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國際財經 > 正文

從共同富裕到遍地失業 中共社會契約在潰敗

從「共同富裕」到遍地失業,中共社會契約的潰敗相已到表面。

中國2.96億農民工面臨薪資增長放緩,應屆大學畢業生找工作難,城市中產階級在房地產崩盤中損失慘重,富人因當局對網際網路、金融和醫療行業的打擊而步履蹣跚。

中共的國家安全法規令外企感到擔憂,許多公司已停止投資。

但是中共依舊稱,一切都在按計劃進行。過去,共產黨允許給老百姓賺錢的機會,以換取對他們政治自由的不聞不問。但現在,中共「社會契約」已經從過去的經濟增長和機遇,轉變為對安全和「美好生活」的模糊承諾。

金融時報》報導說,一名在北京打工的周姓男子表示:「我不知道經濟衰退該怪誰,但我只知道,今年的經濟真的很糟糕。到處在裁員。」

他的工作是偽造假的現金流為陷入困境的小企業主設立空殼公司,然後這些小企業主利用空殼公司借新債、還舊債。

但即使這個原以為適合經濟低迷期的發展業務,也受到中國經濟放緩的拖累。上個月,周的收入下降到只有去年水平的一小部分。他現在打算回河南老家,賣有機雞蛋

中國大陸生產率下降、進出口雙跌、失業率增高、債務危機加劇、經濟環境惡化、外資紛紛撤離等一系列問題,導致中國經濟增長放緩。(Johannes Eisele/AFP)

中共失去民心強加社會契約給中國人

自由亞洲電台》的一篇評論說,自1989年六四以來,

中共一直在實施一種不成文的社會契約,即政府向人們提供大體穩定生活,作為交換,人民必須付出政治自由的代價。在胡錦濤時代的契約是,我不折騰你,你過你的歲月靜好,我決定你是否擁有,或擁有多少言論出版結社等政治權利。

習近平執政十年以來,在內外因素作用下,老百姓既無財可發,也沒有歲月靜好。尤其三年清零,不僅讓人民喪失最基本的人身自由,老百姓日常生活處處受到控制。

自由亞洲一篇評論強調說,中共和中國人民之間的社會契約是被中共強加的,是人民不得不做的一種妥協。

牛津大學(University of Oxford)中國研究中心副研究員馬格納斯(George Magnus)告訴《金融時報》,這一契約「已經受到破壞,不僅是因為中國的舊發展模式不再真正奏效,還因為政府自己沒有解決問題。從根本上說,這是一個信任問題」。

從共同富裕到遍地失業

習近平在2021年8月中共中央財經委員會會議上發表關於「共同富裕」的講話,他說,幹部必須「堅決反對資本的無限制擴張」,「堅持公共部門的主導地位」,同時也要以某種方式調動「企業家的熱情」。

這些講話宣布了過去的改革計劃已成泡影。北京修訂了《反壟斷法》,遏制阿里巴巴等網際網路巨頭,並對教育行業實施了一系列監管措施。

習近平迎來第三個任期後,在新的幕僚下對中國經濟進行了嚴厲打擊。

這些措施削弱了行業的發展潛力以及提供就業的能力。隨著企業裁員,年輕人更難找到工作。

今年8月,中共政府公布了一項令人震驚的數據,在16歲至24歲的中國公民中,城鎮失業率達到了創紀錄的21.3%。隨後,當局迅速決定暫停公布城鎮青年失業率數據。

最新的消息是,當局正將目光從房地產業轉向金融業,以根除腐敗。

《華爾街日報》引述知情人士的消息說,習近平在9月份開會時明確表示,希望不遺餘力地整頓中國房地產行業,即便拖累整體經濟增長,也要將反腐進行到底。

反腐通常是黨內清理異己的一種說法。

經濟壓力正帶來中國社會更多的摩擦。隨著人們尋找避風港,資金正加速逃離。公眾對於官員腐敗問題普遍感到憤怒,中產階層的憤怒情緒也在加劇。白紙運動四通橋勇士等公民抗暴活動開始爆發。

中共外匯管理局周五稱,第三季中國國際收支中直接投資負債減少118億美元。這是自1998年有記錄以來,這一對華外國投資指標首次出現負值。

國際投資移民公司指出,中國今年將有1.35萬名可投資財富超過100萬美元以上高淨值人士移民。

亞洲協會政策研究所(Asia Society policy Institute)中國分析中心研究員牛犇(Neil Thomas)告訴《金融時報》:「習近平的經濟政策的悲劇在於,他發現了一些中國需要解決的問題,但卻走錯了路。」

責任編輯: 李冬琪  來源:大紀元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1104/19739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