好,孩子都不一定能理解。

所以,我們在勸誡孩子的時候,真的要自己先做好,榜樣的力量有時候比萬千語言影響更大。

4、勸導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

簡單命令往往不如耐心解釋來得有效。家長要用合理的方式進行人生啟迪,而非一味的強調「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

特別是對於那些叛逆的孩子,天生反骨的孩子,更應該注意勸導的方式,簡單粗暴的命令,很可能會讓事情變得更糟糕。

總之,孩子不聽話往往是教育方式需要改進。家長要學習與孩子溝通,理解孩子的心理,善於發現教育機會,耐心引導,這樣孩子才會聽進勸言。看似無效的勸導,其結果往往積少成多,逐漸塑造孩子的品格。家長要存長遠目光,持之以恆地說到孩子心裡去。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 依科育兒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0901/1948314.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