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太陽報》8月30日報導,8月29日,美國哈佛大學物理學家阿維·勒布教授宣布了他對外星物體IM1的最新研究成果,並聲稱這是人類有史以來第一次在地球上發現外星元素。
2014年1月8日,一顆流星狀物體(IM1)墜落在巴布亞紐幾內亞海岸附近的海洋中,儘管大多數科學家認為這只是一種自然現象,但勒布教授卻堅稱它可能是外星人「造訪」地球的證據。
之後經過數年的分析和研究,勒布教授和他的伽利略團隊決定前往IM1的墜落地點進行勘察。今年6月14日,大約24名考察人員乘坐銀星號從洛倫高島起航,其中包括伽利略探險隊的科學家們以及其他工作人員。
伽利略探險隊花了兩周時間在太平洋深處搜尋IM1的蹤跡,他們拖著深海磁橇一共完成了26次海底探測,最終撈出了大約700個微小的金屬狀球體。
而到目前為止,勒布教授的團隊已經對其中的57個物體進行了早期分析。據報導,這些神秘小球的成分與地球、月球、火星或太陽系其他天然隕石上發現的合金成分均不匹配,而「過多的重元素」讓勒布教授確信它們很可能就是外星飛船的碎片。
據悉,由專業地球化學家斯坦·雅各布森和他在哈佛大學的宇宙化學實驗室團隊參與了這些球體的成分分析,雅各布森教授在世界範圍內享有盛譽。
勒布告訴《每日郵報》,「當斯坦·雅各布森向我報告這一結果時,我非常激動。」「通過分析數據,我們看到了一些新的東西,這是以前從未在科學文獻中報導過的。」
此外,勒布還在為《Medium》雜誌撰寫的一篇文章中指出,「科學家們有史以來第一次分析了來自太陽系外的一米大小的物體的物質。」「這是一個歷史性的發現,因為它代表著人類第一次將手放在從太陽系外到達地球的大型物體的材料上。」
與此同時,這位教授還強調說,「這次探險的成功說明了我們在科學中冒險的價值,儘管困難重重,但這是發現新知識的機會。」
至於這些UFO碎片到底由何種材料構成,勒布教授則表示,他們未來的研究計劃就是解開這個謎團。
而值得一提的是,這並不是勒布第一次對星際物體和潛在的外星生命直言不諱。此前,勒布就在《科學美國人》的一篇文章中直截了當指出,太陽系中可能存在像外星人一樣的生命,「所以,我們應該發射太空探測器,以尋找跨越星際距離的科技文明。」
多年來,勒布一直認為星際技術可能已經訪問過地球。2021年,這位物理學家還在他的《外星人:地球外智慧生命的第一個跡象》一書中指出,奧陌陌可能不是彗星或者小行星,而是來自外星文明的「太空垃圾」。
2017年,科學家通過數百萬英里外的夏威夷望遠鏡發現了奧陌陌,當時它被認為是地球的第一個星際訪客,但如今看來,或許IM1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