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國際新聞 > 正文

中共對首爾做出讓步,同意讓漁船接受追蹤

資料照片:2016年6月10日,在韓國國防部提供的這張照片中,中國漁船出現在韓國江華島周圍的公共水域。(美聯社照片)

華盛頓—

專家表示,一項新的海事協議要求中國漁船在韓國海域作業時保持位置跟蹤設備處於開啟狀態,這標誌著北京的讓步,也是避免與首爾關係進一步惡化的一個小小姿態。

中共與韓國達成一致,從2024年開始,其捕魚船隊在韓國專屬經濟區(EEZ)航行時,將強制安裝並保持啟動國際公認的自動識別系統(AIS)。

韓國海洋水產部在11月3日宣布該協議的聲明中表示,安裝和打開位置跟蹤設備的要求將有助於韓國應對中國的非法捕魚活動。

該協議將於2024年5月1日生效。它還將兩國允許進入彼此專屬經濟區的對方漁船數量減少到1200艘——低於2022年的1250艘。

該協議於11月2日達成,在這之前一周,韓國扣押了一艘中國船隻,原因是該船隻在黃海紅島附近海域非法捕魚。這艘船違反了韓國專屬經濟區的限制,少報了漁獲量,韓國海洋水產部長趙承煥(Cho Seung Hwan)說。

「該協議意義重大,因為它為爭端提供了外交解決方案,而中國通過納入自動識別系統條款,向韓國做出了讓步,」美國海軍戰爭學院國家安全教授、朝鮮半島事務專家特倫斯·勒里希(Terence Roehrig)說。

「中共領導人已經看到韓國對中國越來越負面的看法,以及韓中關係的緊張局勢加劇,他們可能想做出一種姿態,以一個小小的方式來處理這種關係下降問題,或者至少不會惡化關係,」勒里希通過電子郵件告訴美國之音。

關係惡化

今年,韓國與中國關係惡化,同時,首爾與華盛頓建立了更緊密的聯盟,並與東京修復外交關係,美日韓三國今年8月在戴維營舉行了歷史性的三邊峰會。

兩國的緊張局勢在6月達到頂峰,當時中國駐韓國大使邢海明公開警告說,「有的人賭美國贏、中國輸,這顯然是誤判......賭中國輸的人今後一定會後悔。」

智庫海軍分析中心(CNA)戰略和政策分析特別項目主任肯·高斯(Ken Gause)周一(11月6日)在接受美國之音電話採訪時表示,隨著韓國與美國和日本的三邊關係變得更加牢固,北京正在尋找「一條途徑」,拉攏首爾。

「從中國的角度來看,日本是一個很難打交道的國家,」高斯說。「韓國為中國發揮影響力提供了更大的潛力。」

高斯說,儘管中國同意對其漁船實施更嚴格的要求,但中國是否會執行該要求值得懷疑。他補充說,韓國的主要擔憂是中國船隻在沒有打開自動識別系統的情況下向朝鮮進行非法物資轉移。

非法捕魚

自動識別系統協議建立在兩國於6月達成的一項協議之上,該協議旨在打擊在朝鮮海域非法作業的中國漁船。2017年,聯合國安理會禁止聯合國成員國在朝鮮海域捕魚,以防止平壤通過出售捕魚權獲得外匯。

根據6月的協議,韓國將向北京通報在東中國海朝鮮海域部分涉嫌非法作業的中國漁船,北京將進行調查並向首爾報告其調查結果和措施。

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UNCLOS),一個國家對其專屬經濟區內的生物和非生物資源擁有管轄權,專屬經濟區延伸到其海岸線以外370公里。

然而,韓國和中國宣布的專屬經濟區在黃海的某些地區重疊,黃海是一個狹窄的水域,寬度從740公里到1074公里不等。

全球漁業觀察組織(Global Fishing Watch)國際政策主任考特尼·法辛(Courtney Farthing)周二通過電子郵件對美國之音表示,首爾和北京之間的自動識別系統協議「非常重要和必要」。

她說,她的組織的分析顯示,大約30%的來自中國並在韓國水域作業的船隻「由於缺乏自動識別系統播放而無法被確定為得到了授權」。

法辛說,至少自2018年以來,要求中國船隻在本國水域以外作業的船隻使用自動識別系統的國際法規已經存在,但加強自動識別系統在韓國水域的使用和執法的努力是一個可喜的進展。

國際海事組織(The International Maritime Organization)要求所有在國際水域航行的總噸位在300噸或以上的船舶必須使用自動識別系統。

然而,「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因為大多數國家尚未強制要求公開跟蹤漁船或提供有關其船隊在海上活動的授權的公開信息,」她說。

中國海洋研究所(China Ocean Institute)執行長、華盛頓大學亨利·傑克遜國際研究學院副教授塔比莎·格蕾絲·馬洛里(Tabitha Grace Mallory)對美國之音表示,除了自動識別系統之外,還需要一個船舶監控系統(VMS)。

「船舶監控系統比自動識別系統更具體地用於漁業,自動識別系統旨在確保海上安全。但大多數國家不喜歡分享船舶監控系統數據,」馬洛里說。

據西北大西洋漁業組織(Northwest Atlantic Fisheries Organization)稱,船舶監控系統設備通過衛星監測船隻的位置,並用於執行海事法規。

責任編輯: 李冬琪  來源:美國之音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1110/19764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