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網聞 > 正文

1件「小事情」 中國航空產業正遠離國際航空…

近兩天飛友群流傳南航一份資料,內容是禁止「飛友本」進駕駛艙。飛友本就是FLIGHT LOG,是國際流行的「航空文化」之一。FLIGHT LOG主要內容是機組人員簽名,以及飛行參數,比如航程、速度和油量什麼的。

乘機時收集FLIGHT LOG是件樂事,許多飛友自行設計格式,請乘務員協助遞進駕駛艙。大部分飛行員很友好,他們特別喜歡熱愛航空文化的乘客,會寫一些鼓勵或讚美的話。拉總朋友圈經常有人曬FLIGHT LOG,通常都令人感動。

但不是所有飛行員都喜歡填寫FLIGHT LOG,短途飛行太忙,比如說想上高度上不去,本來就在罵娘,可能就不寫了。國外航空文化發達,常在降落後邀請遞送LOG的飛友進駕駛艙參觀。國內有些飛行員不敢寫太多,只留個簽名的也有。

中國已有數家公司禁止填寫FLIGHT LOG,這不稀奇。但飛友們依然對南航禁令充滿好奇,因為其中提到了「致幻」,也就是擔心飛友搞破壞,通過遞送FLIGHT LOG的方式,使用迷幻藥迷倒飛行員——這個,好像很科幻哈?

民航安全是天大的事情。但民航是服務業,「婉拒」可以,當賊一樣提防恐怕不太妥當。如果真的可以通過FLIGHT LOG「迷幻」,何不上報IATA敦請所有來華航班全部禁止FLIGHT LOG?或者至少由中國民航局下令,禁止任何物品在飛行期間出入駕駛艙,何如?

迷幻藥也可能緩慢起效,有些病毒會通過飛沫傳染,何不把這件事情再向前一步?比如說航班起飛48小時前將飛行員們都關起來,不吃社會上的餐食,不吸大街上的空氣,都穿上隔離服,在負壓方艙里休息——以防迷幻呢?

圖:網絡流傳「南航禁止飛友本」

圖:疑似伊朗飛友在土耳其航空飛行中獲得的FLIGHT LOG

圖:嚴禁駕駛艙與客艙空氣流通? 攝:拉上窗簾

航空文化是人類原生文明,人們渴望像鳥那樣飛行,於是100多年前誕生了飛機。很多人都喜歡飛機,例如在玉林、安康等機場總有大量民眾圍觀。如果管理得當,航空文化能形成產業。例如微軟的飛行模擬遊戲擁躉甚眾,英法航展每屆都獲利頗豐,等等。

圖:「看飛機」屬於航空文化  攝:拉上窗簾

航空文化也在促進經濟發展,飛友是乘機次數最多的群體,有些人每年能飛200次以上。他們喜歡航空文化,宣傳航空文化,是航空公司與普通民眾之間良好的媒介。很多飛友後來投身航空,將熱愛變成了事業;有些成為了飛行員,有些成為了老闆。

經常坐飛機需要實力支撐,航空文化最簡易的活動是「看飛機」。在中國,喜歡到機場附近看飛機的人越來越多,越來越年輕,這非常好。但遺憾的中國多數機場都不提供觀賞平台,跑道邊高音喇叭距離很遠便大聲喝斥,將愛好者當作隱患對待。

圖:名古屋機場觀景台  攝:拉上窗簾

在日本,幾乎每個機場的屋頂都是觀景台;在歐美,大部分機場都允許航空愛好者靠近拍攝,少有噪音驅斥。有些機場還準備有草坪和遮蔭處,供民眾享用。所以說這些國家民航業發達,民眾對航空業的關注度也很高,有的製造業全球領先——都是有群眾基礎的。

圖:騰飛需要群眾基礎   攝:拉上窗簾

造飛機辦航空固然是為了賺錢,但如果脫了群眾基礎,會不會影響其發展的速度和深度?前幾年有位不錯的領導提出「方便群眾看飛機」,前不久有關部門還專門出台文件讓更多的人坐上飛機。但遺憾的是,前段時間成都某機場公然標誌「禁止拍飛機」,北京西湖園動輒關閉,現在南航又擔心飛友「迷幻」……

這些都與通行的國際航空文化漸行漸遠。航空業是朝陽產業,是中國大力發展的產業。這樣做不利於中國航空產業的發展,希望能夠有所改變。

責任編輯: 李華  來源:雲中時光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1021/19685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