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頂尖華人經濟學家:中國應該犧牲人民幣!

全球華人頂尖經濟學家魏尚進說,中國經濟有陷入債務和通貨緊縮的惡性循環的風險,但要避免這個陷阱,可能需要讓人民幣貶值。

這位亞洲開發銀行(Asian Development Bank)前首席經濟學家9月4日在知名媒體「項目辛迪加」(Project Syndicate)上發表題為「中國必須避免債務-通縮螺旋式上升」的文章。文章稱,中國消費價格最近跌至負值,而生產者已經經歷一年的通縮。與此同時,在與新冠大流行相關的支出狂潮和寬鬆貨幣政策之後,公共和私營部門積累了巨額債務。

文章指出,由於債務水平高企,消費者和生產者價格不斷下跌,中國面臨著一個惡性循環的前景,即需求下降導致投資減少、產出下降、收入下降,從而導致需求進一步下降。不僅投資和消費需求弱於預期,而且中國正面臨兩個D的挑戰:通貨緊縮(Deflation)和債務(Debt)。

魏尚進寫道:「這兩個D是一個有毒的組合。通過增加現有債務的實際(經通脹調整後的)價值,通貨緊縮使企業更難獲得額外的融資,從而增加了破產的可能性——這一趨勢在中國已經很明顯。此外,一旦債務和通縮的結合變得根深蒂固,就會產生一個惡性循環,即需求下降導致投資減少、產出下降、收入下降,從而導致需求進一步下降。」

魏尚進指出,這種危險的惡性循環對政策制定有兩個影響。為了防止通縮預期變得根深蒂固,通過刺激總需求來提高通脹率已成為當務之急。但最好避免僅僅依賴更多的公共或私人借貸,而應採取激進的貨幣寬鬆政策——包括債務貨幣化(意味著央行購買並持有政府債券)。

魏尚進表示,儘管中國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刺激經濟的措施,但中國人民銀行尚未注入大量流動性。

他補充說,中國央行可能會啟動一項量化寬鬆(QE)政策,類似於美聯儲和其他貨幣當局在2008年金融危機後推出的債券購買熱潮。

魏尚進說:「中國需要採取歐洲央行十年前採取的『不惜一切代價』的做法,當時歐洲央行也面臨著債務-通貨緊縮的惡性循環。中國央行應該公開宣布一項戰略,將很大一部分政府債務貨幣化,並激勵更多的私募股權投資。」

但激進的量化寬鬆可能會削弱人民幣。過去一年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已經貶值約5%。

魏尚進說,這是中國領導層關心的一個關鍵問題,因為人民幣進一步貶值可能導致更多的資本外逃。事實上,外國投資者正以創紀錄的速度拋售中國股票。

魏尚進寫道:「但如果將經濟從根深蒂固的通貨緊縮中拯救出來的代價是人民幣貶值,這是值得付出的代價——甚至可以作為一種有用的調整機制,通過促進外國對中國產品的需求。中共當局不應試圖管理匯率,因為這將人為地證明貶值預期是合理的,而應將此類調整交給市場力量。」

魏尚進現為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終身講席教授。目前兼任美國國民經濟研究局(NBER)中國經濟研究組主任、美國布魯金斯學會(Brookings Institution)高級研究員。曾任亞洲開發銀行首席經濟學家等職務。

責任編輯: 李冬琪  來源:FX168財經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0906/19506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