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份,「北極鲶魚」炫富事件引發熱議多次登上熱搜。隨後多部門介入,但5個多月過去了,深圳市交通運輸局被指出爾反爾,從一開始的「開展調查將及時通報」,調查沒結果不說,「及時通報」也變成了「不予公開」。
9月14日,深圳市交通運輸局相關工作人員向頂端新聞表示,針對「北極鲶魚」事件及網上流傳「不予公開」的情況,我們會登記反饋,具體處理結果將會在15個工作日進行回復。如今,整個事件已發酵半年多,官方承諾的時間(10月10日)馬上到期,如果不算9月14日當日,截止期限最遲到10月11日,屆時將會迎來什麼答案,我們拭目以待。
炫富事件已過去了半年多官方六度回應「無結果」
今年3月22日,網友「北極鲶魚」在微博平台發文稱,「怎麼辦,我潤了(網絡用語,即『溜了』)。」IP定位為「澳大利亞」。隨後,有網友跟評表示,去國外了還用國內的App。對此,「北極鲶魚」回復稱,「我們家那麼多錢都是『韭菜』供的,我怎麼能不喜歡呢?」「我只知道我家有9位數,我想混哪個平台就哪個平台,想在哪個國家就哪個國家……」其中,不少言論不僅炫富,還涉嫌辱國辱民。
3月24日,網友「北極鲶魚」的爺爺鍾先生接受媒體採訪,回應稱其孫女所稱「家中9位數存款」是造謠,並稱自己曾擔任區交通局局長,早在2007年退休,「我們老老實實就這樣干到退休了。」事發後,其孫女哭的一塌糊塗,「她很佩服我和她奶奶,我們兩個人都是領導幹部。」針對孫女的言論,鍾先生說,深圳有關部門正在調查,退休的主管領導還曾問他,讓他寫了材料交上去,「一定要調查清楚,怕影響我們單位的聲譽,也怕影響到她(孫女)以後讀書。」
網傳「北極鲶魚」本人照和事件調查結果15個工作日倒數計時
官方通報
同日,深圳市交通運輸局發布《情況通報》稱,已注意到關於網傳退休幹部家屬發布的有關言論,經核查,該言論提及的當事人系我局原貨運分局幹部鍾某某,已於2007年11月30日退休,我局已就相關信息開展核查,將及時通報有關情況。
4月25日,有媒體再次就此事致電深圳市交通運輸局,相關工作人員表示,關於鍾某某一事的調查情況目前尚未公布最新進展,「不管是我們單位還是其他相關單位,我們確實是正在關注這件事情,但是目前依舊沒有一個結果,如果你想了解我們關於這件事,近一個月以來的調查情況及最終處理結果,我們之後也會有專人和你進行對接。」
6月29日上午10時,華商報大風新聞記者致電深圳市交通局,工作人員得知詢問「北極鲶魚」事件調查進展後,表示會有專人回復。上午11時,深圳市相關部門一工作人員回復稱,深圳市交通運輸局發布《情況通報》後,深圳市紀委也發布了公告,因此這件事是紀委介入調查,深圳市交通運輸局沒有調查權限,只能等紀委的調查結果,「交通運輸局已經沒有權限了,因為大家覺得裡面有更嚴重的問題。」退休幹部可能年限較長,所以調查的工作量可能也有一點大,所以這件事暫時還沒有官方消息出來,「建議繼續留意後續的官方公告。」
近期會有調查進展的通報嗎?工作人員說,紀委也沒有明確的時間表,但這件事肯定會有結果,「深圳是比較開明的,有些事不用擔心,調查結果的通告肯定會出,如果真有問題的話,也包不住,沒必要隱瞞。」
8月25日,大皖新聞記者電話撥打深圳市交通運輸局投訴諮詢熱線,工作人員表示只負責具體業務方面的諮詢。記者撥打深圳市交通運輸局總值班室電話,詢問「北極鲶魚」事件的最新進展,接聽電話的工作人員表示,「這個問題我無法回答」。大皖新聞記者隨後撥打深圳市紀委監察委公布的紀檢監察舉報電話,工作人員在登記了記者證編號後表示,「後續情況等通報」。
9月10日,人民網深圳抖音帳號發布一條消息,有網友曬出一則深圳市交通運輸局關於政府信息公開申請的答覆函,表示該答覆函是針對深圳「前交通局長孫女」炫富事件的答覆。答覆函中寫道:「經研究,您申請的公開信息不屬於我局在履行行政管理職能過程中製作或者獲取的信息,不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第二條所稱的政府信息。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第三十六條第三項的規定,我局決定不予公開。」12日,海報新聞記者就該答覆函向深圳市交通運輸局核實情況,工作人員表示,會將訴求反饋給主管部門,會有主管部門去核查。
網友申請信息公開
9月14日,深圳市交通運輸局相關工作人員向頂端新聞表示,「針對『北極鲶魚』事件及網上流傳『不予公開』的情況,我們會登記反饋,具體處理結果將會在15個工作日進行回復。」
為啥調查這麼久?到底是有難言之隱還是另有貓膩
「北極鲶魚」炫富事件一經爆出即引發全民熱議,但官方遲遲未公布調查結果更是讓人好奇心爆棚。據此前深圳市交通局6月29日回應解釋道,這件事是紀委介入調查,只能等紀委的調查結果,「大家覺得裡面有更嚴重的問題」,退休幹部可能年限較長,所以調查的工作量可能也有一點大。
為什麼調查這麼久結果還未公布?背後原因讓人遐想聯翩,媒體更是不停追問,網友質疑「到底是有難言之隱還是另有貓膩」。
對此,上海電視台新聞主播評論稱:深圳市交通運輸局出爾反爾,當初他們做出公開承諾:已開展調查,將及時通報。但五個多月過去了,調查沒結果不說,「及時通報」也變成了「不予公開」,究竟是在避諱什麼?這樣的答覆能平復民意嗎?
央媒人民網視頻號發文追問「不予公開難服眾」,並稱作為政府部門更需要更大程度的公開透明才能消除不良影響,維護政府公信力。
9月14日,深圳市交通運輸局相關工作人員表示,「針對『北極鲶魚』事件及網上流傳『不予公開』的情況,我們會登記反饋,具體處理結果將會在15個工作日進行回復。」
那麼在即將到來的承諾期限,我們會迎來的是什麼樣的結果呢?是完全公布事件調查詳情還是僅僅公布此前網友申請信息公開單個問題的回應?一切有待時間揭曉。
如何正確面對熱點輿情?浙江省委宣傳部給出答案
「北極鲶魚」炫富事件為何引發這麼輿情關注?主要原因肯定是事件本身的敏感性,炫富、官員、移民跑路等等都在跳動每個人的神經,而官方的調查進度緩慢和無實質內容的回應,更是火上澆油。
輿情與民情民意息息相關。官方通報一旦失焦跑偏,勢必造成次生負面影響。
浙江省委宣傳部官方公眾平台「浙江宣傳」曾發文談輿情風波,其在文章《要想處置「輿情」,先要做好「事情」》這樣提到,如今,「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不確定性時時存在,各類事件、事故、事情一旦爆發,輿情也緊隨其後。加之,網際網路迅猛發展、社交新媒體廣泛應用,可謂「無人不網、無處不網、無時不網」,輿情醞釀周期大大縮短,熱點輿情可能瞬間引爆輿論場。要注重線下處置,有什麼問題就解決什麼問題,依法依規解決問題,才能真正回應關切,處置好輿情。
同時,要看到輿情背後的民情,把握真實訴求,既關注事件本身,也綜合考慮輿論環境,分析社會心理、社會情緒,改善問題滋生的「土壤」。
公開事實是最好的引導。任何欺瞞掩飾的「躲貓貓」式做法都只會讓流言、謠言野蠻生長,「有圖有真相」地坦誠對話、釋疑解惑才是正道。「大事瞞不過,小事不用瞞」。對各級幹部來說,「在聚光燈下工作」已成為新常態。
北京日報旗下公眾號「長安街知事」曾發表熱文《官方通報為什麼每每推高輿情》,其中提到社交媒體的興起,帶來話語權的分散。人人都有麥克風,人人都是評論員,也意味著官方通報中的任何詞句,都可能被帶往四面八方的空間。當這種「超連結思維」投射到公共事件上,便體現為「輿情搭車」現象。一個事件沒按住,事件中的任何細節都可能成為新的索引,導致更多關聯輿情。拔出蘿蔔帶出泥,最終攪得人仰馬翻。
不能透支官方通報的可信度。從傳播學的研究來看,人們在認知事物時,往往依賴於一個框架,而這個框架的形成源於其現實生活經驗。具體到政府與市民的溝通上,那些回應失當、進退失據的通報,勢必令許多人對官方通報印象不佳。久而久之,刻板印象一旦形成,政府部門就會陷入塔西佗陷阱,在很大程度上對工作開展形成掣肘。
今天,中國網民數量已超10億。眾聲喧譁、多元分化的天然屬性決定了任何一份官方通報,都不可能讓所有人滿意。有業內人士坦言,「網友罵罵咧咧地散去」就是輿情應對基本成功的常態。這個意義上,官方通報追求的或許並不是有問必應、事無巨細,而是要切准社會關切的最大公約數,讓大多數人得到想知道的答案。
輿情當前,真誠大於技巧。「拖、瞞、封、堵、壓」的應對方式早已失效,評判輿情應對成效的也不是上級,而是公眾。有些人總有這樣的誤解,以為沒有質疑聲音,才算工作平妥;以為掩蓋了問題,才算治理有方。但換個角度看,外界的質疑和追問,也是在砥礪政府信息公開的速度與力度。信息越是暢通,摩擦係數越小,工作效率越高。以發展的眼光來看,從被動到主動,從消極到積極,相關部門的媒介素養已在實踐中得到普遍提升。堅持問題導向,持續優化提升,「幫倒忙」的官方通報一定會越來越少,也會讓「謠言止於公開,互信緣於透明」成為更多機關單位的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