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大勢所趨!鐵飯碗沒了

中國多個小縣城今年以來縮減公務員編制,引發「公務員鐵飯碗也不鐵了」的討論。

據《湖南日報》8月報導,機構編制改革已在湖南古丈縣試點推進。官方明確提出,此次改革是為「優化政務服務效能,減輕財政供養壓力」。

除了古丈,今年以來,包括青海果洛、山西河曲、黑龍江伊春等,已有多個小縣市進行編制改革,精簡行政機構。

《財新周刊》8月也報導,為了化解地方債,中國央行及金融機構將參與一攬子化債,包括安排1.5萬億元人民幣(2810萬新元)的特殊再融資債券,但獲得這一化債援助的某個西南部省份得付出一些代價,其中包括將公務員縮編20%。

這讓不少網民開始為政府財政和公務員何去何從感到擔憂,感嘆公務員也沒有安全感了。

公務員縮編大勢所趨

今年3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決定中央國家機關和各部門人員編制統一按照5%的比率進行精簡。

浙江大學跨學科中心特約研究員賈擁民發文指出,這是中國機構改革歷史上首次明確提出要縮減公務員規模,並且給出了具體指標,不僅是中央,地方也要跟進。

賈擁民說,一個地方的政府雇員多少,應與該地常住人口數量密切相關,而中國長期人口已經由升到降,公務員縮編也就成了趨勢性要求,特別是那些人口流出地。

中國的「人口小縣」是這類人口流出地的典型例子。據澎湃新聞,在中國10萬人以下的小縣市有206個,其中5萬人以下的有90個。在這些地方,不論人口多少,都有整套公務員班子,極端例子中,行政機構與事業單位多達100多個。

以人口僅12萬3500的山西河曲縣為例,官方在推進黨政機構改革時就指出,當地「存在財政供養人員比例失衡、人浮於事等突出問題」。改革後,當地36個黨政機構精簡至22個,135名領導職數精簡為114名,186個事業單位整合為40個,1964名事業編制核減為659名。

河曲是縣城縮編改革的先行者,後來的青海果洛、湖南古丈縣,都參考了河曲的做法。

減輕財政供養壓力?

對於這些地方而言,解決人浮於事、官民比例不協調的問題是一方面,在各地財政收入減少、財政壓力加大的背景下,這麼做的另一個重要目的是減輕財政供養壓力。

公務員供養已成為中國財政支出中較大的負擔。據浙商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殷劍鋒計算,中國財政向政府雇員支付的勞動報酬,占政府可支配收入的比重近十年來不斷上升,從2012年的33%左右,上升到2020年的60%以上。

賈擁民分析,在此期間,公務員的實際工資並沒有太大提升,這個占比的提高,只能是「吃財政飯」的人越來越多的結果。

中共官方唯一一次公布公務員數量是在2016年,當時全國共有716萬7000名公務員。但在2015年,時任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特約研究員陳劍就估算,加上國企和事業單位的教師、醫生、解放軍,警察和離休人員等,中國財政需供養6400萬人。

冠病疫情三年,各地財政支出增加、地方債高築、房地產下行導致土地財政收入減少,政府財政壓力更為凸顯,縮編也成為減輕財政供養負擔的一種方法。

不過,實際操作中,政府的「縮編」和企業「裁員」,也並非一個概念。

以河曲為例,超編的903人並非下崗,而是調整工作,被分派到對口黨政部門跟班學習鍛鍊、擔任村(社區)「兩委」主幹和綜治網格員等。

《中國青年報》一篇解讀《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的文章指出,機構精簡不意味招數量減少,而是有增有減,那些需要加強的部門、新設的部門,要新增公務人員。

網民在微博上評論,「60後」和「65後」近幾年陸續退休,所謂的公務員縮編很大程度上是靠「自然減員」,而退休後一樣要支付養老金,不意味著財政供養就此停止。

要縮編、還是要穩就業?

事實上,在今年中國保就業的政策下,地方政府不僅不會把縮編與裁員畫上等號,還得想方設法在應屆生當中,招聘更多公務員。中國今年有創紀錄的1158萬大學畢業生,最近一次公布的今年6月18歲至24歲青年失業率為21.3%。

今年中國青年就業形勢嚴峻。圖為9月4日,大學應屆生在安徽合肥市參與一個徵才會。(路透社

4月國務院印發的穩就業文件提出四大措施,包括鼓勵企業吸納就業,鼓勵引導基層就業,支持國有企業擴大招聘規模,穩定機關事業單位崗位規模。

企業吸納被放在第一條,但後面三條都是對政府而言更可控的體制內擴招。

2023國家公務員考試共計劃招錄3萬71000人,較去年增加5858人,擴招18.75%。報考人數也隨之增加,達到250萬人,刷新了紀錄,達到了十年之最。

地方政府也在擴招。據財新網報導,中國大陸31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的新增公務員崗位約為19萬個,比2022年增加16%。

其中甘肅、雲南、廣西和內蒙四省擴招超過50%。但這些省份都負債纍纍,據路透社報導,雲南省去年債務額是財政收入1087%,居各省首位,甘肅省以970%排第三,廣西自治區以910%排第五。

一邊要響應機構改革、紓解財政壓力;另一邊,又要穩住就業,地方上如何平衡,是一個難題。

降薪似乎是一個答案。從今年7月開始,社交媒體不時傳出公務員降薪的消息,也有許多自稱是被降薪者的網民跟帖,但官方從未正式回應;只有證監會表示,該部對標公務員,工資福利預算下調17%。

體制內仍是鐵飯碗

許多中國父母仍希望子女能進入體制內。圖為2022年中國大熱的電視劇《人世間》劇照,演員雷佳音飾演的主角周秉坤(右)和他的父親走在路上,他的父親教育他,雖然體制內的飯碗不大,但是個鐵飯碗。(網際網路)

儘管鐵飯碗不如從前那樣「鐵」,但不少中國人依然希望進入體制。一名自稱正在準備考公的網民在社交媒體小紅書上說,體制內的縮編改革,看起來只是「調崗」,沒有編制,但至少還有工作,這與外部的裁員、破產比起來,不算嚴重。另一名備考生則說,只要選擇富裕地區的公務員報考,即可避免風險。

這反映的是經濟形勢嚴峻下,中國年輕人對市場經濟中的企業發展沒有信心。眼下年輕人就業困難,財政對體制內人員的供養壓力又過大,與其把穩就業的重心放在體制內擴招,倒不如設法讓市場活起來,讓年輕人不再為了考公「上岸」擠破頭。

責任編輯: 李冬琪  來源:聯合早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0917/19549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