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大陸 > 正文

中山二院集體癌事件 挖出更大的瓜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挖出更大的瓜

近日,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暨中山大學附屬第二醫院腫瘤中心實驗室內因多人患癌、繼而實驗室第二天被拆除而陷入輿論漩渦。進而引發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院長宋爾衛院士上中學的兒子發表三篇SCI學術論文、特招進入中山大學、學閥派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等等,仿佛這些層出不窮事件的背後不是偶然發生的……

7日,廣東廣州,有人發布消息稱,中山二院(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一專家教授的學生集體患癌,引發關注。

爆料圖片顯示,有人發布信息稱,中山二院蘇士成的學生集體患癌。還有消息稱:「今年乳癌那邊,6個學生患癌,有個還是胰腺癌肝轉移。」另有消息稱,3個博士1個博士後,都小於30歲,全是罕見性。

記者在該院網站查詢發現,蘇士成為教授、主任醫生、研究員,7日當天,還有其專家團隊門診。

7日,記者聯繫上廣東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黨委辦公室。工作人員回復稱,他們已經關注到此事,經核實,相關信息不實。關於此事,正在進一步調查處理,後續將公開發布。

隨後,記者還聯繫上廣州市衛健委。工作人員回復稱,該醫院不歸他們管,具體可詢問中山大學。記者聯繫上中山大學黨委辦公室,工作人員回復稱,媒體採訪需要請示。截至記者發稿時,暫未收到其回復。

1.宋與蘇的關係

幫大家理一理宋和蘇的關係:

蘇逢錫在90年代從無到有創辦了乳腺專科,這個專科小組最初只有4個人,其中包括宋爾衛;

宋爾衛的導師是蘇逢錫(乳腺外科);

蘇逢錫的侄子是蘇士成(乳腺外科);

蘇士成的導師是宋爾衛(乳腺外科);

蘇逢錫的兒子蘇安(乳腺外科)在中大二院工作;

宋爾衛的兒子宋世鍵(乳腺外科)在中大二院蘇士成組讀研;

宋爾衛是中大二院院長;

宋爾衛35歲上傑青,49歲上院士;

蘇士成36歲上傑青;

宋世鍵初高中掛名的3篇sci為蘇士成發表;

宋世鍵靠這些文章自主招生上的中山大學;

宋世鍵本科參賽獲獎發文章是蘇士成指導;

宋世鍵通過自命題考研進入中大二院讀研;

宋世鍵的考研成績筆試倒數第一,面試第一;

以上。

2.院士兒子就是不一般的優秀

我不發表猜測,我只說一個事實,這個事實可能跟本問題相關也可能跟本問題無關。這個事實就是:存在一篇Cancer Research(中科院一區)論文,作者列表的最後一位是蘇士成,作者列表的第二位是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宋爾衛院士的兒子,這位兒子的單位是廣東省實驗中學。(評論沒了,我沒刪,同學們快把保護打到公屏上。

3.院士團隊與學術抱團成疑

中山二院,這所具有深厚學術積澱與廣泛社會影響的醫院,近期卻因多人患癌而陷入輿論漩渦。該院蘇士成、蘇安、蘇逢錫、宋爾衛、宋世鍵教授腫瘤團隊,被曝出有相互學術抱團、權力壟斷並涉嫌利益輸送的問題,引發社會廣泛關注。

事情發酵後,蘇士成第一時間闢謠,說這是假的。

中山二院也是這個回復的:注意到了,相關信息不實。

也就是,他們的第一反應,不是調查,而是否認

只是沒想到,病理報告已經被爆出來了,隨後才承認,有三名博士學生患癌。

隨後,他們進行了第一個騷操作,對系統進行升級,其他人看不到自己的病理報告。

畢竟,這份報告曾是實事求是,不可辯駁的材料。

只是,第二個騷操作,驚呆了所有人。

本以為,事情到此,後續應該是相關方進行調查。

沒想到,在沒有任何權威機構介入調查的情況下,中山二院開始拆實驗了。

要知道,這個實驗室有第一手的信息,也能更進一步分析出,醫學生患癌的原因。

大家懷疑這是不是銷毀證據,但二院又說了,我這個配合消防檢查。

這個檢查時間呢,很早就定下來了。

消防檢查,可以理解,但是拆實驗室和消防檢查有必然聯繫嗎?

將實驗室的東西搬走,還怎麼檢查?

之前,不是還要請第三方進來檢查嗎?這又是搞哪一出。

搬走材料的實驗室,門口貼著「宋爾衛課題專用」。

他和蘇士成是老師和學生的關係,蘇士成曾「指導」宋爾衛的兒子,在中學就拿到了三篇SCI。

於是,我簡單的查了一下「蘇家」和「宋家」的關係,沒想到關係還真不一般。

互幫互助程度簡直令人嘆為觀止。

宋爾衛的導師是蘇逢錫;

蘇逢錫的侄子是蘇士成;

蘇士成的導師是宋爾衛;

蘇逢錫的兒子是蘇安;

宋爾衛的兒子是宋世鍵;

這關係能捋清嗎?蘇、宋兩家水乳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這是不是學術的近親繁殖?是不是學閥家族聯盟?

我們不能妄下斷言。

看看其他醫生怎麼說吧:

消防檢查又不是失火了,至於這麼火急火燎嗎?你們是傻啊,還是心裡有鬼呢?

我們替你們科普,支持你們第三方,你們卻拆了現場。

耗材已經成長到博士了嗎,有時當個沒用的廢物真還行。

這麼多偶然呢?好巧不巧幾個學生同時患癌症,好巧不巧恰好消防檢查,好巧不巧,消防檢查需要拆除。

還有很多人關心,患癌的那幾位學生怎麼了?

家屬說,病得很嚴重,希望得到各界關注姐姐的病情。

但我們今天的網絡,滿屏都是一個網紅的消息,儘管他不幸游泳遇難。

可是,真的需要這麼多的熱搜嗎?

榜一是他!

榜單11、12、13、14、15、16、17都是他,固然不幸遇難需要關注。

但患癌家屬是不是也可以分一下關注呢?畢竟他們是寒窗苦讀20十年的博士生,是人才!

這是兩位學生黃江和劉敏曾經參與的研究。

而這是他們的病理報告:

據網友說,還有幾個還在會診中。

希望剩下的學生能有好結果,也希望患癌的學生能好起來,更希望大家多關注她們。

如果每個單位都這樣挖,會怎麼樣?這是個案,還是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不知道!

責任編輯: zhongkang  來源:船夫日記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1112/1977260.html