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鉤沉 > 正文

郭子儀功高蓋世 戒貪守謙長保平安

作者:

郭子儀(697-781年)唐朝著名將領。做中書令時,觀容使魚朝恩(此人奸佞)請求一起去遊覽章敬寺,他同意了。丞相認為他們二人不合,派官吏去勸郭子儀,叫他不要去,吏員騎馬飛快的來到中書省告訴郭公,軍情對他有所不利;也告訴了郭子儀的下屬將官,要他們勸郭公別去。

過了一會兒,魚朝恩的使者到了,郭子儀就要前往赴約,手下兵將把盔甲穿在衣服裡邊的有三百人,都想跟著去。郭子儀說:「我是大臣,他(指魚朝恩)沒接受皇帝的密旨,怎敢害我?如果是天子下的命令,你們也不要為保護我而胡作非為。」

他獨自一人和十幾個僕人前去,魚朝恩正在那裡等著他,驚訝地說:「為什麼你帶的人和車騎那麼少?」郭子儀說:「我如果多帶兵士,恐害您會多慮了!」魚朝恩聽罷,一隻手撫摩著自己的胸脯,一隻手握著郭公的手,嗚咽流淚說:「只有你這樣的長者,才不懷疑我啊。」兩人握手,同游寺廟而去。

郭子儀功高蓋世,從未貪求名利,反而招來許多是非和危險。宦官們嫉妒他的功勳,甚至派人在華州裝作盜賊,把郭子儀家的祖墳給挖了。郭的副將軍李懷光等人發怒了,想要抓住那些壞人,被郭制止。後來郭子儀入朝上奏,讚頌皇帝之後,只是一個勁兒地痛哭自責,說:「我帶領手下人,出外征伐,一去就是一年,害人之兄,殺人之父多了,可能有許多節夫義士,也想把我殺死。現已構成這樣的侮辱:祖墳被挖,我也罪有應得。但是我為國盡忠之心,至死不悔。」

郭子儀的兒子郭弘廣,在親仁里擴大了家宅,郭子儀不准在門口派人守門,上至貴家的公子,下至百姓,里巷之中做小買賣的人,都可以隨便出入郭的家宅,沒人去制止。有人說:「王夫人和趙家的寶貝閨女,正在對鏡梳妝。」有人講:「此時,郭公的部下將官都出行了。」還有人講:「她們的兒子們被要求去擔水灌地,一看就和一般的僕人奴隸一個樣。」郭子儀家中的事,人們都知道。

有一天,郭子儀的子弟們,聚在一起向郭子儀苦苦勸諫,郭公總是不答應,於是他們接著都哭起來,說:「大人的功業已在,卻不自加尊重。人無貴賤,都得到您的庇蔭。我們認為就是伊尹、霍光,也難以做到像您這樣公開、透明。但卻苦了我們。」郭公笑笑說:「這不是你們所能知道的,我享有官馬五百匹,吃官糧的一千人,現在,許多人都妒嫉我,想誣陷我,假使我們高牆閉戶,內外不通,只要有一人埋怨興起,誣我不臣,再有那害我而邀功的人幫忙,那麼我家將九族抄斬,追悔莫及呀。現在我家空空曠曠,四門洞開,即便有人陷害我,說壞話,他也說不出什麼來,所以我就這樣做。」奸佞們數次派暗探去他家察看,都無功而返。後來,他的孩子們都信服了。

永泰元年,大將僕固懷恩死去,各蕃部隊進犯京畿,郭子儀率眾抵禦。到了涇陽,敵人已經合兵一處,郭子儀率領戴甲之士兩千人出出入入的,敵人看見了就問:「這位是誰?」回報說:「是郭令公。」回紇首領說:「郭令公還活著嗎?僕固懷恩對我們說:漢朝皇帝已經死了,郭令公也死了,中原無主,所以我們才率兵前來。現在郭令公還活著,皇帝還活著嗎?」郭子儀傳話說:「皇帝萬壽無疆。」回紇首領們都說:「僕固懷恩欺騙了我們。」郭子儀讓人把自己和朝廷的情況,告訴了他們。回紇首領說:「郭令公如果還活著,怎樣能見到他?」郭子儀就要前去,各位將領都說:「戎狄之人不能相信,請別去了。」郭子儀說:「敵人有多於我們幾十倍的人數,現在我們的力量不足,怎麼辦?但是,至誠可以感動神靈,況且是對待敵人呢?」各位將領請求:挑選五百騎兵作為跟隨,郭子儀說:「這樣做,才會招來禍患呢!」於是傳話過去說:「郭令公馬上就去見你們了。」對方開始還很懷疑,都拿著兵器,瞪著眼睛,戒備森嚴的等待著。

郭子儀身後跟著幾十騎隨從,緩緩地出來,也不穿盔甲,過去後,慰勞回紇他們說:「各位都平安吧?很長時間以來,我與大家,久同忠義,如今何至於此?你們這樣披堅執銳,兵戎相見,是信不過我了嗎?為什麼呀?」回紇部的兵將,都放下兵器,跳下馬來說:「您是我們的父親呀!」就這樣,化干戈為玉帛,唐朝與回紇又和好如前。

郭子儀身長六尺多,面貌俊秀,在靈武加任平章事,封了汾陽王,任中書令,肖像掛在凌煙閣,又加了「尚父」之號。有兒子八人,女婿七人,都做了大官。兒子郭暖,娶了昇平公主。孫兒數十人。每人向他問安時,他只是點頭而已。

郭子儀事上盡忠,待下寬厚。每次攻下城池縣邑,所到之處,戰無不勝。前後連續遭到奸臣陳元振、魚朝恩等人的多方陷害。當時他手握兵權,遇到敵情,詔命他去征討,從沒有顧及到自己的安危。也幸老天保佑,總能免難。

田承嗣正猖獗的時候,異常兇狠,傲慢無禮。郭子儀便派遣使者到魏州洽談。田承嗣望著郭子儀的方向下拜,並且指著自己的膝蓋對使者說:「我這雙膝蓋,已經有很多年不下跪了,今天特為郭公下拜。」

郭子儀對於國家的存亡,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達二十年之久。他又校刊《中書令考》二十四年。權傾天下,而滿朝不猜忌他;功勞蓋世,而君主不懷疑他;奸佞們多次想加害於他,卻總是不能得逞。他富貴壽終,子孫繁衍,安居樂業。這都是他誠心為國,不妄貪取,謙虛謹慎,寬厚愛民的結果。

(事據《譚賓錄》)

2008年10月31日

責任編輯: 吳量  來源:正見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0907/19509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