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港台 > 正文

914家港股零成交 金融城香港 怎麼成這個樣子

中國香港,曾經還有另一個別稱,那就是金融香港。顧名思義,這是在說香港的金融極其發達,而事實也確實是如此,在最巔峰時,香港被譽為亞洲金融中心,是亞洲金融的蓄水池。然而,從最新的數據來看,這個曾經的亞洲金融中心,如今似乎開始走向沒落了。

數據顯示,在9月13日,港股收市後,錄得三成,914家,出現零成交;四成,1192家,成交額在1萬港元以下;近六成,1659家,成交額在10萬以下。

總體算下來,港股成交不足800億港幣,有近千隻股票「零成交」。為什麼會這樣呢?曾經的亞洲金融中心香港,一個35萬億的市場,成交卻如此慘澹,是什麼導致香港的沒落呢?

現在的港股,有多弱雞呢?這麼說吧,當前港股市值最大的騰訊,市值是3.06萬億,但成交僅34.22億,如果是對比A股的成交排名,那連前十都進不去。反觀美股成交第一的特斯拉,日成交額高達369億美元,是騰訊成交額的近百倍,箇中差距,不可謂不大。

曾經的金融香港,如今給人的感覺,已經配不上「金融」二字了,也是因為這點,不少人甚至開始說:香港已經成了亞洲舊金融中心的遺址。金融香港,怎麼變成了這個樣子?應該來說,原因是多方面,一些敏感的原因我們就不說了,懂的自然懂。

但除此之外,香港股市的亂象,確實是也是導致其衰落的原因。過去,港股打著「一切交給市場」的口號,放縱欺詐,許多公司出老千,絞殺散戶,將散戶當成韭菜,最終讓散戶寒心,並徹底離開港股。

說到這,突然想起現在的大A股,如今的A股市場活躍度已經超過了港股,但是,過去香港股市存在的問題,現在的大A股身上也同樣存在,如部分公司惡意炒作抬高股價,收割散戶資金,對散戶權益不夠重視等等。

更關鍵的還在於,在第三方市場中,賠錢的往往都是散戶,大資本都能準確收到「風聲」離場,如此兩極分化的局面,勢必會讓越來越多的散戶對市場失去信心。現在的A股市場,還不像港股那麼冰冷,可如果不改變當前的局面,那很可能會步港股的後塵。

最後說回香港,還記得,當年香港回歸時,有人就曾說:香港如果在我們手裡搞壞了,那我們就是罪人!

而當年剛剛回歸的香港,確實也是風光無限,但如今卻日漸式微,問題究竟出在哪裡呢?而如果無法及時找到病症,繼續任其「惡化」,那恐怕,它真的會成為一些人口中的「舊金融中心遺址」。

不管怎樣,還是希望香港能夠重新復甦,現在的廣東之所以能夠成為經濟大省,除了當年力推改革之外,還離不開香港的幫助,在當年它如明燈一般,照亮了我們發展的前路。

可如今,它的光芒卻開始暗淡,而香港走到今天這一步,我們是認為,我們這一代人,都有責任!

截至9月14日收盤,標普香港創業板指數報25.86點,年內跌幅超28%,較1824點的歷史高位跌超98%。從近期走勢看,標普香港創業板指數似乎仍有下探趨勢。甚至有網友直呼,指數即將歸零。

兩年無新股上市 成交額慘澹

香港創業板成立於1999年,截至目前,共有超330家上市公司。

截至9月14日收盤,香港創業板超310隻個股股價低於1港元,占比超94%;超110隻股票股價低於0.1港元,占比超三分之一;股價最低的個股為華億金控,報0.01港元。

值得注意的是,香港創業板已有2年多沒有新股上市,最近上市的是裕程物流,該股於2021年1月在創業板上市,股價報0.224港元,最新市值6720萬港元。

從成交額看,Wind數據顯示,截至9月14日收盤,港股有超730隻個股出現零成交,香港創業板超170隻個股出現零成交。

中信建投證券非銀行金融及金融科技首席分析師趙然表示,目前港股創業板(GEM)上市公司整體基本面情況不佳。僅有98家公司在2022年實現盈利,占創業板市場整體的28.82%。這使得創業板難以吸引投資者,尤其是機構投資者的關注。

趙然表示,港股流動性分化較明顯,交易呈現出向頭部公司集中的特點。大市值公司流動性明顯好於小市值公司股票和市場整體,而小市值公司流動性較為缺乏或是造成港股流動性與其他市場存在差距的重要原因。

香港創業板改革有望加快

此前,香港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表示,推進有關創業板(GEM)的檢討。港交所會於今年內就 GEM 提出具體改革建議,並展開正式諮詢。

據媒體報導,7月,香港證監會行政總裁梁鳳儀表示,港股市場如果要繼續為中小企業發揮集資功能,就必須進行改革,重拾為優質企業建立初級市場板塊的初衷。

中信建投認為,預計未來在相關措施的推動下,GEM對發行人和投資者的吸引力將有望上升。若加快GEM改革、降低市場交易成本、引入做市商制度、持續擴大互聯互通、吸引更多國際資本參與等措施得以實施,香港股票市場流動性有望不斷改善。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第一財經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0916/19545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