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中國真實失業率 除震驚找不到任何形容詞;中國富豪恐慌,地下錢莊遍布全國

—許家印被抓效應 滄州銀行現擠兌;驚:陸95%帶貨主播月入5000- 印股市榮陸不忍睹

中國真實失業率 除震驚找不到任何形容詞;中國富豪恐慌,地下錢莊遍布全國;中共央行促物價低位上漲;許家印被抓效應 滄州銀行現擠兌;驚:陸95%帶貨主播月入5000- 印股市榮陸不忍睹

疫情之後,中國富人對資金轉移到國外的需求激增,手段不斷翻新。

日前中共央行發文稱,「促進物價低位回升,保持物價在合理水平」,明顯在釋放提升物價的信號。

最近3年來,中國和印度的股市表現可謂是冰火兩重天。

近日網上傳出一張「恆大所欠銀行貸款明細列表」,引發河北滄州銀行出現擠兌。

中國富豪恐慌,地下錢莊遍布全國

彭博引述財富顧問說法報導,自各國在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後重新開放邊境以來,富人對海外備用選項的需求激增。

傳統避風港仍頗具吸引力,比如溫哥華的公寓或美國股權投資,但在過去2年裡,新加坡也成為日益受歡迎的目標。

然而,從中國合法轉出現金的機會受到嚴格限制,一般來說,個人每年可匯出境外的外匯上限僅有5萬美元。若要移民國外,則還有1次轉移資產的機會。因此,如需將更多錢匯至海外,可能必須仰賴「哈瓦拉」(Hawala)這類非正式、不受監管的地下管道。

上海紐約大學(New York University Shangha)教授蓋洛(Joel Gallo)說,為滿足不斷增長的需求,這類機構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它們的運作方式就如准銀行,但不受任何監管,「巧妙地在灰色地帶進行監管套利」。

目前尚無可靠數據可估計該產業的規模有多大,但中共官方媒體2021年引述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的報導指出,甘肅省的調查發現資產高達756億元人民幣的地下錢莊。這筆錢分散在由5個組織組成的網絡,涉案帳戶多達8000多個,遍布全國20多個省份。

根據英國國家打擊犯罪局(National Crime Agency,NCA)2019年的情報分析,地下錢莊「極有可能」會在關鍵地點準備好資金池,以讓收款人可以快速收到轉換成當地貨幣的現金。

不過,這項業務也有其黑暗面。根據NCA,為通過哈瓦拉進行交易結算,中國地下錢莊經常使用犯罪集團透過販毒、走私香菸、非法移民和人口販運等非法活動賺得的現金。英國執法人員發現,這些機構有時也會利用中國留學生的帳戶,將資金轉移到合法銀行系統。

法國外貿銀行(Natixis)亞太區資深經濟學家吳卓殷(Gary Ng)估計,旅遊數據顯示,中國遊客會在旅行期間將現金留在國外,預計2023年將有多達1500億美元資金流出中國。

中國央行促物價"低位上漲",是在釋放商品漲價信號?

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2023年第三季度(總第102次)例會於9月25日在北京召開。會議分析了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會議指出,當前外部環境更趨複雜嚴峻,國際經濟貿易投資放緩,通脹仍處高位,已開發國家利率將持續保持高位。其中還提到要「促進物價低位回升,保持物價在合理水平。」

貴州大學退休教師彭先生本周一接受自由亞洲電台採訪時說,央行貨幣政策會議提出的所謂促進物價低位回升,明顯是一個信號:「就是要漲價,這是一個信號,他們現在輿論先行,什麼房子賣不動、家電賣不動、汽車賣不動,汽油價剛漲,效果不大,95號汽油一升9元(人民幣),漲價已經悄悄的開始了,要維護人民的利益,要讓利於人民,所以只有漲價才是最好的出路,實際上他們也繃不住了。」

網民「年輕銀不講武德」在《今日頭條》發文寫道,央行發布最新政策調整,積極推動物價上漲,保障百姓基本生活!「以前我們常常聽到央行平抑物價、保障百姓基本生活的承諾,但如今央行卻公開表示採取一切措施促進物價上漲!對此,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央行這一舉措的背後意圖。」

文章寫道,在當前經濟形勢下,央行採取一切措施促進物價上漲的決策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但同時,我們也期待央行能夠積極應對各種風險和挑戰,確保物價上漲帶來的利益最大化,真正實現保障百姓基本生活的目標。不過,這篇文章周一中午被刪除。

網民在《今日頭條》發表評論,周一被刪除。(網絡截圖/古亭提供)

學者彭先生說,普通人現在就連養一輛車的都很困難:「每年的養路費、保險費等,現在汽車在家裡算是一個高消費個體了。未來十年,說是最難過的,看能不能度過這一關。」

河南開封居民張先生對自由亞洲電台說,「特別是下半年,東西價格漲得太厲害了。汽車加油,油價漲得受不了,負擔很重。現在生意又難做,我住的樓下好多店都關了,幾乎天天都有關的。我昨天都把車賣了,開不起沒辦法,我買了摩托車。」

美媒:印度股市一片榮景,中國慘不忍睹

《華爾街日報》報導,過去3年來,印度股市表現超越中國,主要是中國之前採取疫情封控措施,而這項政策帶來的創傷,使得該國經濟至今尚未完全恢復元氣,導致外資降低對中國股票曝險,轉戰印度。

統計顯示,截至3月31日會計年度,印度經濟成長7.2%,成為世界增長最快的主要經濟體之一。外國投資人對印度的興趣濃厚,助攻印度股市榮景。EPFR數據顯示,今年1至8月,外資投資印度股票基金的規模高達83億美元,創下同期最高紀錄。

儘管外資9月逢高獲利了結,開始減持印度股票,但今年年初至9月底,外資對印度股票淨買超仍逾150億美元(約台幣4830億元)。

受惠於外資流入以及散戶助攻,MSCI明晟印度指數今年以來上漲超過7%,其中印度汽車製造商塔塔汽車股價今年飆升60%,機車公司Bajaj Auto股價也上揚39%。

至於中國則呈現外資匯出及散戶遠離股市跡象,導致MSCI明晟中國指數今年迄今下挫近11%。摩根史坦利稱,全球基金經理人9月繼續減持中國股票近台幣2700億元,對中國的平均持股部位降至2020年以來最低水準。

中國真實失業率,除了震驚,找不到任何形容詞

財經大咖老蠻日前撰文,嘗試使用各類公開數據,推算中國2022年真正的失業率情況。

中國國家統計局發布的關於就業方面的數據為:2022年城鎮就業人口45931萬,農村人口27420萬,合計73351萬,截至2022年底,中國的城鎮調查失業率是5.5%。

首先,我們來看人口方面數據,我們要通過這部分的數據來計算出適齡勞動者的總數,這是計算失業率的分母,也是非常關鍵的數據。根據政府的官方數據,2022年中國總人口為141175萬人。根據中共公安部給出的數據,中國戶籍人口都市化程度為47.7%。根據這個比值,我們分別計算出農村戶籍人口為73835萬人,城鎮戶籍人口67340萬人。

對於農村戶籍和城市戶籍,中國政府分別使用了不同的就業人口認決標准,所以現在,我們需要分別計算城市和農村的勞動力總人數。

根據2020年的人口普查結果,農村戶籍14歲及以下的人口比例為19.27%,比城市的比值略高。

然後是農村高中階段以上的學生。根據中國教育部的數據,高中階段以上的學生人數占總人口的比值為5.72%。這個比值的城鄉差異不大,我們繼續計算一下:73835萬人X5.72%=4223萬人。現在,我們可以計算農村成年勞動力總數了:73835萬農村戶籍人口減去14228萬名兒童,再減去4223萬名學生,等於55384萬農村成年勞動力。

現在,我們來驗證一下上面這個55384萬人的成年勞動力數據,看看他們是不是都被視為了勞動人口。

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的年度數據,2022年農村就業人數為27420萬人,這是統計局層面認定的還留在農村務農的勞動力數量。此外,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發布的《2022年農民工監測調查報告》,農民工總數為29562萬。27420萬農村就業人口+29562萬農民工=56982萬人,這就是統計層面認定的農村戶籍的總就業人數。

因此,我們可以直接給出結論:農村地區的所有成年勞動力,即便是根本沒有田可種,也都被視為已就業狀態。

按照10畝地才能勉強養活一個人,那麼22.2億畝的可耕種土地,撐死了也就養活2.22億的農村人口,並且還是只能維持最低生活水準的那種。7.38億的農村戶籍人口,如果都靠種地的話,只能勉強活下來2.22億,這就是現實情況。

關於農民群體的整體收入,這裡還有另一個計算角度。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的年鑑數據,2022年農業總產值為84439萬億。假設這筆產值的利潤率是25%,乘以84439萬億農業總產值,等於21109萬億年利潤,還是按一萬塊錢一個人來算,農業可以養活的人也就是2.11億,跟我們前面的算法相互印證。

對農村來說,留下兩億人就是它承載力的極限,其他所有人,無論男女老幼全都是多餘的,都可以離開。

4.9億農村常住人口,減去2億極限可承載人口等於2.9億。注意了,之所以今時今日的農村還能養活高達2.9億的過剩人口,唯一的原因,就是在外面打工的農民工總數同樣達到了29562萬,幾乎達到了一比一的比例。

這才讓農村的常住人口保持在了4.9億的高位,否則的話,那2.9億的過剩人口早就該餓死了。

許家印被抓後效應,滄州銀行出現擠兌

10月9日,網上傳出大量視頻顯示,河北的滄州銀行多個營業網點出現大批排隊取錢的儲戶。有的營業點大廳擠滿人,有的營業點大廳裝不下,隊伍都排到大門外。

還有許多滄州銀行儲戶試圖在網上銀行把存款轉走。據說為了限制資金外流,網上轉帳一度被叫停。

引發這次擠兌的原因,是近日網上傳出一張「恆大所欠銀行貸款明細列表」,其中包括恆大拖欠滄州銀行34億(人民幣,下同)。

(網絡圖片)

儘管滄州銀行10月7日已在其官網發布所謂「澄清公告」,聲稱該行只借給恆大3.46億,並有抵押物等,但依然無法安撫儲戶。

中國95.2%帶貨主播月入5000以下,引熱議

據DoNews10月9日消息,根據中國演出行業協會等聯合編制的報告顯示,截至2022年末,網絡表演(直播)行業主播帳號累計開通超1.5億個,以直播為主要收入來源的主播中,95.2%月收入為5000元以下,僅0.4%的主播月收入10萬元以上。

2000年4月上線的DoNews核心內容為網際網路及IT、高科技行業、商業、創業等相關新聞資訊,關注最新行業動態。

紅星資本局表示,極少主播月入10萬元。行業人士表示,2023年新人主播和頭部主播收入都出現明顯下降。一名電商主播5月表示,在杭州,成熟主播時薪已下降了70%。

阿波羅網林億綜合報導

責任編輯: 吳莉亞  來源:阿波羅網林億綜合報導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1011/19646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