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鉤沉 > 正文

皇帝該讀什麼書?

作者:

在帝制的框架內,皇帝的教育狀況,一般都會有些問題。預立太子,是穩定政局的定海神針。但是,有一利必有一弊,如果太子年紀比較小,早早成了儲君,再教他們點什麼,就有些麻煩。過去的發蒙教育,無非就是讓孩子背,背不下來,就是揍。可儲君哪個敢揍?所以,但凡早早變成太子,後來又順利做了皇帝的,學識水平都比較差,不是文盲,就已經阿彌陀佛了。

清朝早早實行了秘密建儲制度,不到最後一刻,哪個繼承帝位,是不會揭秘的。皇子受教育的時候,大家僅僅是皇子而已,如果實在不行,師傅是可以打手板的。所以相對來說,繼承者受教育的程度,要好一些。大體上,不僅四書五經可以讀下來,一些史籍也都讀過,做一些大體像樣的詩文,也都能達到及格水準。

但是,到了咸豐的獨兒子載淳這兒,事情起了變化。父親死的早,兒子方才六歲,就成了皇帝,正好處在發蒙階段,這個書,師傅可就不好教了。頑劣的學生就是不讀書,開始可以嚇唬,可以打陪讀的,但只要板子不落小皇帝手上,他就是不在乎,你能拿他怎麼樣?老娘的話,也許有點用,但做師傅的,也不能總是告狀啊。況且,他娘出頭,人家還是不讀,他娘也沒有太多的辦法,就這一個獨苗,拍打不得。最後,這個載淳,也就荒廢了。

載淳死的早,繼承者,是他的堂弟載湉,也就是光緒皇帝。載湉也是做了皇帝才開蒙讀書的,但是,由於性情比他堂兄好些,加上養母的淫威,他還是怕的,所以,儘管也有耍賴不讀書的時候,但總的來說,成績要比載淳好多了。在親政之前,已經可以寫一些文章了,從字面上看,文通字順,沒有什麼問題。

然而,載湉畢竟生活在一個大變動的時代,西方的影響,日甚一日,洋務活動,也漸漸影響到了宮內的生活。一旦他開始明了外界的變化,可以自主讀書之後,原來師傅教給他的東西,在經史子集圈子裡的貨色,就沒法滿足他的好奇心了。所以,自打16歲名義上親政之後,他就開始有意識地讓臣子給他弄一些翻譯過來的西學書來看。到了光緒十七年(1891),他竟然要學洋文了。這個事兒,就交給了總理衙門大臣慶親王奕劻,讓他給找個洋文教習,進宮教他洋文。從此而後,洋文教程和書籍,就堆滿了他的書案。讓他的漢文師傅翁同龢,十分的不滿,十二分的頭痛。

甲午戰敗,對這個少年皇帝,刺激太大。以前親政不落地,他倒也不大在意,畢竟,他的養母樂意管事,而且他也相信她能管好。可甲午慘敗,亡國的危機,擺在了眼前,他再也不能無動於衷了。對養母的崇拜和信任,也一下子跌到了井底。他這邊一發憤,西學的書可就看得更多了。現在看來,雖然光緒已經學了三年的洋文,但成績尚不足以直接讀英文書,他所看的,還是傳教士李提摩太他們的翻譯作品。讀書得要跟人討論,皇帝的書房,也漸漸成為他延攬人才的所在。

養子的不服氣,老謀深算的養母,焉能不察。為了防患於未然,西太后竟然乾脆要撤了他的書房,在恭親王奕訢的力爭之下,只撤了西書房,洋教習也不用來上課了,書房還在,師傅翁同龢,也沒有失去西太后的信任。但此時的皇帝,依然熱衷西學書。為了讓養母放心,每當臣子進呈這類書籍的時候,他都吩咐人家要分成兩份,也給在頤和園的母后送一份。

這個愛好,到戊戌政變發生,他被幽禁於灜台,才算告一段落。庚子之難過後,新政開始,光緒又開始了他的西學閱讀。儘管他對新政,對立憲的理解,要比他的母后清楚不知多少倍,但是,卻沒有他插話的機會。

這個光緒,論才學,也許只是中人之資,但如果他能真正當家的話,還真可能是個改革的好皇帝,難怪從那個時代過來的大學問家,比如沈曾植之輩,對他那麼念念不忘,後來策動張勳復辟,光復的,居然是光緒戊戌維新的舊物。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張鳴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1005/19618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