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存照 > 正文

深度:為什麼美國槍枝問題如此獨特而持久?

緬因是全美最安全的州之一,而劉易斯頓也是全緬因犯罪率最低的一個城市。但在美國龐大的槍枝暴力犯罪數字面前,再安全的城市和社區在面對大規模槍擊時,也都會防不勝防。美國人占世界人口的不到5%,但他們擁有世界上45%的私人槍枝。有近三分之一的人根本沒有槍,但有29%的人擁有5支以上槍枝。

10月25日,緬因州北部第二大城市劉易斯頓發生大規模槍擊案,造成至少18人死亡,十幾人受傷。

對槍手的大規模搜尋工作仍在進行中。周三晚上他似乎在兩個地點開火:一個保齡球館和一個酒吧。

目擊者稱,當時球館正在舉行兒童保齡球聯賽,有兒童在襲擊中受傷。州和地方執法部門要求當地和周邊地區居民減少外出。該地區的學校和許多企業已經關閉。

據信槍手為40歲白人男子羅伯特·卡德(Robert Card),他曾擔任槍枝教練和美國陸軍預備役人員,擁有有效的軍事身份證,因此可以進入任何軍事基地。據緬因州警方稱,他目前面臨八項謀殺指控。

軍方官員對美聯社稱,7月中旬,陸軍預備役第304步兵團第3營的指揮官在該部隊接受訓練時,對卡德的行為感到擔憂,卡德當時出現幻聽症狀,並威脅要向一個軍事基地開槍。他被送往精神衛生機構,住院兩周後被釋放,當局沒有提供有關他的治療或病情的詳細信息。

官員稱,據信襲擊中卡德使用的武器是一把0.308口徑子彈的狙擊步槍,而且是他本人在2023年合法購買的。

此前報導:深度 I「黑暗一天」,緬因州大規模槍擊案已18死,在逃槍手為陸軍預備隊員,多州警戒

緬因州槍擊案嫌疑人羅伯特·卡德

緬因是全美最安全的州之一,而劉易斯頓也是全緬因犯罪率最低的一個城市。但在美國龐大的槍枝暴力犯罪數字面前,再安全的城市和社區在面對大規模槍擊時,也都會防不勝防。

周四,數百名警察和聯邦調查局特工繼續搜尋羅伯特·卡德。(圖源美聯社)

2023年,美國大規模槍擊事件已超過400起,為槍枝暴力創紀錄的一年奠定了基礎,但尚未出台任何重要的聯邦槍枝立法。

沒有任何其他高收入國家遭受過如此高的槍枝暴力死亡人數。每天有120名美國人死於槍下,包括自殺和他殺,平均每年有43375人。根據對2015年至2019年最新數據的分析,美國涉槍殺人率是其他高收入國家的26倍;美國的涉槍自殺率是美國的近12倍。自2015年以來,大規模槍擊事件一直在上升,按照目前的速度,美國今年將打破2021年的紀錄。

然而,儘管這是一場純粹的屠殺,但關於如何確保槍枝不落入可能傷害自己和他人的人手中的政治辯論長期以來停留在空洞的祈禱層面。在德克薩斯州烏瓦爾德一所小學發生槍擊事件後,國會去年就有限的槍枝改革達成協議,這是近30年來首次相關改革。

但這些狹隘的改革顯然沒有阻止美國槍枝暴力的蔓延。自美國建國以來,美國對平民擁有槍枝的廣泛看法已經在政治、文化和法律中根深蒂固,在聯邦立法者採取進一步行動之前,誰也不知道還會有多少人死去。在這種情況下,許多紅州在過去幾年裡甚至放鬆了槍枝法律。

為什麼大規模槍擊事件似乎無法為美國的槍枝暴力水平帶來任何改變?要理解這一點,重要的是不僅要掌握美國槍枝擁有量和槍枝暴力的驚人統計數據,而且要了解槍枝如何在美國的政治中發揮作用。

美國有很多槍

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已開發國家的槍枝犯罪率能與美國相提並論。《衛報》編纂的2012年聯合國數據顯示,美國的涉槍殺人率是加拿大的近6倍,是瑞典的7倍,是德國的近16倍。

上圖顯示了美國槍枝暴力的不成比例的程度

要理解美國槍枝暴力居高不下的原因,還有另一個重要的統計數據:到目前為止,美國平民擁有的槍枝數量是世界上最多的。據估計,2017年美國平民擁有槍枝的數量為每100名居民擁有120.5支槍,這意味著槍枝比人口還多。全球排名第二的國家是葉門,但這是一個被內戰撕裂的准失敗國家,根據2018年小型武器調查(Small Arms Survey)的一項分析,該國每100名居民擁有52.8支槍枝。

這張圖表顯示了各個國家的平民槍枝擁有率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美國人占世界人口的不到5%,但他們擁有世界上45%的私人槍枝。

然而,這並不意味著每個美國成年人都擁有槍枝。事實上,皮尤研究中心和綜合社會調查(General Social Survey)的調查顯示,美國槍枝擁有權集中在少數人群中。有近三分之一的人根本沒有槍,但有29%的人擁有5支以上槍枝。

這三個基本事實說明了美國獨特的槍枝文化。美國槍枝暴力比任何已開發國家都更嚴重。美國人擁有的槍枝是世界上最多的。與此同時,這些槍枝集中在熱情的少數人手中,他們通常是反對任何形式的槍枝管制,他們會恐嚇立法者投票反對這些措施。

更多的槍意味著更多的槍擊死亡

2017年《科學美國人》發表了一篇綜述,指出有大約30項設計良好的研究表明,更多的槍枝與更多的犯罪有關,更多的槍枝意味著更多的槍枝死亡。

《MotherJones》的這張圖反映出了美國各州的槍枝擁有率和槍枝死亡(包括他殺和自殺)數據,能明顯看出,家庭擁有槍枝率較多的州,其槍枝死亡率也較高。

美國各州槍枝死亡人數與槍枝擁有率的對比圖表

此外,2013年波士頓大學牽頭的一項研究發現,家庭持槍率每增加一個百分點,該州的涉槍殺人率就會上升0.9%。槍枝管制倡導組織Everytown for gun Safety的一項研究顯示,槍枝法律較弱的州,與槍枝有關的殺人和自殺率更高。

槍枝死亡和擁有槍枝之間的聯繫,比槍枝權利倡導者經常試圖將暴力和心理健康問題聯繫起來的聯繫要強烈得多。杜克大學教授傑弗里·斯旺森(Jeffrey Swanson)研究了減少槍枝暴力的政策,他的一項研究表明,如果有可能治癒所有的精神分裂症、躁鬱症和抑鬱症,美國的暴力犯罪只會下降4%。

槍擊越高發,美國人的擁槍熱情越高

如果你問美國人對具體的槍枝管制措施有什麼看法,他們通常會說他們支持這些措施。根據皮尤研究中心的調查,大多數美國人支持全面背景調查、跟蹤槍枝銷售的聯邦資料庫、禁止攻擊性武器和大容量彈匣。一些調查還發現,人們強烈支持購買和擁有槍枝需要獲得許可證。

美國人對槍枝管制措施表達了高度支持

那麼,為什麼這些措施從來沒有成為法律呢?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為他們遇到了另一個政治問題: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美國人傾向於支持持槍權這個非常抽象的概念。只要立法者論及持槍權,反對者就會聲稱這是違反了第二修正案。

在槍枝製造商和全國步槍協會(National Rifle Association, NRA)等槍枝權利組織的推動下,仍有一種普遍的觀點認為,進一步武裝美國是防止槍枝暴力的答案——即「持槍的好人」理論。但研究給出了相反的結論。

根據德克薩斯州立大學高級執法快速反應培訓中心維護的資料庫,2000年至2022年期間,有520起主動襲擊事件——定義為一個或多個人「在公共場所殺害或試圖殺害多個無關的人」,包括但不限於槍擊事件。在許多這樣的案件中,警察無法阻止襲擊者,要麼是因為他們到達時襲擊已經結束,要麼是因為襲擊者投降或自殺。只有160起案件中,警察能夠通過射擊或制服攻擊者成功干預。

在2000-2022年間,警察只制止了不到三分之一的主動襲擊事件

紐約州立大學科特蘭分校(SUNY Cortland)研究槍枝管制政治的教授羅伯特·斯皮策(Robert Spitzer)表示,自衛敘事的盛行是美國槍枝權利運動與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等地類似運動區別開來的部分原因。

到目前為止,自衛已經成為當今美國擁有槍枝的最主要原因。斯皮策說,美國槍枝文化「將狩獵運動傳統與民兵邊境傳統結合在一起,但在現代,狩獵元素已經被一種高度政治化的觀念所掩蓋,這種觀念認為,攜帶槍枝表達的是自由、個性、對政府和他人的敵意,以及個人的自我保護能力。」

在缺乏槍枝文化的高收入國家,大規模槍擊事件歷來會激發公眾對槍枝管制措施的支持。但在美國,大規模槍擊事件發生後,美國的擁槍文化使得立法者更難推進針對槍枝暴力的嚴肅政策解決方案。

2020年新斯科舍省發生大規模槍擊事件兩周後,加拿大禁止了軍用攻擊性武器。2019年,在克賴斯特徹奇大屠殺發生不到一個月後,紐西蘭立法者通過了一項槍枝回購計劃,以及對AR-15和其他半自動武器設限,後來他們建立了槍枝登記處。1996年澳大利亞亞瑟港大屠殺促使政府在一年內回購了65萬支槍枝,謀殺和自殺率因此大幅下降。

相比之下,在2012年康乃狄克州紐敦市桑迪胡克小學(Sandy Hook Elementary school)校園槍擊案發生近十年後,國會才通過了一項新的槍枝管制法。2022年6月通過的《兩黨安全社區法案》(Bipartisan Safer Communities Act)相對有限:它鼓勵各州通過紅旗法,加強對21歲以下槍枝購買者的背景調查,並堵上了允許一些有家庭暴力前科的人購買槍枝的「男友漏洞」。但它並沒有禁止任何類型的武器,一些研究表明,即使實施普遍的背景調查,對槍枝暴力的影響也可能有限。

與此同時,近年來,許多州甚至還在尋求擴大槍枝所有權。目前,至少有27個州已經通過法律,允許居民在沒有許可證的情況下攜帶手槍,並允許學校教職員工在校園內攜帶槍枝。

至少27個州允許居民在沒有許可證的情況下攜帶槍枝

杜克大學的斯旺森說:「其他國家看到這個問題會說,『在社區裡帶著手槍走來走去的人太危險了,所以我們將廣泛限制合法持槍的途徑,只對那些有充分持槍理由的人破例。』在這裡,我們做的正好相反:我們說,由於最高法院解釋第二修正案的方式,每個人都有權擁有槍枝自衛,然後我們試圖禁止那些真正危險的人,但我們無法弄清楚他們是誰。」

最高法院使得美國難以治癒槍枝暴力泛濫

2008年,最高法院將全國步槍協會執行長韋恩·拉皮埃爾的「持槍好人」理論寫入了憲法。最高法院在2008年哥倫比亞特區訴海勒案(District of Columbia v. Heller)中以5比4的結果作出裁決,這是美國歷史上最高法院第一次裁定憲法第二修正案保護個人擁有槍枝的權利。

2021年,最高法院讓聯邦和州議員更難打擊槍枝暴力。在紐約州步槍和手槍協會訴布魯恩案(New York State Rifle& Pistol Association v. Bruen)一案的判決中,最高法院大幅擴大了第二修正案的適用範圍,放棄了十多年來規定憲法允許哪些槍枝法的判例法,並用一個新的法律框架取代了判例法。正如史蒂芬·布雷耶(Stephen Breyer)大法官在反對意見中所寫的那樣,這個框架「給下級法院強加了一個法官無法輕易完成的任務」。

自那以後,該判決使得手槍在美國的許多街道上泛濫,而手槍是造成美國絕大多數槍枝謀殺的罪魁禍首。這是因為該判例反對那些限制在公共場合合法攜帶手槍的法律,認為「第二和第十四修正案保護個人在室外攜帶手槍進行自衛的權利。」去年,在法院的一系列活動中,十多個州和聯邦槍枝管制法律因此全部或部分無效。

在這種新的法律制度下,對於那些認為政府應該幫助保護我們免受槍枝暴力的人來說,槍枝監管的未來看起來很嚴峻。

責任編輯: 李安達  來源:美國華人雜談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1030/19718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