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動態 > 正文

吳崑玉:哈瑪斯奇襲以色列 台灣人應該學到什麼

作者:
就台灣而論,從第一次贖罪日戰爭到第二次贖罪日戰爭,最主要的教訓就是,必須時時刻刻維持情報作業的準確性,以及精準情報影響力。衛星、空拍等電子情報或能力情報,再精確也無法判斷對方意圖,仍得仰賴人員情報闡明對方意圖。而且,政軍高層常常太過執迷於談判、謀和、外交關係等耀眼又受歡迎的個人政治判斷,卻有意無意忽視了對手物質上的異常調動情報,拒絕相信不利的壞消息,從而使自己遭受奇襲。

從加薩走廊射向以色列的火箭彈。(美聯社

10月6日,1973年贖罪日戰爭五十周年紀念日當天,加薩走廊的哈馬斯民兵向以色列發起了戰役等級的協調攻擊,3-5千枚火箭射向以色列城鎮,甚至打到離加薩60-70公里的特拉維夫,南部邊界則被破壞,哈馬斯民兵以滑翔翼、怪手、炸彈卡車、無人機……等方式,破壞以巴邊界鐵絲網與圍籬,炸毀以軍戰車,攻進以軍哨所營區,並衝進以色列南部城鎮,無差別掃射殺人,同時隨機擄走上百名百姓。北方黎巴嫩南部真主黨也配合發動襲擊。兩天以來,以色列已確認約600人死亡,2000多人受傷,約100人被擄為人質。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發表聲明,宣布全國進入戰爭狀態,並動員後備部隊,以空軍並開始轟炸加薩走廊內哈馬斯目標。咸認以此種傷亡規模,以巴之間的戰爭,應該在短期內不會停止,以軍得徹底剿滅,或至少重創哈馬斯後,才可能收手。

3-5千枚火箭是怎麼運送到陣地?

依照至今手邊所能得到的訊息,以色列是完全被奇襲的,但這個奇襲發生得規模如此之大,以色列卻毫無防備,毫無警覺,令人好奇以色列的情報系統到底是怎麼了?茲解析如下。

一、哈馬斯是早有準備的,3000-5000枚火箭不是一時間可以準備好的,它們是怎麼運進去?怎麼製造好或組裝好?又怎麼進入發射陣地的?而且這3-5千枚重型火箭,還是以接近「齊射」方式發射,那就表示需要同時備好3-5千個發射管或發射架,為什麼美國與以色列的衛星、偵照、無人機完全沒有發現?到底是情報搜集的前端,即情報獲取發生錯誤?還是什麼厲害的偽裝欺敵手段騙過了鏡頭?或是情報研析過程產生了嚴重疏失?又或者跟1973年的總理梅爾夫人、國防部長戴揚、莫薩德局長札米爾一樣,國內外11次警告都置之不理。約旦國王胡笙甚至親自飛到特拉維夫,當面警告梅爾夫人,但以色列人依舊翹著二郎腿盪了盪。這種情報作業疏失,在Netflix影集「眼淚谷之戰」中演得活靈活現,卻遠沒有現實中的重播來得精彩且駭人,這將會是日後檢討的重點。

以色列的鐵穹防空系統,曾攔截過上百枚火箭的同時襲擊,但卻無法因應此次3-5千枚火箭的奇襲。(圖片摘自以色列國防部)

二、為什麼我相信以色列說的,來襲飛彈約有3-5千枚?而且判斷哈馬斯是「齊射」?因為以色列的鐵穹防空系統,歷經多次實戰,也曾攔截過上百枚火箭的同時襲擊。鐵穹一組發射架有20枚飛彈,備彈約100枚,在一個城市周邊,至少布置2-4組以上鐵穹。這次以色列城鎮,甚至首都遭遇如此嚴重攻擊,顯然是有數量龐大的火箭實施「飽和攻擊」,或搭配大量的誘餌火箭,讓鐵穹系統來不及攔截。這3-5千枚火箭,光發射藥至少得好幾十噸,從那裡取得?那裡組裝?怎麼運送?怎麼進入陣地?都相當令人好奇。

哈馬斯從過去戰爭中快速進化

三、地面恐攻與火箭空襲同時發動,而且南北線一起開戰,顯然是有組織的戰役等級計劃,是多方協調好的戰爭行動。據說,9月份伊朗與真主黨、哈馬斯,曾在黎巴嫩密會,這事記者都知道,摩薩德會不知道嗎?但知道後為什麼仍無警覺呢?是因為以色列正在與沙特阿拉伯取得外交進展,以色列高官8月才訪烏,準備與哈馬斯談判,因而降低了戒心嗎?有學者認為這次的戰爭級恐攻,似是想破壞以阿之間的和解,就結果來看,也不無可能。

四、在戰術上,哈馬斯顯然從過去戰爭中快速進化。兩年前,以色列便可以用空中攻擊精準炸塌整棟大樓,砸穿哈馬斯藏身的下水道與地洞,可以用美軍一樣的使用AGM-114R9X飛彈,用頭部六個旋轉刀片,擊殺坐在車裡的哈馬斯加薩地區最高指揮官。以色列的梅卡瓦重型戰車,皮粗肉厚能連挨9枚RPG或反戰車飛彈仍可倖存,後來加裝的戰利品主動防禦系統,能主動擊毀來襲的飛彈與炮彈,功能強到被美國陸軍採用。但這次,一輛加裝戰利品系統的梅卡瓦4,卻被慢速無人機連車帶人一併殲滅,有點二戰時俾斯麥號射不到英國慢速劍魚魚雷機的味道。顯然對於以軍的各種高科技優勢裝備,哈馬斯找到了低科技的應對方法,中和掉了以軍的優勢,這代表在未來戰爭中,以軍不見得能橫掃千軍,反而可能損傷慘重。

一輛加裝戰利品系統的梅卡瓦4戰車,在這次哈瑪斯奇襲中竟被慢速無人機連車帶人一併殲滅,引發震撼。(圖片摘自維基百科)

巴勒斯坦人在被摧毀的以色列坦克上慶賀。(美聯社)

想引以色列軍隊進入加薩走廊

五、俘虜上百名以色列平民的行為,讓人有點摸不透。如果是為了勒贖,那就會挑有頭有臉的人下手,市長、企業家之類的,不會擄平民。據說某位以軍的少將指揮官也被俘虜,那可能是突擊軍營後的戰果。個人認為,哈馬斯俘虜平民是要用來當「人肉盾牌」的,用以應對上述以軍的空中優勢,將以色列平民放在地堡或大樓里當人質,要死大家一起死。

以色列警方從被哈馬斯槍手占領的警察局外取回武裝分子使用的武器。(美聯社)

六、綜上所述,這麼精密且規模宏大的戰役計劃,不太可能只是為了報復某一事件,或僅是將以色列引怒而已,可能後面還有更大的戰略企圖。合理推斷是,哈馬斯是想將以軍引入加薩走廊城鎮地帶,以上述的各種戰術應對方法,製造以軍更大的傷亡,而以色列是吃不起人命損失的。而且,傷亡如此慘重,以色列不可能打打就走,其作戰目標勢必變成殲滅哈馬斯,或至少重創哈馬斯,結果可能就會演成當年攻進黎巴嫩的情況,陷進消耗戰泥沼無法自拔。而且,如果以色列占領加薩,那勢必掀起另一場巴勒斯坦與阿剌伯人的民族主義鬥爭,使得近年來的以阿外交關係改善,就此毀於一旦。別忘了,有人將此比喻為以色列的911,但911後,美國陷進將近20年的反恐戰爭泥沼,結果還黯然撤出。也許這就是伊朗、俄羅斯、中國,想看到以色列、美國、與歐洲,未來將面對的局面。

總結而論,以色列挨了這記悶棍,絕對不會善了,鐵定加倍奉還。納坦雅胡是特種部隊出身,他哥哥就是突襲恩德比機場的指揮官,且是該次行動唯一陣亡的戰士。納坦雅胡於公於私,都不能在報復加薩與哈馬斯一事上手軟。且以色列是遭受攻擊的一方,這讓以色列取得了開戰的正當性,美國、歐洲等國紛紛表示支持,這也使美歐可能在烏克蘭泥沼外,又被拖進另一個中東泥沼。

政軍高層不能太過執迷於談判、謀和

就台灣而論,從第一次贖罪日戰爭到第二次贖罪日戰爭,最主要的教訓就是,必須時時刻刻維持情報作業的準確性,以及精準情報影響力。衛星、空拍等電子情報或能力情報,再精確也無法判斷對方意圖,仍得仰賴人員情報闡明對方意圖。而且,政軍高層常常太過執迷於談判、謀和、外交關係等耀眼又受歡迎的個人政治判斷,卻有意無意忽視了對手物質上的異常調動情報,拒絕相信不利的壞消息,從而使自己遭受奇襲。以色列將第一流的人才送去情報機構,但我軍最優秀的人才都去搞作戰而不是搞情報。以色列情報系統如此優秀,尚且會因情報失誤而蒙受慘重損失,純賴其強大軍力而活了下來,我們呢?

想更遠一點,中共雖因種種內部問題,弱化了其體質與統治能力,一時之間似無法對台灣生事。但如果美國先踩進烏克蘭泥沼,接著套進中東泥沼,還有多少餘力應付台海危機?別的不說,光是精準彈藥與先進裝備的供應,優先級是否會因此更動?這些都是台灣未來必須注意的細節議題。

責任編輯: 李安達  來源:上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1010/19639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